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觀察|全球足壇都在降薪,中超為何還不效仿?16支球隊同步降薪困難重重

在巴薩宣佈降薪70%,尤文宣佈停薪四個月後,4月2日,英超俱樂部伯恩茅斯主教練埃迪·豪、俱樂部總經理、一線隊技術總監以及助理教練全部做出了自願降薪的決定,德甲球隊勒沃庫森官方宣佈,全隊球員一致同意降薪,西甲的皇家貝蒂斯也達成協議,一線隊全年薪水視疫情影響減少2%-15%……目前情況下,同樣因疫情停擺的中超聯賽是否應該效仿?

上游观察|全球足坛都在降薪,中超为何还不效仿?16支球队同步降薪困难重重

減薪,C羅梅西都同意

此前有消息稱,國際足聯將在4月初形成一個最終方案,對全球發佈,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提議球員按照比例降薪,來緩解俱樂部的資金壓力,據說降薪可以達到50%。

但國際足聯的方案只是指導性的,中國足協來也沒有權力要求各傢俱樂部集體降薪,但據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瞭解,中國足協已經向中超各傢俱樂部諮詢球員薪資的支出情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超俱樂部高層表示:“足協只是向我們瞭解目前俱樂部球員的薪資問題,或許接下來中國足協方面有會新的動作。”

上游观察|全球足坛都在降薪,中超为何还不效仿?16支球队同步降薪困难重重

中國足球協會標識

作為中超聯賽的參照物,目前韓國K聯賽和日本J聯賽也沒有降薪的確切消息,因為兩國職業聯盟都在積極為聯賽啟動或繼續進行做準備,降薪並沒有提上議事日程。

不過與中超俱樂部則幾乎全靠投資人“輸血”不同,日韓聯賽基本形成了自給自足的職業足球產業鏈,工資佔比也很合理,以韓國K聯賽為例,2019賽季11支K1聯賽球隊的年薪總額約合5億人民幣,平均工資僅為120萬人民幣,日本J聯賽稍高一點,約為人均232萬人民幣。

而2019賽季中超16支球隊的總工資為約為41億人民幣,人均工資為844萬人民幣,其中僅僅外援的稅前年薪總額就已經超過了30億元人民幣。

應該說,中超聯賽降薪是大勢所趨,因為球員尤其是外援工資的虛高給俱樂部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不過是否實施降薪,仍需要俱樂部與投資方、中國足協和俱樂部之間甚至俱樂部與俱樂部之間的進行廣泛的溝通。

在球員中,武漢卓爾俱樂部38歲的老將艾志波公開發表不該降薪的言論,可能代表了一部分球員的想法。

上游观察|全球足坛都在降薪,中超为何还不效仿?16支球队同步降薪困难重重

艾志波微博截圖

艾志波認為,第一、中超球隊不像歐洲球隊靠轉播和周邊開發賺錢,第二在停擺期間,球員仍在堅持訓練,第三,比足球賺錢的行業多了去了,大家沒必要一直盯著足球圈,第四,目前國內對臨時性失業的保障不健全。

目前,中超16支球隊都沒有對是否降薪明確表態,不過,如果有俱樂部帶頭,公開提議球員降薪,恐怕也會對隊內球員造成消極影響,出於球隊穩定的考慮,一些俱樂部也私下對球員表示,目前暫時還不會去考慮降薪的問題。

俱樂部的擔心是,如果中超降薪沒有統一步調,有的降有的不降,就會對球員的心理造成波動,從而給俱樂部管理、訓練甚至是比賽帶來直接影響。

中超新軍青島黃海俱樂部總經理孫迪就表示,因為中超每個俱樂部的投資人背景不同,還是希望足協出一個政策,“如果有什麼方案的話,我相信16家中超俱樂部統一起來執行比較好”。

但在目前中國職業足球聯盟遲遲未能建立的情況下,要16支俱樂部達成一致意見,顯然困難重重。

不過,中國足協去年年底已出臺“限薪令”,而歐洲聯賽減薪做法更多是俱樂部與球員協商的結果,因為工作合同的主體是俱樂部和球員,因此中國足協很大可能不會再次出臺“減薪”新政,但會對協商減薪的做法持歡迎態度,也許會頒佈一些引導性的政策。

雖然中超重啟被體育總局的一紙通知叫停,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只要聯賽不會被取消,各隊集訓照常進行,在短期內球員降薪應該不會被納入議事日程。

目前,部分中超俱樂部已經開始選擇給工作人員降薪,但如果球員不降薪顯然也說不過去,參照歐洲足球俱樂部降薪後拿出其中一部分補貼工作人員的做法,應該更為合理可行,球員方面也可以接受。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