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去年秋天,莊稼成熟了!基於泥腿子的出身,親近田野的想法,驅車西行至於長嶺縣界。

這裡處於松遼腹地,田野廣闊,一馬平疇。大田裡多是苞米,高粱。豆類作風不多。近水處也栽種水稻。一眼望去,高梁暗紅,稻穗金黃,一派豐收景象。

說實話,長嶺境內,既無名山,亦無大川。景點乏善可陳!惟縣府所在,有一寺曰清涼,為當代建築,山門置於寺旁,有高聳的牌坊,很好看。寺內有一觀音閣,三閣相聯,且四面八方,形象清新瑰麗,鬼斧神工,為他處所未見!

唐時,長嶺所在,為渤海國之東部邊陲重鎮,常年有兵將駐守。有感於此,曾留詩一首以作紀念:

誤入渤海東,

懷想大祚榮。

女真出長嶺,

黃龍戰赤龍!

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由此又聯想到前幾年去吉林東部小城敦化參觀。看那敦化城,天然形勝,四面青山,中有江水通流。南山為六鼎山,山上有巨形佛象,名曰金鼎大佛,與香港天壇大佛遙相呼應。此佛面相氣象萬千,慈悲無比,睹者頓生無上清淨莊嚴之感,喜入心頭!那日正趕上敦化北山廟會,有新建廟宇及地藏菩薩聖像開光。於是小城一南一北,兩佛相映,剎那成福地無雙。

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敦化這座城,古為敖東城,正是渤海國大祚榮的都城。當時也曾I吟下兩句:

敖東古城人敦化,

渤海故國色維新!

長嶺、敦化,連到一起了!都指向了一個國一個人,那就是渤海國、大祚榮!

渤海國、大祚榮到底和韓國、朝鮮民族有無關係,韓國人這樣的”冒認官親”究竟是為什麼?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政權。其國範圍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建立政權,稱震國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為號。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此外還有“靺鞨國”、“渤海靺鞨”、“高麗國”等別稱。

大祚榮(?―719年),本名祚榮,無姓,後因其尊稱而取姓為大氏,是中國古代民族——粟末靺鞨族人、粟末靺鞨首領乞乞仲象之子、渤海國建立者。公元698年至公元719年在位。

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唐太宗時,薛仁貴東征朝鮮,當時粟末靺鞨族尚未壯大,蟄伏於白山黑水之間,友麋鹿而侶魚蝦而已!

到則天大聖坐朝時,東北的契丹族妄自尊大,發動叛亂。由於同在東北雜處,民族起源相近,粟末靺鞨族也參與到叛亂中來。則天大聖眼裡豈能揉進沙子?於是派兵征剿,大敗之。

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為不留後患,朝庭下旨將這班叛臣暴民內遷。當中就有大祚榮的父親,粟末靺鞨族頭領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被弄哪去了呢?當時叫盧龍節度使帳下的營州。這營州名頭可不小,漢時稱龍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就是這個營州。有人說,龍城在遼西,陰山在河套,不相干啊?相干!遼西走廓是能進入中原,歷史上甲兵南下除吳三桂勾引那次,哪次是從遼西走廊進去的!明朝瓦拉,清朝皇太極,還有日本鬼子,不都是繞道蒙古高原南下的?營州現代叫朝陽了,也很出名:地學上遼西朝陽一帶出中華始祖鳥的化石,還是紅山文化的重地。

大祚榮就出生在營州。其父從遷入到離開共在營州呆了30多年,大祚榮離開時己有20多歲了!不料天降橫禍,這次別人叛亂,又把乞乞仲象扯上了。叛亂的人被殺敗後,乞氣仲象領著族人和大祚榮往東跑,想跑回老家長白山那。這就是史載的“營州之亂”。

武則天終歸是女人,有時會耍耍小心思!她一看這幫人跑了,要是跑回深山老林還有個逮?於是假意使人封乞乞仲象官職,好大,叫震國公!這幫人一看有封,別跑了!結果這則天大聖前腳加封,後腳就派大將李楷固進擊!朝庭的背信棄義,把乞乞仲象活活就給氣死了!沒辦法,大祚榮作為國公之後,領頭吧!於是領著族人繼續往東跑。不過後面的唐兵甩不掉!怎麼辦?大祚榮真不含糊!領著這些人在天門嶺就埋伏起來,把唐軍放進口袋盡數誅殺,沒跑出去幾個!打勝了,不用跑了,從容不迫比來到老家,挑選東牟山(今敦化)這個地方建立城垣。

根據地有了,大祚榮一發不可收拾,東征西討,幾年光景,把周邊的民族都擺平,弄了一個好大的疆域,上面也寫了,西邊到了這個長嶺縣了,東邊把朝鮮半島北部拿過來了,北邊到俄羅斯阿穆爾一直到海,南邊推進到千山一帶!聖歷二年(699年),大祚榮自立為靺鞨國王,並以尊稱“da(古通古斯語即酋長)”自創其姓大氏,因其父曾封震國公又對外稱“大震國”。

不要個臉面!韓國人拍攝134集《大祚榮》,渤海國難道是你們的?

這時中原正值大周武則天退位,中宗復唐。唐的敵人已由契丹改為突厥,這也是一個不好對付的敵人!中宗李顯沒辦法,想出懷柔之策,於是差官去往東北招撫大祚榮。大祚榮當時處境也不好,南有新羅,西南為契丹,北面還有突厥。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大祚菜同意招安!並質子於唐。後來通唐的道路被契丹阻斷,震國還是孤懸的樣子!

唐玄宗時,道路再次打通。唐玄宗派郎將攝鴻臚卿、敕持節宣慰未羯(靺鞨)使崔忻前往震國,正式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地置忽汗州(治今吉林敦化),並加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從此,震國始去靺鞨國之號,改國號“渤海”。這就是渤海國的來歷!

不可否認,渤海國有部分疆土處於現在的朝陽半島北部,治下民族包括朝鮮族。但渤海國建國的主體是土生土長於白山黑水的粟末靺鞨人,絕對不可以說渤海國和朝鮮先祖有什麼關係!韓國人拍了100多集的巜大祚榮》,目的是什麼?和稱黃帝、孔子是朝鮮先民有什麼區別?

徒增笑料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