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基建之爭看當下經濟形勢

近來許小年和任澤平關於新基建的爭論躍入人們的眼簾,諸多不明真相,缺少判斷力的吃瓜群眾,指手畫腳。

首先,我們應該敬佩敢於發聲之人。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有一段著名演講,說這個島上充滿各種聲音,對英倫三島正是因為充滿各種聲音才變得偉大。如果學界都不能發聲,那麼是可悲的。

其次,就許小年和任澤平的文章看,不難看出後者是賣方經濟學家,大家應該都讀過任澤平的研報,賣方研報不看空的。許小年立場則相對中立。再看內容,充電樁,5g,特高壓等等是不是新基建,許小年認為不算新,其次,許認為這些都是中長期投入,更本解決不了短期面臨的壓力。而短期內的壓力就是就業。目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大量企業倒閉或者裁員,我老家江蘇的,父母,小舅子一家都在常州打工,復工才一個月不到,就開始放假,裁員了,因為沒訂單,這一點不是任澤平不知道就業多嚴重,而是許敢說。許認為新基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的另一個原因是沒錢,目前確實是嚴重缺錢,財政大幅舉債,在如今情形下更容易導致滯脹而不是通脹。但是任澤平的觀點也為了經濟建設的長遠考慮提供了一種思路,但有沒有必要鉅額投入值得商榷。

最後,不要去糾結誰對誰錯,但一定要學會自己判斷,看看自己身邊的人怎麼樣了,自己收入降低了還是增多了。為什麼如今食品表現堅挺?只有經歷過98年,08年的人才知道如何應對當下的局面。都在縮緊褲腰帶,還有哪門子的消費,地主家餘糧不多了,省著點花,活下去的才會真正迎來新生。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但前提是你要活下來。祝大家都活的好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