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曆生日一般19年重合,有人一生只有46歲重合一次,為什麼?

孫大聖2020


公曆為太陽曆,簡稱“陽曆”,是根據太陽年制定的歷法,一個太陽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

曆法年必須取整數。

公曆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故,生日在公曆上也有1~2天之差。如某人生於“立春”,有的年為2月3日,有的年2月4日,有的年2月5日。

農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所以,公曆上的生日對應農曆上的生日,偏差就大了,有十多天。如1947年9月13日(農曆豬年七月二十九),1948年9月13(農曆牛年八月十一)。

1947年的19年之後的1966年9月13(農曆馬年農曆牛年七月二十九),19年後的1985年9月13(農曆牛年七月二十九),公曆對應農曆的生日正好重合。

這是因為,農曆19年7閏,平均一個太陽年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19年為一輪,生日在公曆與農曆大致對應。

但也不是絕對的,由於太陽年為非整數,而公曆年與農曆年為整數,不一定19年重合一次,有1~2天之差。如,生日為立春日,1900年2月4日(農曆羊年正月初五),19年之後1919年2月4日(農曆羊年正月初四),1919年為2月5日(農曆羊年正月初五)。


趙日金141


陰陽曆生日一般是19年重合一次,這是最大近似重合,不是完全重合,有的重合,有的會有一天之差。19年一次,38年兩次,57年三次,46歲在兩到三次之間,現在只得重合一次也是合理的,我已六十多歲,真正重合才得一次,有兩次是有一天之差的。人到19週歲,陰陽曆有一次最大近似的重合生日,不是完全重合,有的會有一天之差,但經過三次57歲後,不會三次都得完全重合,會有一次或兩次是最大近似重合,即有一天之差,也不會三次都是最大近似重合,也必有一次或兩次完全重合。為何會這樣?且聽我說說陰陽曆特點就明白了。


理在世界通行的公曆,是從陽曆改造而來,屬於陽曆之一種,陽曆是以太陽運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歷法。一個太陽迴歸年就是一年,一個太陽迴歸年用時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而曆法天數要計整,所以有剩餘不計,積下累之,四年就有近一日,運用四捨五入法,四年就要閏日,所以陽曆有閏日閏年,陽曆也不是最精確的歷法,也是有誤差的,只是儘量把誤差減小。陽曆平年365天,閏年閏回一日,就366天。我們使用的節氣歷,即定二十節氣,也是以太陽運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只是以節氣表示之,這也是陽曆一種,節氣沒有天數要計整之說,所以節氣歷計算更準確一些。陰曆是以月亮運行特點而制定的歷法,反映的月相變化,重在月。月圓缺一次週期用時是29天12時44分3秒,天數計整,大月三十,小月廿九,除不盡,總有餘,一年十二個月,是354或355天。我國人習慣用陰曆,也用陽曆,於是創造了農曆,說明了,農曆是陰陽合曆,但陰曆與陽曆年日差多於十天,如不調配好,就合用不了,於是就讓陰曆遷就陽曆,讓陰曆設置閏,月,閏月年就有13個月,有384天,得過計算,陰曆19年設置7個閏月後的天數與陽曆19年天基本相等,有誤差也僅只一天之差,做到了最大近似重合同一,形成了19年7閏的特點,也出現了陰陽曆19年最大近似重合同一的特點,使得人的生日陰陽曆19年就有一次相同,不同也只有一天之差。不信可以去曆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