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 GCR 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啟動,電子簽名行業將迎來安全新標準

CSA GCR 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啟動,電子簽名行業將迎來安全新標準

近日,雲安全聯盟大中華區(簡稱:CSA GCR)召開線上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啟動會。工作組專家來自中國電子學會、耶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世界銀行、華為、騰訊、OPPO等五十多家單位。CSA大中華區第一家電子合同平臺——e籤寶受邀參與,首席安全官李程入選CSA GCR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推動區塊鏈安全發展。

CSA GCR 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啟動,電子簽名行業將迎來安全新標準

會上,CSA大中華區主席李雨航為大家介紹CSA大中華區的基本情況,宣佈區塊鏈安全工作組正式成立,期望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專家整合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及實踐,儘快建立和發展區塊鏈安全指南、最佳實踐以及測試標準,推動國內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數據安全保護的新可能

區塊鏈安全工作組率先啟動八個項目小組,包括智能合約安全、數字錢包安全、共識算法安全、交易所安全、Dapp安全、去中心化數字身份安全、網絡層安全、數據層安全等方向。e籤寶首席安全官李程作為數據層安全小組專家,分享了電子簽名下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他表示,目前市面上許多電子簽名服務在數據存證方面有四大痛點,主要為:中心化的存證方式防篡改能力不足,難以分辨證據是否被篡改;在取證時,證據原件和設備如果一旦分離,證據的效力會大大損失;在示證時,很多時候很難通過電子渠道,通常需要打印出來轉化為書證,不但可能損失部分內容,認定成本也較高;在舉證時,容易出現雙方舉證內容有出入,很難判定孰是孰非。而區塊鏈技術依靠共識機制、簽名驗籤、鏈式存儲結構、P2P通信等,具備難篡改、可追溯、多方維護等特性,提供了非常堅實的數據存儲基礎。

同時,李程也分享了e籤寶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的深入實踐。通過區塊鏈技術結合實名認證、可信時間戳等相關技術,可以一一解決上文提到的四大痛點,主要為:

在存證環節,區塊鏈可以提供規範的數據存儲格式、原數據的保障、安全存儲,以及可追溯,提高證據的可信性;在取證環節,區塊鏈給司法帶來的價值在於數據經由參與節點共識,獨立存儲、互為備份,用來輔助電子證據的真實性認定;在示證環節,可採用智能合約,區塊鏈瀏覽器示證;最後,在質證環節,區塊鏈可以固化取證和示證這兩個環節,實現全流程可追溯。

區塊鏈技術的場景落地者

自2002年創立以來,e籤寶十七年來始終堅持電子簽名這一件事,從推出中國首個電子簽章“天印”系統,到推出中國首個電子簽名SaaS平臺,再到首次提出“從簽名到證明”的戰略等,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在區塊鏈研究上也不例外,

e籤寶是行業內首批探索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電子簽名平臺,早在2015年就已探索區塊鏈技術的場景落地。目前已在B2B交易、租房、人力資源等多個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將交易所涉及的電子證據上鍊。

值得一提的是,e籤寶與螞蟻區塊鏈聯合發佈了“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勞動合同簽約平臺”解決目前電子數據容易被篡改,法律效力弱,在線取證難等問題,真正做到從電子數據的產生、存證、驗證、到最後的使用都有相關的司法機構做同步的監督與公證。

CSA GCR 區塊鏈安全工作組啟動,電子簽名行業將迎來安全新標準

而且,e籤寶在全國首創了基於螞蟻區塊鏈的在線速裁,擁有跨區立案、在線批量速裁、審執一體、降低成本等優勢,讓e籤寶合同簽署的全過程,可以全節點可見、全流程可靠、全鏈路可信,並且直通司法機關,真正讓電子數據可以成為可靠的電子證據。

此次e籤寶與CSA GCR合作,聯合產、學、研、用的頂尖專家學者,共同啟動區塊鏈安全的研究工作。接下來,e籤寶也將參與制定區塊鏈安全測試,為行業提供一個安全指南和測試標準,積極推動“電子簽名+區塊鏈”的安全發展。

截至2019年12月31日,e籤寶累計簽署量達105億,個人用戶2.5億,企業用戶437萬,日均簽署量超2000萬次,成為中國首個累計簽署量破百億的平臺。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電子簽約市場專題分析2019》報告顯示:在中國互聯網電子簽約市場上,e籤寶以33.8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優勢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