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跟幼兒園小朋友互相打架,小朋友媽媽罵你的小孩,回家孩子跟你說,你會怎麼做?

小純的日記


1、先安撫自己家孩子的情緒,因為被別人家的媽媽罵了且不知道被罵的程度如何,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肯定是驚慌失措的,待孩子情緒穩定後,詢問事情的原委,為什麼打架,打架的原因是什麼,(但是作為家長,首先自己的情緒要穩定,要明白,還在幼兒園的孩子,本身沒有太明確的是非觀念,以及他們並不能真正的理解打架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互相推搡就成了打架),以及對方媽媽是如何罵孩子的,然後找幼兒園的老師瞭解事情的經過!

2、瞭解要經過以後,找到對方母親,表明自己的立場,我不是要跟你互罵,我只是想解決問題,幼兒園的孩子難免發生這樣的情況,不可能只是哪一方的孩子有問題,所以,請對方也站在母親的角度替別人家的小孩考慮一下,我自己的孩子主動招惹了你的孩子,請你告訴我,我該讓他道歉讓他道歉,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教育,但如果是你的孩子先招惹了我的孩子,那麼你就更沒資格罵我家的孩子,對於你家孩子先惹的事情,你還罵我家的孩子,那就只能說明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有問題的,我不跟你吵,你意識不到沒關係,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我只要教會我的孩子以後遇上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自我保護就行!


十一乳餅


我會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跟小朋友的媽媽說,“阿姨,你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跟老師或者我媽媽溝通。”


幼兒園裡的孩子們之間難免會有爭執,關鍵看孩子的受傷程度,以及老師和父母的溝通處理方式。


1.孩子間的小打小鬧


對於孩子間無傷大雅的小打小鬧,大人不妨給孩子們多一點時間,讓他們先自己處理,這樣也能幫助他們在衝突中學會如何社交和麵對不利局面,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助力。


而且幼兒園裡還有老師,會對相互打架的孩子進行一定的管理,如果老師沒有向家長反映情況,說明打架在老師可控的範圍內,家長無需過於緊張。


家長沒必要出來罵小朋友,這樣有損自己的形象,也給自家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樣。



2.孩子間出現抓傷流血


遇到此類問題比較棘手,建議父母先跟老師和孩子溝通了解情況。


①自己家孩子先動手打人


如果是自家孩子先主動打的別人,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向被打的孩子賠禮道歉,表示自己回家會慢慢教育孩子,下不為例,並帶受傷的孩子住院觀察,醫療費由自己承擔。


②別人先動手打自家孩子


如果是別人先打的,然後自家孩子只是在自我防衛過程中也打傷了別人,父母不要責罵孩子,需不卑不亢、有理有據的跟相互打架的孩子父母溝通,兩家孩子為自己動手打人的行為相互道歉,並協商醫藥費。


如果對方父母不接受,則通過校方老師來解決。



借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共勉,“為人父母,我們理當讓孩子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要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願我的建議能幫到你。


END


我是淺水小蟹,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一起努力進階成為更好的自己和辣媽。



淺水小蟹


1.我是一位全職媽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因為我女兒現在就讀幼兒園中班,如果他跟班裡的小朋友打架的話,我會首先問我的小孩為什麼打架?因為什麼才打架的,在來教育她要在幼兒園怎麼學會和別的小朋友相處,一起分享。

2,如果我的小孩回家告訴我,媽媽今天我在幼兒園我被小朋友媽媽罵了,我會先抱抱她《他》安慰一下,不能讓她心裡留下陰影,在問原因阿姨為什麼罵你?我還會告訴她《他》你不能學阿姨沒有禮貌罵人,如果我們做錯了,要先道歉,因為罵人是不對的,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如果自己沒有錯被人罵,就要告訴老師,我們要和老師幼兒園多多溝通一下,我們大人不能失去理智。當著小朋友的面做一些沒有禮貌的事情比如罵人,還有動手的。

3.所以我們做大人的教育很關鍵的,從小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她們做一個有愛心,有文明,有禮貌的人,尊老愛幼的人,讓她他知道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幸福。



欣兒的寶媽


作為一名奶爸,看到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

我兒子6歲,現在也是在幼兒園大班,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搗蛋鬼,但是並不是那種野蠻型的,他很聽話。在學校的時候也很少和同學發生矛盾(當然,小矛盾多少會有點),一直以來都讓我比較放心。

可就在上週末,他放假的時候,我給他洗澡,發現他的脖子處有一道隱隱約約的指甲痕,這明顯不是他自己劃的,我按著他的肩膀問怎麼回事,他一開始說是自己抓癢抓的,但是在我再三逼問下,他終於說出了是他同學抓的,起因是他倆在爭滑梯的時候(是我兒子先佔的),吵了幾下就掐起來了,而且事後那同學的家長來學校接孩子的時候,還罵了我兒子,後來我兒子不想我知道這件事,就一直沒說。

知道後,我覺得十分的生氣。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欺負了,還不知道,一是覺得對方家長沒搞清狀況就亂罵大街,二是發現自己的兒子沒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和措施。其實,發生這種情況,我覺得家長們應該先搞清楚事情的起因,誰對誰錯,另外還要教育孩子勇敢的爭取自己的權益,站對自己的立場,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能別人欺負自己,還一味的忍讓。

此外,作為家長的我們,平時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有愛心、樂於助人和懂得分享的人,以和為貴,但不助紂為虐。發生這樣的事情應該立即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解決這件事,不能讓雙方“蒙冤”。家長知道這樣的情況,第一時間也不要驚慌和動粗,我們要做孩子的榜樣,好好去和對方溝通,瞭解事情前後再做決策,這樣孩子以後也會學會我們這種處理方式,就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了。

我是@奶爸翔哥,如果你們覺得我分享的不錯,也可以關注我,與你一起了解和學習更多的帶娃和育兒知識。


動感超超人


這個問題問到我的心坎上了,剛剛老師在群裡發了一個視頻,是女兒的班級在操場上塗鴉的照片,做母親的肯定是仔細的搜尋自己孩子的身影,剛好看到我的女兒被另外一個小女孩一把推開的畫面,可是老師也就是舉著手機一閃而過,繼續拍視頻,沒有阻止,也沒有去把兩個孩子拉開,當時我很想給老師打電話問是不是我女兒被同學欺負了,可是我又忍住了,因為鏡頭才過去了3秒,我又看見我女兒的身影,她是在跟另外兩個小朋友說話了,也許很多時候你覺得寶寶被欺負了,可是她也許不在乎,她自己也能處理好的,寶寶總要學會在社會中生活的,不能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去處理,也許有些事情她自己就能處理好了,家長不必太過擔憂。

我經常告訴我的寶寶,在幼兒園裡面不要主動去打別人,不要欺負別人,但是如果有人打你了,你一定要打回去,而且要狠狠的打回去,要讓打你的人知道害怕,知道疼,以後他就不敢再打你了,我的大寶我也是非常的頭疼,在家裡經常被她的妹妹打哭,然後來找我告狀,我都是無數次的告訴她,打回去,打回去,告狀沒有用的,下次她還是會打你的。教了很久了偶爾問她如果在學校有人打你要怎麼辦,她說告訴老師,我頓時感到非常無力,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包圍著我,我說告訴老師沒有用,要狠狠的打回去,你告訴老師了老師不可能幫你打他,最多說他幾句,等老師走了他還是會打你的。

現在看來,我的女兒還是不會打回去,她會躲開,別人推她她就去去其他人玩,也不知道這種做法好不好,只能慢慢來了。

沒有辦法,現在的校園暴力太恐怖了,我只能教我的女兒以暴制暴,不能被人欺負了我都不知道。

如果有對方的家長因為兩個孩子打架而罵我的孩子,我會叫老師把雙方家長叫在一起調解,一定要問清楚是誰先動手的,如果是對方的先動手,而對方家長又罵人,我一定要要求對方家長向我的孩子道歉。如果是我的孩子先動手,我會要我的孩子向對方的孩子道歉。如果是對方先動手,而對方家長態度又很強硬,我一定不會退縮,我會堅決站在我的孩子這一邊,我會讓我的寶寶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她的媽媽會永遠保護她,不被人欺負的,別人敢欺負她,媽媽一定會幫她討回公道。


冉荷安安


這種情況,的確很讓人氣憤,對吧?


但是,請您一定冷靜,先平復一下激動和氣憤的情緒,思考一下該如何處理更好,我的建議如下,僅供您參考:


1、先安撫孩子。孩子剛和別的孩子打了架,又被對方的家長訓斥,肯定心裡很害怕,又很委屈和難過,現在首先要做的不是去給孩子出氣,而是要靜下心來安撫孩子的情緒,讓TA儘快的從這件事情中走出來,減少對孩子的心理傷害。


2、如果孩子能說明白事情經過,先讓孩子複述一下當時的經過。孩子情緒穩定以後,可以問一下孩子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如果孩子是中班以上,是基本可以說明白的),但是注意的是要讓孩子自己複述,家長不要進行引導性指令,拿家長的主觀評價去引導孩子向你臆想的那個方向靠攏。


3、找當時在場的其他人員(老師,保安,保育員,或者高年齡的孩子)瞭解一下情況,和孩子說的進行對比。小孩子有時候很難分清楚事實和TA的臆想,所以孩子的話僅僅作為參考就好,不一定完全代表事實。所以,要想了解更多的當時情況,一定要多方瞭解進行佐證,不能單憑孩子講述。


4、找一下幼兒園班主任或者主管教學的副園長,把你瞭解到的情況和他們說一下。

瞭解清楚當時的情況以後,可以當面去找一下班主任和園長,也可以微信溝通一下,陳述一下你瞭解到的情況,並提出你想要的結果,讓園長和老師去協調和處理。


5、不要輕易自己去找那個家長,更不要在沒有完全瞭解清楚當時情況的下,直接找那個家長去理論和罵戰。如果你當時一衝動,直接去找了那個家長,很有可能會把事情升級,由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成了家長之間的衝突,如果對方態度不能讓你滿意,還有可能會吵鬧或者廝打起來,那時候就不好了。

把事情升級,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事事皆教育、處處皆教育,家長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態度,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處事方式。這就是“身教大於言傳”的作用。


我是【葫蘆爸爸談育兒】 ——葫蘆爸爸:少兒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少兒情商訓練師,從事教育二十年,兩個娃的爹地;現為【佳育家庭教育工坊】首席導師,資深合夥人。歡迎添加關注,共同探討、諮詢有關育兒及家庭教育相關問題。

【佳育家庭教育工作坊】提供家庭教育一對一諮詢、指導;每週舉辦線下父母沙龍。①對孩子進行:天賦能量測評、學習方法指導、不良習慣矯正、心理問題諮詢;②對父母進行:家庭教育輔導、親子溝通技巧、夫妻關係疏導、家庭系統調整等,歡迎諮詢。


葫蘆爸爸談育兒


我家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被同學咬到手指發炎紅腫流膿,我當時問孩子的時候他說不知道。閒下來跟他玩遊戲的時候問了他說了事情的原因搶玩具同學咬到他的手,然後問了他老師的處理方式,現在誰家不是一個孩子,自私自利的包括我家娃兒也是這樣,在幼兒園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小主承潤


這個問題的回答會分為兩類:

A.讓孩子明天打回去或者家長打電話尋找對方媽媽質問

B.家長教育小朋友不要計較

簡單的分析下:

A類家庭的家長在平時一定是得理不饒人,不吃虧的主。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灌輸的別人打你一巴掌,你一定要還回去一腿;哪怕打不過也要打,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

B類家庭則是一個溫和的環境。家長或脾氣溫和,待人和氣,或孔武有力,但不以蠻力壓人。教育孩子是以息事寧人,我不跟你計較的理念。

假如A和B家庭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則從長遠看,A類家庭經常會遇到這種雞毛蒜皮的爛事,從而把有限的精力分出一部分來處理爛事,既麻煩還打亂正常的生活節奏,受爛事影響,家庭經常矛盾不斷。B類家庭則對這種爛事一笑了之,不在上面浪費意思的精力,擺脫麻煩。從而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自己快速發展,則很快就強與其他家庭,慢慢 的可以從精神上到物質上俯視他們。

所以說,心懷寬廣一些,對這些爛事一笑置之。不是怕了對方,而是給自己的起飛卸掉不必要的包裹。


曦寶和伊寶


有這樣的事,心理還是會很氣憤的,我會問老師兩個小孩打架的原因,如果是我小孩的過錯,那沒得說只能挨批了,畢竟每個母親都護自己的小孩,雖然小孩不懂事打鬧大人不應該去罵別個小孩應該去說教,但是碰到這種人也沒辦法,有素質的家長不會那樣做,如果是別個小孩的錯家長還無理去罵我小孩那我會找她問個所以然,同時也會責問老師。


樂寶貝的成長日記


我說下我的見解,首先要和自己孩子溝通,詳細的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問詢孩子是否有調皮搗蛋的行為,如果有要及時指出,進行教育,然後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告知他雖然你做錯了,那個家長罵你的行為也不對,媽媽會幫你聯繫那個家長,幫你處理好問題,孩子向你求助時,一定要及時幫助他,然後告訴他怎麼處理類似的問題。

這是其中一種情況,如果那個家長是蠻橫無理護犢子,那我也會據理力爭,讓我孩子不受委屈。要讓孩子覺得我是站在他這邊的。

不管任何時候處理孩子問題,我覺得都離不開,遇到困難幫助解決,遇到難題告知其方法,受了委屈有媽護著,我覺得孩子會覺得很溫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