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被人欺負是個敏感話題,做家長的,只要聽說自己孩子在學校捱打了,就很難淡定。尤其是知道自家娃老實,平白無故被人欺壓,更是火冒三丈。

回想一下,當聽到“有人打我”“有人欺負我”“我害怕高個子男生”時,您是不是滿肚子怒氣?既想立馬替孩子討回公道,又憎恨孩子無能,只會告狀。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不同性格的父母,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被人欺負時,不同性格的家長,處理方式也不相同。下面是路寶媽遇到的兩種最常見的父母,教育理念截然不同!

“武將”父母:笨蛋!你怎麼不還手啊?下次給我用力打,一切後果由我負責!要是再哭著回家,我繼續打你!

這類父母比較衝動,急於報復,恨不得“110帶我走,120帶你走”。佔便宜啥都好說,吃虧、受氣,就跟全世界沒完!

“文將”父母:為什麼打架?老師知道嗎?不怪你可以還手!以後少跟這種人來往,如果非要玩,至少要確定能制服他!

這類父母相對冷靜,即便生氣,也會先公平、客觀的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既不會故意偏袒孩子,也不會忍氣吞聲。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特殊場合,冷靜的父母也無計可施

相對而言,第二種父母的處理方式比較理智。“冤家宜解不宜結”,冷靜面對,既能讓雙方化解矛盾,又能讓做錯的人改正錯誤。

但是有些特殊場合,家長顧及面子,這套理論便無計可施,所以不能及時給孩子撐腰。

場合一:兒子4歲,妯娌家兒子樂樂3歲半,他們上同一所幼兒園。平時父母上班,婆婆一個接送。放學回到家,不管兒子拿什麼玩具,樂樂偏偏也要玩,而且直接搶奪。兒子哭著去要,就會捱打。

手心手背都是肉,倆孫子鬧矛盾,婆婆不能教唆兒子打樂樂。兒子比較老實,一般都是奶奶哄著他玩別的。

兒子問:媽媽,不是說“不怪我的話,別人打我,我就可以還手嗎?”為什麼奶奶總是讓我離樂樂遠點,不讓打架?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場合二:媽媽帶兒子回孃家,大人們正在閒聊,兒子哭著跑過來:“媽媽,我正在畫畫,表哥跟我搗亂,我不讓他亂畫,他就用力打我的臉。不怪我,你替我討回公道!”媽媽欲言又止,不知道說什麼好……

孃家人都在跟前,嫂子沒說什麼,總不能直來直去的教唆兒子去打侄子吧?媽媽暗地裡氣的牙癢癢,但卻只說了一句:“你去告訴舅媽,讓她批評表哥。”

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管好自家孩子。理智的父母教育觀念沒有錯,錯的是不合時宜的角色關係。孩子處在這種環境裡,公開的矛盾不一定能得到公平的處理,公正的理論也不一定能當眾公佈。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張文宏“一路被人欺負”:不用“打回去”,多讀書,會發現兩種方法更有效

類似上述特殊場合,孩子受欺負了,父母可以剋制自己,做到情緒冷靜,觀念端正,唯獨無能的是具體落實。這時候,家長不妨借鑑一下華山醫院張主任的還擊方式。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認識張文宏

張文宏是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的主任,做事果斷、細心,對病人無微不至,像一位爸爸,所以同事親切地稱呼他“張爸”。

2003年,張文宏積極參與非典的救治與防疫工作。那次疫情結束後,他協助老師主編了國內首部介紹SARS的專業書籍。張文宏實力硬核,被大家稱為“第二個鍾南山”。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1月29日,張文宏在疫情發佈會上的發言,冷靜、思路清晰,瞬間圈粉無數,採訪視頻也在全網刷屏。張主任講話通俗易懂,而且風趣幽默,一起來見識一下吧!

“你在家裡不是在隔離,你是在戰鬥啊。你覺得很悶,病毒都被你悶死了。”

“企業老闆可以不捐物資,但必須對員工好一點。你不用給我們捐東西,讓員工在家裡辦公,隔離觀察,還給人家發工資,這就是對國家做貢獻了。”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被人欺負怎麼辦?華山醫院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2月22日,張文宏表示:“我一路被人欺負過來,理解什麼叫被人欺負”。張主任敢說實話,不惜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分享出來。

“不讀書,人家怎麼欺負你,你就怎麼欺負回去”、“但是書讀的多了,你會有兩種選擇、”

“第一、如果你書讀多了,會選擇不再跟這些人有關係;第二、知道欺負人的嘴臉是怎樣的,就會善待比你年紀小的、權力沒你大的人。”

多讀書,提升自己,不與卑劣的欺人者為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見識廣、閱歷深,處理具體問題時,就會更加理性和智慧。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特殊場合,欺人者家長不按套路出牌,自己礙於面子無計可施,但又不能放任不管。這時候,家長不妨借鑑張主任的觀念教育孩子。

讓孩子學會自保,遠離垃圾人

父母的話多數情況下是有道理的,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要學會見機行事。如果形勢對自己不利,就要及時離開,不受無謂的傷害。

帶孩子在孃家受欺負,那就少接觸,避免讓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與庸人為伍,也會降低自己的品味。適當保持距離,讓他們沒有機會傷害自己,這也是一種睿智的處事能力。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欺負年幼

一次大寶欺負二寶,我說:“表哥搶走你的玩具,你生氣了,不喜歡跟他一起玩,那你現在跟弟弟搶玩具,弟弟也不高興!”大寶曾經是受害者,所以很清楚那種感受。

孩子讀的書多了,就能明辨是非、知道什麼行為不好,產生共情,體會他人感受,不去傷害年幼的人。此外,當被人欺負時,蠻力結合策略,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孩子一路成長,父母一路修行。

你被人欺負怎麼辦?張文宏:不讀書,只知道“欺負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