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世界艦船|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本系列文集可查詢目錄,進入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戰後世界艦船。

類型:核動力艦隊航空母艦
完工日期:1999年。
同級艦:1艘。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37,520噸,滿載排水量40,600噸。
尺度:長261.5米,型寬64.4米,吃水8.5米。
動力系統:雙軸推進,2座150兆瓦K15壓水核反應堆,雙減速箱蒸汽渦輪機,82,000軸馬力,最高航速27節。
艦載機:35-40架。
武備:SAAM防空系統,包括2座備彈32枚Aster-15導彈的Sylver導彈垂直髮射系統(16×2)以及2部6聯裝Sadral近距防空導彈發射架,8座20毫米高炮。
艦員:1950人。

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建造,法國首艘核動力航母“夏爾.戴高樂號”於2000年服役。該艦艦體尺度與“克萊蒙梭級”接近,這是受佈列斯特造船廠船塢尺度的限制,不過該艦擁有較大的飛行甲板,以及兩部提升重量達36噸的舷側升降機,“戴高樂號”因此可以搭載較重型戰鬥機。它有兩部彈射器,一部在前甲板,另一部在斜角甲板,可將22噸飛機的起飛速度加速到140節。

戰後世界艦船|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採用與“凱旋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的動力系統,具有幾乎無限的續航力。但艦上仍需常規的航空燃油、彈藥、食品和其他補給品。該艦最大航速為27節,按現代艦船標準衡量不算很快。艦上最先進的系統是SATRAP計算機控制的船身穩定系統,雙軌滑車能在計算機控制下沿艦體移動,補償船身受到的海浪影響,以保證艦載機能在高海況下起飛和回收。

戰後世界艦船|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艦載機部隊共有35-40架戰機,兩個中隊的“陣風M”戰鬥攻擊機,一箇中隊2架E-2C“鷹眼”預警機,一箇中隊直升機。

該艦最終耗資約3億美元,並對是否要續建第二艘同級艦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最終因預算問題放棄。

戰後世界艦船|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