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 唐鸿寓


曾供职WPP广告创意总监

音乐、摄影、诗歌的爱好者

服装品牌设计师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是一个喜欢音乐、绘画、摄影、诗歌的设计师。我们相识于WPP。他拥有艺术的想象力,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兴趣与梦想之间,他用激情和毅力实现连接。那么,他是如何把艺术的想象融入广告创意设计?又是如何衔接到服装品牌?他开始尝试去做一个服装品牌,将服装作画布去做创意和设计,用服装去表达年轻人的态度和情绪。我们听听他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想象力。


首先,我们先从他的兴趣爱好说起……


嘉宾:Sugar 唐鸿寓

主持:Jack 龙伟权

便于阅读,以下采用英文简称


艺术想象力


JACK:你的早期兴趣爱好与事业有关联性?


Sugar :那肯定有很大的关联性。

因为之前一直喜欢一些潮流跟时尚的东西。

音乐跟服装其实是走得很近的两个艺术。

因为很多的服装品牌都会从音乐中吸取灵感,

特别是像60、80、90年代里面的一些音乐,

所以选择服装也就很自然了。


像是CELINE品牌,

现任的创意总监Hedi Slimane就非常喜欢摇滚音乐,

他把摇滚音乐的东西融进了他的产品当中。

有点波西米亚,有点颓废,有点暗黑,

但是又有精致和高级的味道。

你看他的东西可以联想到某一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他把属于过去时代的复古元素用活了,

变成今天这个时代的新东西。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CELINE服装


我为什么选服装这个品类来玩呢?

其实也受到90年代新浪潮音乐的影响,

它们像朋克音乐一样叛逆,

甚至是反摇滚和去布鲁斯的,

它们创新的以电子合成器作为最重要乐器,

而带来了新鲜音色和动感节奏。

新浪潮是90年代的一个艺术思潮,

涉及领域包括文学、电影、音乐、设计等。

其中电影和音乐是最突出的。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CELINE服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CELINE服装


服装它是一个载体,好像是一块画布,

它承载我很多的一些想法,

甚至一些在以前广告公司没有机会表达的创意和思想,

它都可以承载,比方说山本耀司,

他通过服装把以前做音乐玩摇滚的一些态度和理念,

彻底的释放出来了。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山本耀司作品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山本耀司作品


山本耀司很喜欢黑色,

因为他觉得黑色是一种最有包容性,

而且最不可说明白的一种颜色,

所以黑色就变成山本耀司产品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而我以前喜欢书法,喜欢摄影,

刚好也可以用到服装品类里,

因为服装它是一种视觉语言,

和书法、摄影同是一种视觉语言一样,

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创作共同之处。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书法作品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书法作品


JACK:其实,你是从爱好走到了服装品牌的行业,

我觉得它更像你喜欢的电子迷幻音乐一样。


Sugar :对,因为它比较多元,

它可以用很多的材质、很多的工艺来表达你的想法。

就像我刚才说的,它像一块画布,

可以在上面涂抹你任何觉得有意思的想法。

而且从不局限于形式和手法,

就像电子迷幻音乐,

更多是一种感觉的表达。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JACK :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玩音乐呢?


Sugar :在大学的时候,

刚开始听一些国内的音乐人和乐队,

也开始接触很多西方的音乐,

后来几乎都听西方音乐。

因为我当时学的东西其实偏向中国传统,

比如说书法、篆刻、国画。

可能人就是一个矛盾的物种,

有时候他需要一些互补或者是相冲突的东西,

中国的东西有它很独特的地方,

中国的哲学,它代表了一种东方的空灵或者无的思想,

而西方很直接很真实。


那段时间对于年轻人来讲,

摇滚乐是荷尔蒙燃烧的产物,简单而直接,

刚好和中国文化的内省、含蓄、宁静形成互补。

我自学吉他,在宿舍的走廊里,晚上不用睡觉。

大家一起听音乐聊音乐,一边画画,

对音乐的爱好就一直伴随着我,

以致后来工作几年后,

我还发行过一张以Trip Hop为主要风格的专辑,

城市画报杂志还做过我的一篇专访。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音乐专辑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音乐专辑发表于《城市画报》


JACK:在那个时代,产生很多对音乐的爱好者。

刚才你谈到西方是开放的,东方是内敛的,

西方是明确的,东方是含蓄的,

这样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文化上跟获取知识上都

产生了很大的碰撞思绪在里面,也形成了你对于这个音乐,

对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种爱好。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JACK : 我觉得做美术的人都很喜欢摄影,

我记得90年代末有一本很重要的书《黑镜头》,

这本书也影响了很多人对摄影的爱好。


Sugar :是的,不过摄影纯粹是自己喜欢,

也跟广告公司和后来在服装行业的创意工作有很大关系。

广告公司出来后,

在服装品牌公司每一季品都要拍创意形象片,

摄影作为工作和爱好后来就越来越分不清了。

摄影作为爱好,

跟我平时喜欢写一些文字是一样的,

都是用来表达。

如现实中的某一个街角、某几个人、几个影子、几片树叶,

其实它在我眼中可能不是现实中的那几片叶子,

那几个人,或者那几个影子,

它变成我脑海印象中的一种语言,

刚好我觉得对我触动了,

所以我把它记录下来。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摄影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摄影动图


当它变成我镜头里面某一种构图或者某种影调的时候,

我觉得它有意思,

也是表达我某种审美或者感觉的一种载体,

它其实更像是一种意识流。

富士相机品牌曾经有一期广告营销有一个概念:浪摄流。

它说摄影师流浪于城市之中,

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在哪里在何时按动快门。

我们可以理解为摄影创作就像一条狗,

当你有感觉了就会自然的排泄一样,

在哪个地点不重要。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Sugar摄影


JACK : 在林语堂杂文里,谈的就是生活的一些琐事,

或者是生活中看到的事情,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表达一种情绪或一种感觉,就像你刚才的意识流,

只是林语堂通过他的文字来表达,

你是通过镜头表达,形成了一种生活的感受。


Sugar :是的,因为可能在常人眼中,

那只是几片树叶,那可能只是个影子,

但是在我的眼中或者镜头下面它可能就是某一种情绪。

这个情绪跟那个叶子可能又不是一个直接对等的等号关系,

它带着某种时空下、光线下、

情绪下的某一种抽象语言。


因为我还比较喜欢德国的ECM唱片公司,

它出了很多爵士乐、现代器乐,

也出了很多古典音乐,它的封面都是抽象的。

比方说它拍几个点点的星光,

拍一闪而过的那种一片模糊的树影,

或者平静的海平面,

或者完全没有形状的一片浪花,

它其实就是一个凝固了的抽象的时间切片。

那它跟大海有关系?它有关系,

但它仅仅只是那一片大海?又不是。

这个切片无形中生成这个大海在某一个镜头下,

独特的一个影像或者语言。

不同的人看它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和意思在里面。

当然这个只是刚才我说我平时喜欢拍一些东西的感觉。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设计符号化


JACK:我们曾经在WPP共事,后来你去了服装公司。

那你现在还是广告公司体系?还是打造服装品牌?


Sugar :现在不算,现在是自己做品牌和产品。

比广告公司要全面一些,

从品牌、产品、市场、营销,到落地。

可能算创意品牌,或者工作室品牌吧。

包括产品概念、产品设计,

也包括之前广告公司会做的品牌策略、

广告创意、视觉设计。


JACK : 如果从广告和创意体系来谈的话,

通过更完整的企业链条来达到自己对创意想法的目的,

这样算不算能理解你现在的契机点呢?


Sugar :可以算,最主要跟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关系,

比如音乐、创意、摄影等等。

人类作为一个高级动物,

他可能比普通动物有更多表达欲望。

现在,我可以把创意变成市场化的实际产品。


JACK : 其实就是把真正的想法创造出来。


Sugar :而且它可以比以前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以前可能一个标题、一段文案、

一个平面或者一个TVC。

现在你可以把它变成材质,

变成品牌设计语言,

变成摸得着的产品,

变成空间体验等。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Off-White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Off-White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Off-White


例如Off-White、Gucci这样的品牌,

它可以把一个概念变成很多可延展性的设计,

用各种材质和手法,

在每一季不断地去丰富和延展。

单单说Off-White,

其实它是把街头符号性的创意最大化的一个品牌,

它就是在它的服装上,把符号,

以及类似像斑马线的街头符号,

把它用在服装上。

表达年轻人那种街头的自由精神。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Gucci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Gucci


再说像BALENCIAGA品牌,

他们把环卫工人的那种服装的一些版型,

荧光条,把它做到这种服装里面去,

把司空见惯的街头元素变成一种可以玩味,

甚至带着某种叛逆精神,

或者说自由精神的一种东西,

在服装上呈现出来。

因为服装对今天来讲,

它已经不是一种穿在身上用来保暖遮体的东西了,

它变成一个人的态度和身份的一个符号,

或者是他的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

这就是服装的意义。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Gucci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Gucci


JACK : 刚才你谈到的,服装从精致奢华,

转变到形态符号化,呈现出来的服装,

更有标志,更有精神。


Sugar :不同的服装品牌,都有自己的基因,

其实要表达一定的主题或者精神内核。

因为服装它不外乎就是以几块纺织面料,

然后用针线把它缝起来,

但只是一个物理层面的东西,

而创意才真正赋予这几款面料的精神内涵或者态度的东西。


比方说像GUCCI它之所以喜欢,

是用红色的赤环蛇、蜜蜂、老虎等等。

它代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那种精灵古怪,

那种酷酷的味道。

如果你也喜欢那种酷酷的味道,

你可能会觉得现在的GUCCI跟以前的精致相比起来,

却古板的GUCCI不一样了,它更加酷了,

更加贴近现在年轻人所喜欢的那种味道和风格。


转换性创造


JACK : 你是从广告公司进入服装领域,

你怎么看这个行业?


Sugar :简单来说,中国的服装行业没有创意。

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把它解剖一遍,

然后再把它重新做出来。

虽然说现在有个别品牌有自己的想法,

但这个还不成气候,

只是零星点点。

我是真的希望今天的中国能有一些,

真正有创意的人进入到服装行业里来。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服装从某种意义上,

它其实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最直接的外在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服装。

比方说唐朝的服装,

你肯定会联想到一种华丽的东西,

跟唐朝开放,诗歌、诗赋满天下,

那种开阔气象是完全吻合的。

在美国六七十年代,

服装为什么会是那种形态,

因为在那个反战的年代社会思想,

开放人们追求精神自由,

那是一个Hippy嬉皮士的年代,

人们用公社式、流浪式的生活方式来反映,

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

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

甚至批判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更是这种精神的顶峰,

大家听Bob Dylan(鲍勃 迪伦) 的民谣、

听Jimi Hendrix (杰米 哈里斯),

充满迷幻味道的布鲁斯吉他,

听垮派诗人Ginsberg金斯堡的诗朗诵,

大家流连于草地、泥泞、诗歌、音乐、甲壳虫汽车和毒品,

甚至还有来自遥远东方的ZEN禅文化。

所以服装在那个时候就变成一种松松垮垮的,

喇叭裤、牛仔裤、流苏元素大流行,

你说喇叭裤对于人类的服装来说,

它有功能上的设计意义吗?

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它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种最直接的反应。

那种开放的、自由的、叛逆的精神,

服装是用来表达年轻人的那种内心的和精神上的东西。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Bob Dylan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Bob Dylan


为什么以前那些精致优雅的东西,

慢慢的变成卖不动?

如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更加崇尚个性和自由,

所以越街头的东西,

越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就是这样,社会意识形态使然。


JACK : 你觉得中国哪些服装品牌做得比较好?

相对于日本,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Sugar :在某些领域,

一部分中国服装品牌开始融合中国本土的文化,

进行尝试与结合,但还是太滞后了。

拿日本来举例,

他们在服装行业完美呈现他们地域文化,

以及地域意识形态的东西。

在东京,你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服装穿着,

是跟他们的社会意识相连接的,

我们其实有点很尴尬,

因为我们传统东西丢得差不多了。


在日本,他们的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更强。

学习中国唐代、宋代,随后又慢慢把它变成自的东西,

后来明治维新又学习西方的东西,

包括你看日本街头,他们基本上都是穿西装的。

所以,日本的服装设计在国际上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比如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等。

特别是三宅一生,

他把一些很东方的元素比如折纸、

褶皱东西变成设计语言,

真正意义地把传统审美和艺术元素变成自己的品牌灵魂。

比如山本耀司,他把摇滚的态度,

变成他服装的态度,

但又融入了东方的飘逸和不羁。

所以他们才能够在巴黎,

甚至在全球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也带动日本后来的一大批服装设计。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三宅一生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山本耀司作品


JACK : 我最近在研究日本的设计历史,

我们都会发现日本的拿来主义,

但很快会把它转化为本土的思维或者是本土的文化。

把唐朝服装回归到和服,

把西装变成上流社会的一种品格,

把巧克力,甚至威士忌他都有自己的这个文化在里面。

所以日本这个民族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让不是自己的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

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文化体系的设计,

而且在世界上能够得到不同国家的认同,

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棒的一种思维。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栏目主持:

龙伟权/JACK

目主持:龙伟栏目主持:龙伟权/JACK LONG权/JACK LONG

广告从业十八载,一直从事创意

设计、运营策展事务。


曾服务GIMC、ADK、WPP等国

际广告公司,现为广州正典公司

执行创意总监,屡次获得国内外

设计奖项。


法国Innodesign Prize国际创新

设计大赛评审团成员、ClD迪拜

国际室内设计大赛副秘书长、中

国设计师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

家协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

事、深圳插画师协会会员。


【往期精选】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用“设计”讲中国故事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设计思维下的创新管理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简说 | 追溯西方美术史聊"Design"


- END -


简说 | 摇滚乐的创梦者

- THANK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