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

  本報訊 4月1日,貴陽科學技術普及作家協會、貴州省地理學會舉行“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新聞論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資源環境、民族文化、經濟科技、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對“發揮仁懷市酒都優勢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進行資料收集,民意調查的研討。

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

貴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馬文駿,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程天賦在會上進行科技指導。

  仁懷市地處發源於烏蒙山、流經大婁山的赤水河流域,唯一性的特殊地理單元為毛澤東主席在《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和《七律.長征》詩詞中,用“蒼山如海,雄關漫道真如鐵”,“山,倒海翻江卷巨瀾”,“烏蒙磅礴走泥丸”等磅礴詞句所讚頌。位於仁懷市茅臺鎮的貴州茅臺酒廠生產出的茅臺酒,和紅軍長征在貴州,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奇特戰術,把美酒飄香的赤水河推向世界。進而引發把赤水河河谷茅臺鎮窪地釀製醬香型酒微生物群形成的研究,和釀造醬香型酒用水的研究,推成了高等學校食品專業科學家的尖端研究課題。今天,在貴陽科學技術普及作家協會、貴州省地理學會的支持下,由貴陽科學技術普及作家協會的理事會單位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提供自然環境岩石、土壤、植物,和取水點水樣進行分析檢測研究。

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

茅臺鎮宗華水廠水質檢測員在灌木草坡山溝裡的取水點檢測從紅砂石岩層裡流出的醬香型酒釀造水。

  根據《茅臺酒水源水質及其保護策略分析》科學報告論述,酒的質量與水有直接的關係。釀製茅臺酒的用水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岸的茅臺鎮地處大婁山脈的一處低窪地帶的馬鞍山斜坡上,河谷地理地貌獨特。茅臺鎮的地層由沉積岩組成,為紫紅色礫土巖,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地面水和地下水通過兩岸紅層滲入赤水河,溶解了紅層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經過層層滲透過濾,變得純淨澄澈,清甜可口,硬度適中,酸鹼適度(PH值7.2-7.8),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源源不斷地滲進赤水河。奇特的地理故事還有:赤水河的顏色因季節而變化。端午節至重陽節的雨季,大量紫紅色岩石風化土入水;而重陽節至次年端午節之間,雨量小,河水恢復清澈透明。這為茅臺人千百年來根據赤水河水自然變化規律取水釀酒提供了科學的時間表。即重陽取水、造沙潤糧,將自然的水和微生物密碼通過節令的遵從而傳遞到每一滴茅臺酒中,使得茅臺鎮醬香型酒的釀造工藝,成了必須順應茅臺鎮自然地理條件的產物。1956、1958年,“國酒之父”周恩來總理為確保茅臺酒質量曾兩次批示:赤水河不能汙染。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曹文宣等指出,赤水河是長江上游自然環境保持最好的流域,極具保護價值。再是,茅臺鎮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於貴州高原的盆地之中,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雲蒸霧繞。每年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溫熱、潮溼的雲霧之中。這種特殊的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於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對茅臺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群的產生、精化、富集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樣的特殊地理氣候條件,形成了茅臺酒酒中的特別香氣成分。

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開發釀造醬香型酒用水地理資源

茅臺鎮宗華水廠安裝在灌木草坡山溝裡的取水點,標明《茅臺鎮人民政府水源保護通告》的部分檢測設備。

仁懷市茅臺鎮宗華水廠建於赤水河谷茅臺鎮的巖灘村紅土灌木草坡山溝自然生態環境之中,為廠區周邊的醬香型酒廠和村鎮居民、企事業單位供水。供水到巖灘村、茅臺驛站、茅臺鎮天長帝酒廠、茅臺鎮恆興酒廠、茅臺鎮大蠔酒業、茅臺鎮古香酒廠等單位和家庭。為實現地理科學家們20年前提出的“讓城鄉居民都能喝上‘釀造醬香型美酒的生態水’”的建議,貴陽科學技術普及作家協會還引進政協委員企業家合作開發了“灌裝飲用水”,投資建設2018年2月申請,茅臺鎮人民政府簽章同意建設的實驗檢測房,和安裝高科技水質分析檢測設備。 記者 羅維克 隆婷婷 羅萬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