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司匹林美白?皮膚科醫生告訴你:你想得美


美白是東方人心頭的夙願,所謂"一白遮百醜"。如今美白的方法很多,譬如化妝品、換膚、光子和醫療激光等,都可以不同程度解決皮膚色素斑或膚色黯沉問題。但有些時候,人們會覺得這些方法既不經濟,又比較麻煩。

於是,聰明的人會創造出各種各樣簡便經濟的美容方法,而互聯網又對這些方法的流行推波助瀾。但是,事物總是兩面性的,這些名目繁多的美容方法雖然也有部分值得選擇,但也難免有魚目混珠者,盲目模仿則容易帶來皮膚傷害,最後毀容,後悔莫及。

比如,用阿司匹林"美白"。

用阿司匹林美白?皮膚科醫生告訴你:你想得美


化妝品常含有阿司匹林成分

近兩年,互聯網上傳播甚廣的一種美白美容方法就是阿司匹林面膜,作者聲稱,用6~7片阿司匹林做成面膜敷臉,有美白作用。這種聽起來簡便易行的方法,一時間讓很多愛美人士趨之若鶩,結果卻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一方法對不對呢?作為皮膚科醫生,我對此是反對的。

用阿司匹林美白?皮膚科醫生告訴你:你想得美


從原理來看,阿司匹林"美白"確有一定的科學性,這不能否認,但也恰恰是這一點容易誤導人。

阿司匹林作為一種解熱鎮痛藥已廣為人知,更是治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藥物之一。從成分來看,它其實是水楊酸鹽,水解後就變成水楊酸和乙酸。水楊酸可作為一種外用角質剝脫劑,也當做化妝品防腐劑,主要用於花露水、痱子水等水類化妝品,除防腐殺菌作用外,還有祛除汗臭、止癢消腫、止痛消炎等功能。水楊酸的脂溶性作用,容易滲透毛孔皮脂腺,常被用來治療痤瘡(青春痘)。另外,水楊酸與果酸也是化學換膚的常用成分。

理論上有效,但家用風險大

化學換膚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二是酸鹼度,即pH值。也正是這兩個指標,決定了這個理論上有效的方法不適合在家庭中個人使用,而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在醫院裡操作,除非藥物濃度非常低。

根據我國《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年版)》,護膚品以及洗面奶中水楊酸的限用濃度為2%,洗髮水中水楊酸的限用濃度為3%。皮膚科外用藥中水楊酸濃度一般也在2%~5%。而要較好地去除皮膚黃褐斑(表皮型)和炎症後色素沉著,水楊酸濃度至少要在10%以上。20%上高濃度水楊酸因對皮膚腐蝕性強,故主要用於雞眼、蹠疣等角質較厚處。

1997年《美國皮膚科醫學雜誌》發表論文稱,以濃度為30%水楊酸作為化學換膚劑,其淡化色斑、縮小毛孔、去除細小皺紋等改善皮膚老化的效果與濃度為70%的果酸換膚效果相同。目前常用的水楊酸換膚濃度是20%~30%,如此高濃度水楊酸用於化學換膚,屬於醫學美容範疇,一定要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切不可自行使用,也不要在非正規的美容院進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用阿司匹林美白?皮膚科醫生告訴你:你想得美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阿司匹林中的水楊酸是一種化學換膚的好材料,但是自己配置使用既不科學,也有很大風險。而且,阿司匹林也並非水楊酸,需要進行水解,水解是否充分決定了水楊酸的濃度,這種沒有質控的自制面膜使結果不能預測,風險很大,濃度過低沒有效果,濃度高了腐蝕性太強(這也是前面說的試行者"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原因。濃度低了,雖然無效,但試行者一則停用了其他化妝品,二則心理作用,以為顯效而暗喜;濃度高了,傷害皮膚,自然愁苦不已)。故不推薦此法美白皮膚。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