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成果如何轉化為“戰疫”效能?大鵬街道用三場“硬仗”交出答卷

己亥之末,庚子之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了華夏大地。

面對疫情,大鵬街道黨工委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在大鵬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指導服務組的指導策劃和關懷下,在新區疫情防控社區小區組的靠前指揮和共同努力下,匯聚黨群同心戰疫的強大力量,築起了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紅色堡壘”。

如今的大鵬街道山花爛漫,人流如織,公共文化場所、旅遊景點等陸續恢復開放,商圈餐飲行業有序恢復堂食服務……越來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門,開始購物、吃美食、逛公園,城區大街小巷重回人間煙火,生氣漸濃,整個街道在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大鵬街道紮實推進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疫情發生以來,大鵬街道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運用基層治理、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和“兩新”組織黨建等城區治理體系建設成果,為抗擊疫情紮下了一道道“紅色防護網”,書寫了一份把黨建成果轉為“戰疫效能”的靚麗答卷。

党建成果如何转化为“战疫”效能?大鹏街道用三场“硬仗”交出答卷

“巷戰”——

“四化一體” 戰術構築社區堅實堡壘

疫情防控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但是在大鵬街道轄區,社區巷口眾多,縱橫交錯,如何才能編織社區小區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堅決打贏打這場“巷戰” ?

疫情突如其來,基層動員響應的程度決定了應對的力度。兵速神速是疫情防控戰的制勝之道。只有搶佔先機,起步早,才能步步早。2月7日,深圳市發佈《關於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大鵬街道黨工委把社區小區聯防聯控作為必爭之“山頭”、必勝之“戰場”,立即行動,一天內100%完成轄區44個小區、154個進入口圍合封閉式管理。

那段時間裡,每日行走在社區一線的大鵬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國偉腦海裡裝著一張“防疫地圖”,全社區各個出入口如何把守,哪個黨員幹部牽頭排查哪個片區,各類重點場所防控狀況如何,居民的生活保障落實的如何,各項工作全面鋪開。他用三句話概括了大鵬街道的“防疫戰術”:“我們以‘一線化、標準化、規範化、人性化’構建社區小區疫情防控堅實堡壘;以‘四個結合’拓展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向抗疫服務中心轉變,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疫期期間聯繫服務群眾、凝聚黨心民心的作用;以‘三個前移’築牢“兩新”黨組織防疫堡壘,充分激發“兩新”黨組織的社會關愛和責任擔當。”

大鵬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一線化,就是要將全街道的精兵強將、有生力量全部投入“戰場”:在市、新區下派黨員幹部衝鋒隊的基礎上,街道幹部隊伍下沉社區一線,社區第一書記(處級幹部)全職駐守社區,社區黨委牽頭抓總,統籌調度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充實社區一線防控力量;建立“社區兩委委員責任崗”,明確社區第一書記為社區卡口“第一責任人”,社區黨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社區“兩委”成員任“卡長”;發出“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的倡議書,開展黨員幹部“亮身份”“承諾踐諾”“跟我上”活動,黨員幹部著“藍馬甲”衝鋒在前,帶領志願者團隊共同抗“疫”。

面對狡猾的病毒,不但要求“城池”防線嚴密,不留任何漏洞,而且日常防控也不能有一絲懈怠,“枕戈以待”。為此,大鵬街道一方面堅持標準先行,圍合工作實現“標準化”操作,構築最嚴密的防線,特別是對城中村路口多、地形複雜以及交叉管理等區域,統籌社區、相關物業及股份公司聯合強化圍控,按照“交叉合併”原則歸併為56個圍合區域,並實行閉合管理,繪製社區防控檢疫卡口分佈圖,實行分類管理、掛圖作戰。另一方面,在日常駐守防線時,大鵬街道實現“規範化”管理,堅持內外聯防,重點把好入口關、內控關,落實“三到位三禁止三做好”的社區小區內部防控措施規,確保圍合固若金湯。

此外,大鵬街道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還離不開公安隊伍築起的一道道“防護網”“安全線”。大鵬派出所聯合衛生部門、社區工作站組成7個“防疫三人組”,滾動式核查,做到有效預警,確保做到摸排無死角,核查不過夜。集中優勢警力“不走過場”清查轄區網吧、KTV、餐廳、廣場等重點聚集場所,動員經營業主暫停營業。兼顧“邊角區間”,對打麻將、娛樂打牌等聚集行為進行突擊,耐心勸導居民疫情期間不出門,少聚集,平穩防疫社會面,確保抗疫社會面治安平穩可控。

大敵當前,士氣高漲方可確保“戰力”。大鵬街道堅持人文關懷,人性化關愛激勵幹部職工擔當作為,一方面出臺專項考核方案,近距離貼身考察干部在疫情服務工作中的現實表現。對於挺身而出、擔當作為的幹部,為下一步獎勵、提拔重用等的提供基礎依據。另一方面,設立相應工作專班,不分日夜,統籌調度,為防疫一線人員做好防疫物資及防風防寒保障,傾盡全力為戰“疫”一線送上關懷、消除顧慮。此外,大鵬街道還採取多樣方式慰問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合理安排輪班值崗、輪訓調休,避免疲勞作戰;動態掌握一線人員思想狀態,及時提供心理援助,開展心理疏導,為黨員幹部提供“心理口罩”。

實踐證明,大鵬街道的“四化一體” 社區小區防控戰術行之有效。大鵬新區相關人士表示,大鵬街道黨工委經過兩年多探索,創新了“開放式黨建大考場”等舉措,轄區基層黨組織特別是社區黨委黨建主責主業意識明顯提升,黨建基礎紮實,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間及時推出一系列“非常之舉”,打出了戰疫“時間差”,為街道疫情防控各階段工作贏來了主動,更展現了大鵬街道黨建工作戰時的治理效能。

党建成果如何转化为“战疫”效能?大鹏街道用三场“硬仗”交出答卷

“陣地戰”——

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防疫服務中心”

2月22日上午9:35,大鵬新區大鵬街道布新社區防疫服務中心接到從“頤老一鍵通”打來的緊急求助電話,轄區內一殘疾居民突發心痛需送往醫院。社區防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幫其撥打了120並上門跟進服務。在120急救車將病人送到附近醫院救治之後,社區還派出殘聯專幹一同前往醫院,幫其家人做好陪護服務。因送治及時,病人目前病情穩定。布新社區工作人員的關愛讓病人的老母親連聲道謝。

這是大鵬街道黨工委在防疫工作期間將轄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防疫服務中心”的縮影。根據新區黨工委關於送服務到一線的工作要求,在疫情初期,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大鵬街道黨工委依託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把1個街道樞紐型黨群服務中心、7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33個居民小組黨群服務站建設成為“1+7+33”三級防疫服務體系,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防疫服務“指揮部”,實現各類資源在黨群服務中心整合,問題在黨群服務中心解決,服務在黨群服務中心拓展,民心在黨群服務中心聚集。

党建成果如何转化为“战疫”效能?大鹏街道用三场“硬仗”交出答卷

為什麼大鵬街道的黨群服務中心能夠快速轉換成為“防疫服務中心”?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大鵬街道高度重視黨群服務中心的建設,在新區率先推出了黨群服務中心“一窗辦”便民服務模式,率先成立樞紐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鵬街道黨工委依託這一聯繫群眾、凝聚群眾的支撐平臺,通過紮實推進普直聯“345”工作法,探索實施社區黨建指導員履職經費制度,統籌黨建工作經費、民生微實事等,推動各項資源下沉社區基層一線,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居民群眾“向心力”明顯提升。防疫工作期間,大鵬街道黨工委迅速適應工作需要,將黨群服務中心由平時轉為“戰時”,服務也由“線下”延伸至“線上”,同時根據市“健康家園·無疫小區”活動的安排部署,解民困、紓民憂,堅決扛起民生保障底線責任,首創全鏈條、成體系、有溫度的防疫服務“紅色家園”。

“我們以黨群服務中心體系為基石,搭建防疫服務指揮部。”大鵬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黨群服務中心是基層黨委團結動員服務群眾的堅強戰鬥堡壘。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鵬街道黨工委在社區“普直聯”黨建經費基礎上,向每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首批撥付20萬元防疫服務專項資金,累計撥付280萬元;以社區受理前臺為軸心,以辦事處職能部門為需求處理後臺,按照“一小時轉辦,一天辦結,一週回訪”,對群眾服務需求第一時間響應、辦理,打造需求收集“快車道”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制度;為適應防疫工作需要,黨群服務中心原有1+N志願服務項目優化升級為10+N志願服務項目,為無疫小區創建、落實“十大行動”提供有效助力。

“有困難,找我們!”這是大鵬街道社區防疫服務中心《居民防疫服務項目菜單》“標配”的兜底服務項目。短短六個字,代表著對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隔離戶張家想買新鮮蔬菜、李家小孩沒人照料、老鍾降壓藥快用完了……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群眾的殷殷期待和實際困難”,這些都是防疫服務四大類12項中的菜單。各社區還結合實際推出心理援助線、線上“四點半”課堂、暖心“良”茶、愛心宅急送等特色服務,獲得群眾紛紛點贊。

党建成果如何转化为“战疫”效能?大鹏街道用三场“硬仗”交出答卷

全民戰爭——

釋放“兩新”組織黨建力量,構築“人民防線”

“關鍵時刻,我們不能當旁觀者,我們是大鵬的企業,也是大鵬的黨組織,與大鵬並肩抗疫既是使命也是職責。”從1月27日開始,時代鑫華黨支部書記黃倩的手機就再也沒有停過。她協同在深圳的支部其餘黨員,加班加點,從供應消毒液、手套、護目鏡、體溫計等應急物資,到承接宣傳任務,製作宣傳板、橫幅、紅馬甲、車貼等。只要是疫情需要,時代鑫華黨支部都一口答應。

近年來,大鵬街道黨工委重點在優化體制上下功夫,不斷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引向深入。同時,通過黨建引領助推企業健康良好發展,引導黨員職工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自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大鵬街道黨工委堅持把“兩新”黨組織納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盤棋”,廣泛號召、鼓勵企業發揮優勢,挖掘潛能,在防疫一線講擔當、有作為。

“兩新”黨建的久久為功,在關鍵時刻釋放出了強大的“戰疫”力量。在大鵬街道黨工委發出號召後,“兩新”黨支部聞令而動,紛紛響應,用發佈行業倡議、籌款捐資捐物、參與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踐行兩新組織社會責任,在疫情防控的各行各業,都有“兩新”黨組織的身影,成為大鵬街道戰疫的又一支精銳部隊。

党建成果如何转化为“战疫”效能?大鹏街道用三场“硬仗”交出答卷

——他們有的主動請纓,投身一線。隨著轄區防疫工作面臨巨大壓力,一線工作人員因日夜連續作戰已經身心疲憊。為增強防疫戰一線“兵力”,“兩新”黨組織迅速響應,多名黨員積極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投身戰“疫”第一線。如新長征軍事教育基地黨支部以“創建先鋒隊、爭當狙擊手”為目標,啟動“紅色動員令”,該支部徐志銘、周振濤兩名黨員主動請纓到雷公山隧道防疫檢查點參與檢疫值守。雷公山隧道是大鵬的進出大門,該防疫檢查點車流量大、工作難度高且要求 24 小時值守,但“兩新”組織黨員主動擔當,積極配合,以其實際行動助力築牢了防疫安全線。

——他們有的積極籌集物資,支援“前線”。為有效解決防疫戰“槍支”不足的問題,大鵬“兩新”黨組織發揮組織優勢,短短几天採購募集到了一大批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為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物資需求做出了大量貢獻。如大年三十,時代鑫華黨支部書記黃倩瞭解到社區一線急缺護目鏡、醫用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等應急物資。遠在四川老家過年的她,經過多方聯繫,終於在大年初三給基層一線送去了第一批應急物資,為基層一線提供了保障。

——他們有的響應號召,積極免租,與企業商戶共渡難關。1月底,大鵬街道和大鵬新區文體旅遊局等相關部門,向所有股份合作公司、民宿管理協會、相關業主和房東們,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業主適當減免租金。

“在這場總體戰中,大鵬‘兩新’黨組織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戰鬥力。”大鵬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轄區各“兩新”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發動居民、企業、商戶,有效強化群防群治效果,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記者】鳳飛偉

【通訊員】吳丹丹

【作者】 鳳飛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