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東居士”的《憶鬆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

戴熙(公元1801-1860年),清代畫家。字醇士,號鹿床、榆庵、松屏、蓴溪、井東居士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咸豐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辭官歸裡後主持崇文書院。擅畫山水,學王惲筆墨,兼師宋元諸家,尤善花卉及竹石小品,能治印,著有《習苦齋集》、《題畫偶錄》等。畫作有《雲嵐煙翠圖》、《憶松圖》、《滿門風華》等。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公元1801-1860年)

工詩書,善繪事。四王以後的山水畫大家,被譽為"四王后勁",與清代畫家湯貽汾齊名。山水早年師法王翬,進而摹擬宋元諸大家,對於王蒙、吳鎮兩家筆意更有所得。晚年觀摩巨然真跡,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領會。道光時宮廷書畫多出於其手。又能畫花鳥、人物,以及梅竹石,筆墨皆雋妙。秦祖永的評論是:"臨古之作形神兼備,微嫌落墨稍板,無靈警渾脫之致,蓋限於資也。所寫竹石小品停勻妥帖,尚為蹊徑所縛,未能另立門庭也。"戴熙另著有《習苦齋畫絮》,於畫理多有論述。題畫偶錄行世。


藏研網分享一則戴熙《憶松圖》高清大圖請您賞析

點擊下方或搜索 藏研 直達高清大圖賞鑑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

他的子侄受其影響都能繪畫:長子有恆(1826-1891)(字大年,號保卿)所作山水筆意疏秀,有倪瓚風韻。以恆(字用伯)、之恆(字仲江,號菊孫)、其恆(字秀渠,又字問水)、爾恆(字子謙),皆繼承家學,善作山水,而各有成就。以恆更有聲譽,所作山水筆意淹潤,墨氣淋漓,而屋宇几席亦復精工,著有《醉蘇齋畫訣》。《清畫家詩史》則稱之恆畫技為"戴氏群從之冠"。有恆子兆登、兆春亦均能畫。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戴熙《憶松圖》局部圖

紙本墨色,縱37.7釐米,橫123.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憶松憶松圖圖》是戴熙"師造化"的最好例證。畫家跋雲:"地近方山,山有龍池雲洞諸勝,多松,漫溪彌谷,曠望無際,常月夜行萬松中,遇要氏兄弟,結苑讀書其下,賦詩贈答,慨然有卜鄰之志。後來京師,每值風和月霽,輒追憶之,囑寫《憶松圖》,落落五年末有以報,丁未早春,僑居都下頗憶故山松徑……"《憶松圖》頗有"北宋"山水的氣勢,在意境上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蕭淡枯寂,一定程度上表現了雄渾沉厚,山石形態及皴法。


戴熙《憶松圖》

(上藏研網查看高清大圖)



“井東居士”的《憶松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