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東西部扶貧協作 打通群眾就業最後“一公里”

惠水:東西部扶貧協作 打通群眾就業最後“一公里”

連日來,惠水縣幸福社區的扶貧車間裡,傳來一陣陣“噠噠噠”的聲音,幾十臺縫紉機正開足馬力趕製訂單,一針一線之間,一雙雙手套縫製完成。

據瞭解,幸福社區的扶貧車間是廣州市南沙區對口幫扶點。近期,為幫助入駐扶貧車間的企業實現復工復產,進一步解決群眾就業問題,廣州市南沙區積極對接當地有關企業,向入駐幸福社區扶貧車間的俊輝防護裝備製造有限公司訂購了30000雙手套,目前該公司正加緊趕製訂單,確保按時完成生產。同時,廣州市南沙區還按照東西部扶貧協作精神出臺獎勵政策,促進惠水當地企業吸納群眾就業。

惠水:东西部扶贫协作 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

圖為:從好花紅鎮青藤村搬遷到幸福社區的羅小燕正認真細緻地縫製手套(曾維菊 攝)

“公司吸納就業達到一定限額,就可以獲得資金獎勵,我們會將這些資金用於擴大企業生產規模、發放員工工資等,實現良性的循環。”俊輝防護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羅雲秀介紹,目前,公司已獲得50000元的獎勵資金扶持,緩解了企業資金運轉壓力。

從好花紅鎮青藤村搬遷到幸福社區的羅小燕在俊輝防護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工作了近2年,每月可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良好的工作環境、不錯的工資、豐富的生活讓她收穫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搬遷前,老家的交通、教育、生活等條件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孩子讀書,單邊走路到學校都要1個多小時,而現在就只要10分鐘,教學條件還很好,我們對各方面的生活都很滿意,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羅小燕說道。

惠水:东西部扶贫协作 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

工人們在扶貧車間裡忙著趕製訂單(曾維菊 攝)

惠水:东西部扶贫协作 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

圖為:工人們在扶貧車間忙著趕製訂單(曾維菊 攝)

今年3月初開工以來,俊輝防護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共吸納了63名群眾在車間務工,後續還會增加。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讓許多群眾實現了工作、顧家兩不誤。

為有效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流動,增加群眾收入,惠水縣積極收集對接廣州市南沙區區內企業用工需求信息,並實施勞務輸出鼓勵政策,千方百計促群眾就業。“惠水縣到南沙區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個月可以領到1420元的補貼,在南沙區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還可以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申請一次性獎補。”縣人社局工作人員雷凌荔介紹道。

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惠水縣充分運用廣州市南沙區對口幫扶資源,想方設法拓寬群眾就業渠道。近年來,兩地深入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結對幫扶活動,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編審:王曉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