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進口大豆】

結論速覽:我國壓榨大豆高度依賴海外供應,國際大豆市場當前南美面臨出口高峰季,若因疫情造成供應中斷,對國內市場衝擊很大。同時需要關注美國疫情對今年美豆春播潛在不利影響。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20年度我國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大豆年度進口量8700萬噸。其中,大豆壓榨總量8880萬噸,進口大豆壓榨8610萬噸,佔全年壓榨總量的97%。進口的大豆中巴西及阿根廷進口大豆佔我國進口大豆總量的75%。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南美大豆處於出口高峰期:由於國際大豆供應呈現南美-北美兩季供應,因此我國進口大豆採購也呈現出季節性特徵。每年秋季美國大豆收穫上市後,此後半年中國採購以美豆為主,而隨著南美大豆在3-4月收穫上市,南美大豆進入出口高峰季,此後半年中國採購以南美大豆為主。由於2018及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對國際大豆出口結構及中國大豆進口結構的改變,我們選用未發生貿易摩擦前16/17年度數據進行觀察。可以看到,我國進口大豆採購呈現出“10-3”月採購美國大豆為主,“4-9”月以採購南美大豆為主的特徵。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若海外疫情導致供應中斷,對國內衝擊嚴重:當前及未來數月仍是南美大豆出口高峰季。疫情拐點以及能否得到有效控制難以預估,出口國是否將採取更為嚴厲的控制措施仍需要觀察。在整個南美出口季都需要繼續關注疫情發展情況及相應政策措施帶來的影響。疫情可能導致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由於巴西和阿根廷汽車是大豆內陸運輸的主要運輸工具,如果疫情使得國內處於封城狀態或限制人員貨運流動政策,內陸運輸停滯,存在大豆無法運輸至港口或運輸成本上漲的風險。另一方面,巴西及阿根廷港口也可能因疫情導致停工、關閉或者港口工人罷工的風險事件出現,進而導致出口中斷。另外,美國大豆種植將於4月下旬啟動,當前美國是最大疫情國,屆時需要關注疫情是否會導致美國大豆種植延誤或出現人力、物資不足等情況。


【玉米】

結論速覽:美國、巴西、阿根廷為全球三大出口國,當前南美進入出口季,關注疫情對南美出口供應及對美國春播影響,中國進口實行配額制,進口占比低,對國內市場影響很小。


2018/19年度,全球玉米總產量為11.23億噸,佔全球穀物產量的41.24%,是全球產量產比最高的穀物品種。在過去20年裡美國、中國佔據了玉米產量穩坐頭把交椅,18/19年二者合計佔比55.36%。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全球玉米進出口貿易:從全球出口市場來看,美國、巴西、阿根廷佔全球玉米出口總量的88%以上。播種以南北半球作為主要的劃分形式。北半球的播種季基本處於3-5月之間(中國、美國),夏季進入授粉和灌漿,秋季9-11月份收穫。而南半球,因其氣候與北半球相反,且與大豆輪作,播種期與美國恰好錯開。一般是每年的10月-12月完成播種,2月左右完成授粉和灌漿,3月進入收穫期。巴西因其緯度/氣候特點,適合二茬玉米的種植。一般在2月份開始二茬玉米的種植,6-8月份完成收穫。進口地區呈現多而分散的特點。全球2018/19年度全球玉米進口量為5.06億噸。前五的進口國/地區主要為歐盟、墨西哥、日本、南韓和越南。中國因進口配額制、對轉基因玉米的進口限制以及全球玉米產量排名第二的主產國地位,對玉米的進口需求並非剛性。年進口量僅300萬噸左右。


海外疫情對玉米市場影響: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農民減少玉米銷售、全美乙醇工廠截至3月底將關停全國1/5的產能。從美國的主產區域來看,愛荷華州產量最大,約佔全國玉米產量的17.4%;其次分別為伊利諾伊、內布拉斯加州和明尼蘇達),三個州的產量比重均在10%以上,前五大主產區合計佔比60.3%;而前十州的產量佔全國的81.6%。截至3月30日的統計數據,位於美國中西部和北部的這十個主產省,累計確診比例未超過5%,對於目前美國即將開始的春播影響並不大。今年對春播影響最大的因素還是天氣本身。美國NOAA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春季降雨量明顯增加,去年晚種的情形可能重演,但程度明顯減弱。當前市場預計美國今年的播種面積將再次回到9400萬英畝以上。


其他主產國的疫情情況雖不如美國嚴重,但南美地區的醫療體系較為脆弱。今年巴西玉米產量將繼續破歷史紀錄,達到1.005億噸,實際產量或繼續增加,在巴西目前尚未封閉港口的前提下,出口量暫未受到影響。不論是穀物出口商會(Anec)還是巴西商品供應公司(CONAB),暫時沒有出現降低出口預測的傾向,預計玉米出口量將維持3400-3500萬噸。前期巴西玉米價格因國內飼用需求強勁,出口需求持續攀升帶動玉米價格到達歷史相對高位。但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發酵,巴西國內需求或傾向調減,出口壓力增大,庫存消費比或重新回到10%以上。


國內方面,玉米進口數量佔比極低,因此海外疫情對國家價格影響很小。在臨儲提價、限量拍賣、深加工備庫、黑龍江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再向大豆轉1000萬畝、草地貪夜蛾等多重因素共振下,國內玉米期現市場的運行邏輯依然將圍繞以上因素展開。


海外疫情對玉米大豆到底有多大沖擊?

肥易通行情,一個專注於化肥行業的資訊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