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地位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阜陽市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阜陽市商貿流通業發展迅速,流通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新型流通方式和業態發展迅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目前,阜陽在皖西北商貿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已經凸顯。

  全市的商貿流通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迅速,2006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6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創9年來新高,總量繼續保持全省先進行列。包括流通業在內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7.3%。全市進出口總值達到1.12億美元,其中出口8467萬美元,較去年增長26.43%。

  全市利用外資達到5700萬美元,較上年增長30%。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73.9億元,同比增長24.5%,信貸增量居全省第四位。各項存款餘額516.5億元,同比增長22.%,存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二位。至去年底,全市擁有各類市場469個,其中,消費品市場426個,生產資料市場37個,生產要素市場6個。全市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8個。臨泉廟岔皮張市場、阜南黃崗柳編市場、界首光武小百貨批發市場、太和皮條孫尼龍繩市場、潁上謝橋兔毛市場、太和稅鎮裝飾條市場、臨泉瓦店山羊市場等已輻射到周邊乃至全國各地。皖西北商貿城、瑤海傢俱大市場、匯鑫大市場、阜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浙江商貿城等阜城專業市場群落正在崛起,商品行銷全市及周邊地區,一個“面向阜陽,輻射周邊,影響全國”的商品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

  阜陽市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也在加快,商業網點迅速增加。至2006年底,全市擁有各類商業網點10.1萬個,萬人擁有商業網點數上升到114個。阜陽城區已建成營業面積1萬平方米的大型商場6家,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商場5家,超5億元的有兩家。阜城現有星級以上的賓館6家。阜陽商廈、阜陽華聯、國貿商城、阜陽百貨大樓、和華千百意購物中心和阜陽國際大酒店、白金漢宮、國貿大酒店等流通企業在周邊地區處於領先優勢,對周邊消費形成強勢吸引。阜城社區商業欣欣向榮,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發展迅猛。麥當勞、肯德基、華潤蘇果、蘇寧電器、歐尚咖啡等國內外著名連鎖企業落戶阜城。總投資5億元的雨潤集團生豬黃牛屠宰加工項目已經簽約,徽商集團名優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項目、沃爾瑪購物中心項目、中儲糧農資物流中心項目正在實施之中,項目投資額均在1億元以上。

  阜陽市以發展加盟連鎖、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為重點的三大現代流通方式不斷創新。全市商業連鎖企業已近50家,城區內連鎖商業門店已超過300家。農村連鎖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抓手,已建成日用品類或農資類連鎖店755家,其中日用消費品類375家,新建和改造配送中心7家。連鎖農家店覆蓋了全市所有的鄉鎮和20%以上的村。據統計,2006年農家店銷售額達到16.4億元;阜陽、太和兩大醫藥配送中心的業務已經輻射到了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阜陽商廈、阜陽華聯、阜陽郵政局、阜陽捲菸廠、菸草公司的配送基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集散中心,配送能力大大增強。全市正在使用的成品油油庫5個,儲存容量達8.19億立方米。阜陽國家糧食儲備庫儲存能力1.5億公斤,阜陽國家棉花儲備庫儲存能力100萬擔;信息通訊、計算機管理等現代化管理技術正在逐步運用到各個商業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

  “十五”末,阜陽市區建成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人口總規模超過50萬人。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阜陽編組站列入鐵道部十大重點樞紐建設計劃,界阜蚌、阜亳、阜六、阜淮合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潁上船閘建設步伐加快,公、鐵、水互為補充的主體綜合交通網絡日趨完善。全市產業集聚力進一步增強,上海華源、香港華潤、江蘇大亞、南京雨潤、河北頂大、國投新集、開樂汽車等一大批企業入駐阜陽。全市生產總值2006年達到37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50億元以上,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市城鎮化水平接近30%。2006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34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7元。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農副產品資源是促進我市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的又一積極因素。

阜陽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地位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