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疫情過後,重慶的鄉鎮慢慢開始恢復趕場了!

今天我們來到重慶江津李市鎮,疫情過後第一次趕場心裡異常的興奮,心裡感嘆這才是車水馬龍!

李市鎮地處重慶江津區腹心地帶,場鎮遠離水源,只有一條常年基本乾涸的小河溝穿場而過,由於交通四通八達、車流絡繹不絕,一直以來被稱為“旱碼頭”。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前往集市的聚集地的路上,在場鎮很遠人就已經很多了。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上基本是沒有帶口罩的,也許他們覺得很安全吧!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在去場鎮的路上,經過一條不知名的小巷,發現一個李市武館,因為建築別緻,才想要一探究竟,這原來是糧倉改造的!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武館的走廊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再往前走就是場鎮了,李市鎮逢單趕場,趕場的人真的特別多,有小時候趕場的熱鬧氛圍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圖1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圖2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圖3

一個免費送藥灑,圍觀的都是老年人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圖4

過了這個橋,才是真正的趕場壩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圖5

來看看重慶場鎮都賣些什麼東西吧!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很多都是這樣的老年人在賣,擺著很少的東西,也不知道他們一場能賣多少錢?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拔火罐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人最多地方就是賣土貨的地方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場鎮上看見這種賣菜央的很多,買的人也很多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背上揹簍,也許這才是趕場的靈魂吧!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在集市旁邊就是老街,也稱何壩街,集市和老街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集市熱鬧、老街安靜。在老街裡走著,時不時也有人來往!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老街也許就是這個鎮歷史的見證吧!李市的歷史也遠及千年,據建於唐代的復古寺考古就有,李市已是人們生息的聚居地。由於地處兩座低山之間的開闊平壩,明洪武時曲靖知府贛(gàn)人李德輔辭官定居於此,得名李氏壩,清道光年間,將“氏”諧音為“市”,稱李市壩。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保留完整的石板路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老街裡這家豆花也看似不錯,只是當天我們去太早,就沒吃,也許這一錯過就是一輩子吧!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如果想買這種手工製品,在老街裡任你選擇。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老理髮店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老街裡的茶館也是坐滿了人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老街走完,發現的李市酒廠,似乎沒有聞到灑香味!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政府大樓,李市的建制名稱在歷史上多以鄉稱呼,1961年後改稱公社, 1984年改鄉, 1985年設鎮,覆蓋的面積有180平方千米。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津安石刻,在地圖上顯示是文物古蹟,我們找到這裡原來就是刻墓碑的地方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轉盤,從四面八方來的車輛都要從這裡經過!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也有高樓大廈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果然是“旱碼頭”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小學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中學

重慶江津“旱碼頭”李市鎮,看到這趕場的場面,不愧這稱呼!

李市鎮雖不大,給人的感覺是發展很好,有高樓大廈,也有保留原汁原味的老街,如果遇到趕場,才明白了為何一直以來為何被稱為“旱碼頭”的原因。

好啦,李市鎮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大家有什麼看法、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對李市鎮感興趣的朋友也可觀看我記錄的視頻,視頻記錄更詳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