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溪鎮:校地合作新模式,助推產業新發展

紅網時刻4月1日訊(通訊員 鄭傑 夏瑩)3月31日,湖南省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家教授為潭溪鎮農技人員以及包括23個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在內的每村3名固補幹部共計80餘人,開展沃柑種植技術培訓,並與潭溪鎮人民政府簽訂了沃柑技術服務協議,為潭溪鎮沃柑種植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保駕護航。

潭溪镇:校地合作新模式,助推产业新发展

圖為湖南生物機電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傅愛斌教授(左)與潭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廖湘娟(右)簽訂協議

“通過前期到永州市江永縣的實地考察,加上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對以種植沃柑推動村集體產業發展就有了一定信心,今天專家的授課和協議的簽訂更加讓我和村兩委堅定了信心。”潭溪鎮新農村黨支部書記戴小平話語中透著振奮。

潭溪镇:校地合作新模式,助推产业新发展

圖為湖南生物機電學院周敏博士進行現場培訓

潭溪鎮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集體經濟發展與農民收入普遍較低,如何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提高農民收入,一直是鎮黨委、政府掛在心頭的“頭等大事”。在前期調研、初步論證的基礎上,該鎮決定將沃柑產業作為“一鎮一品”的特色產業和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主攻方向來抓,在全鎮範圍內大力發展沃柑種植。

發展規劃出臺後,各村熱情高漲,積極響應,紛紛遞交了沃柑種植計劃表,期間有極少部分村幹部提出質疑:雖然江永縣的沃柑產業發展極好,但是我鎮沃柑技術體系並不完善,沃柑技術人手也遠遠不夠,發展沃柑種植是否適宜。為此,潭溪鎮黨委、政府認真籌劃,籌集經費,向江永縣(農副產品引入地)及湖南省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校聘請專業農技人員,對我鎮進行技術指導,並簽訂長期合同,培養本地人才,為村集體種植沃柑再下一顆“定心丸”。

據悉,該鎮已投入購苗資金50萬,摸底上報沃柑種植計劃600餘畝,預計三年後每畝可創收一萬餘元,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潭溪在奔向全面實現小康的路上,也在積極推動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