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帶娃有哪些有意義有愛的做法?期待大家分享一下,感謝之至?

柏慶平AI讀書健身旅行


這一次疫情,打亂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自從啟動了“停課不停學”,家長就開始了煩惱的陪讀之旅。其實,這種特殊時期,是孩子最樂於接受教育,最容易激發內驅力的黃金時期。

如果家長能與孩子有效地溝通,讓孩子把自己好的品質和能力發揮出來,從而就能獲得意義感和成就感。而意義感和成就感,是激發孩子內驅力最重要的源泉。

可是我們也常聽不少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很不像話,好好地同他講道理,他卻不以為然,道理比你還多,有時還把我們父母的話看成是沒有意義的嘮叨,總之一個字——煩!父母為孩子煩,孩子嫌父母煩。這樣,父母和孩子能坐下來交流才怪!

但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溝通方法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

父母請把孩子當成客戶

現在的父母常常把自己當成產品經理,表示要把孩子打造成最出色的產品。乍聽上去,好像沒錯,再往深處去想,彷彿又站不穩腳跟。

不妨這麼想一想:產品經理打造出一款所謂好的產品, 判斷標準是什麼?一定是這款產品經過市場或者是客戶的檢驗之後,好不好用。

而我們做父母的,學習各種育兒知識、為孩子創造優越的環境,辛辛苦苦一番折騰之後,如果在孩子那裡沒有得到好的效果,孩子也不會給好評,那從根本意義上講,父母打磨的各種方法、環境、物質等產品,都是不夠成功的。

所以,如果父母是產品經理,那孩子一定是客戶。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是如此。想象一下,我們在工作中和客戶溝通,是不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費勁心思去為客戶服務?

想要和孩子有一個好的溝通過程,就要把孩子當客戶,全方位投入地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瞭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

平等地對待孩子,多換位思考,擁有一顆同理心,尊重和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孩子才願意對父母張嘴,把自己的內心交付給父母。

對孩子好好說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以及家長教育專家海姆·吉諾特博士在她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家裡的客人和自己的孩子忘記帶雨傘了,我們一般會怎麼做?

很顯然,當客人忘帶雨傘了,我們會溫和提醒“親愛的,你的雨傘忘記帶了”,可能後面還不忘再寒暄一句“常來玩啊”。

但如果是我們的孩子忘記帶傘,那我們的態度就立馬不一樣了。

我們可能會說“你為什麼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樣呢?你都四歲了,就不能長點記性嗎”?

說完這些覺得不夠解氣,不夠讓孩子長記性!

可能還會補充一句“我不是跟在你後面撿東西的奴僕,我敢打賭,如果你的頭不是長在肩膀上,你都會把頭弄丟的”!

大多數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都會不自覺地採取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指責孩子哪裡做得不對,需要改正。

現實中的我們也是一樣,總是揚言自己愛孩子,心疼孩子,可是在遇到和孩子有關的問題時,首先就敗在了不能好好說話上面。

相信每個父母都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只不過,言語和行動要一致,甚至言語要趕在行動面前,因為作為最直接的表達,如果話不好聽,孩子就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爸爸媽媽付出再多實際行動,補償效果都可能打了折扣。

學會傾聽和提問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有時候家長會特別著急,孩子話還沒講完,就開始評論了。

敲黑板注意啦!要讓孩子把話講完,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向孩子求證,然後才能進一步理解到孩子隱藏的一些感受,合理有效地溝通。

聰明的父母知道光聽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巧妙的提問。

媽媽: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

孩子:開心

媽媽:......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常見?孩子回答完之後,媽媽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要避免封閉式的自問自答,就要學會適當提問,引導孩子做良性的溝通。

比如:

“今天在學校都有哪些事兒讓你比較開心呀”

“你覺得老師都好在哪裡?”

有時候父母可以刻意地不那麼聰明,或者說是示弱,先把自己放空了,不要帶著問題的答案去提問題,讓孩子主動張口,真正做到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孩子的溝通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著我們的溝通方式。所以,抱怨孩子不聽話、不配合的時候,想想我們平時與孩子是怎樣溝通的。

只有雙方做到良性的互動,溝通才會更順暢。從今天開始,試著和孩子好好溝通吧!


至尚學邦


你好,我是一個全職寶媽。我每天都是給女兒讀繪本,做親子游戲。這些遊戲都可以增進感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a6ce5e2faa84964b5c7aef49cde820d\

農村郭糖寶


我覺得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藝品裝點家裡挺有意義的,比如說拿廢舊的物品改造成有用的東西,既環保又實用。孩子鍛鍊了動手能力,也明白了廢物可以再利用,杜絕浪費。增強孩子的環保知識,又把家裡裝飾得很有創意,這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體驗。看著和孩子做的東西變得有價值,是不是會覺得很有愛呢?


墨跡裡的墨


每天早上起床,想想自己小時候放暑假,最喜歡幹什麼,最討厭幹什麼。


文越軒


這個問題還是根據個人,如果不考慮經濟的話,可以多考慮親子互動,這樣可以增加感情,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給孩子讀繪本,陪她玩玩具。如果孩子大一點,可以帶著他做手工,一起學學英語什麼的,給孩子做輔食多研究點新菜品。總之,陪伴孩子的成長也是讓自己再體驗一次童年時光,把自己童年未完成的事情再做一遍。如果想掙錢呢,可以考慮做個兼職,仔細挖掘一下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所在,在孩子睡覺等空閒時間,為兼職做規劃和準備,當然還是要以孩子為首位,不能本末倒置哦。


果果醬的美好生活


疫情來襲,封閉在家,到底怎麼和孩子在家“玩”,今天將自己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主要有:親子互動玩、獨立玩樂。

第一,互動玩。我們一定要在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互動。無論是嬰兒還是幼兒,適當的互動對孩子發育的好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繪本親子共讀:這是一個很經典,也很簡單的親子陪伴方式,但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親子共讀繪本收穫的感知和能量對於孩子的影響可以認為是終生的。繪本的內容擴容孩子的眼界、知識儲存,並不斷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口才,而父母陪伴孩子的共讀時光則是給予了幼兒滿滿的安全感

第二,玩具。除了繪本,還有很多玩具可以作為親子互動的必備道具。比如拼圖、積木、雪花片、磁力貼等家家都必備的玩具外

第三, 角色扮演遊戲。說白了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過家家,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在傢什麼都不要做,你就乖乖聽她安排,她讓你扮演那個角色你就扮演那個,讓你當觀眾就乖乖坐著or躺著(切忌玩手機)。然後,靜靜看你家孩子表演,結束了別忘記給孩子一個“奧斯卡的小金人”。


我是孔小二


家 務 小 遊 戲

平凡的生活最具有意義,也可以給孩子帶來最深刻的成長。別小看一個個家務勞動,不僅促進了孩子的成長,還解放了家長的雙手,生活處處即教育!

1、襪子投籃

疊襪子是家務活動的入門級啦,小小襪子五顏六色,順便還可以來個顏色分類遊戲,根據不同的顏色歸類不同的襪子。最後利用疊好的襪子做一次有趣的投籃比賽吧,看看誰能投進目標小盒裡~

_

2、疊被子大賽

被子城堡是每個孩子小時候都玩過的遊戲,何不趁此來次疊被子大賽,讓孩子發揮想象力,來次快樂的建構遊戲吧!當然,別忘了在遊戲後幫助被子恢復原樣哦!

_

3、小小抹布的旅程

小小抹布也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帶著這工具到處擦一擦,別怕弄髒了孩子的小手,對他們來說,幫助爸爸媽媽分擔家務也很有一番成就感呢!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四肢及動手能力,活力滿滿。

_

4、做飯小幫手

幼兒園裡的娃娃家中必有的一套裝備就是孩子的模擬小廚房。由此可見,做飯這件事對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放假在家,不妨藉此來和孩子一起製作一頓溫馨的美食吧。

_

5、尋找小驚喜

其實,在掃地、疊衣服等日常家務活的背後,家長可以把一分錢或一顆糖果等小物品當做獎勵藏在沙發下、花盆後,然後讓孩子在完成家務的過程中自然的發現這些小獎品,增加家務的趣味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種方法並不適合經常使用哦,不然長久下去會讓孩子養成對獎勵的依賴,無法調動自主性去完成家務活動了。

_

6、尋寶遊戲

既然是“尋寶”,那麼必然會涉及到家中的大部分區域了,也是藉此整理家中的好機會。寶寶的玩具散落在客廳各個角落,沙發上還堆著不知是誰的襪子。

遊戲規則:父母可以派發給孩子帶有編號的籃子或紙盒,讓孩子去客廳中搜尋那些散落的物品,並把它們放回原位。這樣孩子的玩具在不知不覺中回到了玩具盒,散落的繪本也整整齊齊的放回了書架。

注意:在遊戲開始前,父母一定要清楚的告訴孩子要尋找的“寶貝”是什麼並規定尋寶的時間限制,找到之後應該把寶貝放到什麼地方以及遊戲最後的獎勵設置。

_

7、我家的植物角

幼兒園裡都為孩子設置了專門的植物角,家長在家中也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塊這樣的區域,並把澆水等小任務交給孩子去做,通過每天的觀察讓孩子更加了解植物的成長過程也拉進了和自然的距離。

親 子 運 動 會

當完了家務小超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些什麼運動?以下這些運動遊戲,不需要額外的玩具器材,由全體家庭成員一起參與,有利於孩子培養運動習慣,也促進了親子關係。

_

1、提娃側跨

遊戲介紹:孩子雙腿夾住父母身體側面,並利用手臂力量緊緊抱住父母的身體。父母雙手環抱住孩子身體,兩腳併攏站立。然後分別向左向右側跨出單條腿,一組10個,共做3組,每組之間可休息1-2分鐘。

運動目的:鍛鍊孩子手臂力量與平衡感。

_

2、膠帶移動遊戲

遊戲介紹:用膠帶在地板上貼出各種形狀,孩子和父母任意選擇一個形狀站在上面。

由父母發出指示,規定所有人以固定姿勢移動到下一個目的地。比如:像螃蟹一樣行走或像袋鼠一樣抵達下一個地點。

運動目的:鍛鍊孩子四肢協調能力和模仿能力。

_

3、火車鑽洞

遊戲介紹:家長四肢撐地拱起身體當做“山洞”,由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循環鑽出幾個來回。需要注意身體與地面應當留出適當的高度,方便孩子爬行。也要清理乾淨地面雜物,防止誤傷孩子手掌。

運動目的:鍛鍊孩子四肢協調能力。

_

4、碟中諜挑戰

遊戲介紹:利用毛線、膠帶等物品做成的障礙遊戲。在限定的時間內和孩子比賽穿越這些障礙物,率先到達終點的人即為勝利。遊戲途中可適當增加難度,比如單腿行走、答題後才能走出下一步等。

運動目的:訓練孩子平衡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個孩子萌翻天


一起閱讀,讓寶貝坐你的腿窩裡,增進親子關係,同時孩子也會感覺滿滿的愛,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一起快樂的玩耍,一起做手工,一起玩玩具,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一種方式。


大王叫我來參賽


居家帶娃對自己的孩子當然好啊!自己的娃一定要自己帶才適合,他喜歡😍什麼,愛好什麼,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喜歡😍玩什麼樣的遊戲,都一目瞭然。這樣的孩子肯定😊很自信,很聰明智慧![贊][贊][玫瑰][玫瑰]


娃娃88949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ad156c8986e4d8c851f55ff4fb672a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