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戶2.02億,年增長4倍,這些行業規則最容易忽視!

說到知識交流,很多人會想到知乎。

作為一個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人均”985,211

他們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

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多種多樣的高質量信息。

運營大咖|知乎用戶2.02億,年增長4倍,這些行業規則最容易忽視!


在專注於領域內容的知乎面前

上知乎成為是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除了內容外,知乎的運營究竟還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註冊分批

引導不同用戶


百度的用戶是一個很大的數量級,但是用戶沒有經過細分,造成百度社區內容混亂,解決問題的健康氛圍被削減,降低了可信度和話題感。

而知乎的用戶分為內容的生產者(專業人士/熱門事件當事人等)和內容的消費者(行業新人/興趣人群等)兩類,將會發現知乎在內測和開放註冊階段採用了不同的用戶引入策略,在內測階段採取註冊邀請制,知乎的重點是引入內容的生產者,在開放註冊階段則是引入內容的消費者,擴大使用人群。

這樣的引入策略下,擁有專業知識的早期種子用戶多為社會的精英群體和業餘愛好者,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形成了知乎獨特的社區氛圍,幫助知乎完成了產品機制的完善和優質答案的沉澱。

有了這樣的奠基,開放註冊階段的用戶們會自覺的遵循社區原有的制度,有序的創造內容和消費內容。  

知乎官方為了形成認真、專業的討論氛圍,也進行了一系列舉措,除了提供匿名、舉報、反對、沒有幫助、摺疊、禁言、封號等一系列管理功能外,還認真的規定了語言表述、符號、格式等書面表達的細節,並提供了公共編輯功能,鼓勵用戶和官方一起為維護社區氛圍而努力。


2專業領域入駐(知乎VS小紅書)

核心“高質量”

注重內容品質


作為一個知識交流的平臺社區,最核心的便是內容。小紅書雖然作為一個分享社區,但是內容都是由個人媒體發佈的,其中大多靠的是外貌和金錢或者獵奇吸引人的注意。發佈者的個人身份不可知,信息也就毫無質量和科學性可言。

知乎社區的內容生產模式是UGC,即用戶生成內容,用戶可以通過註冊知乎賬號進入知乎社區,登陸成功後可以在社區進行提問和回答。

經過幾年的不斷髮展和累積,知乎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知識庫,因而目前其UGC的生成模式主要是以基於搜索機制的補充問答和討論為主,基於提問機制的新話題開展為輔。


運營大咖|知乎用戶2.02億,年增長4倍,這些行業規則最容易忽視!


知乎對於提問有一定要求,如避免使用“請問”附加語和網絡用語,提問的規範減少了低質量問題的提出,有助於促進知乎高質量內容的產生。

對於問題的答案,創始人周源曾表示知乎上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好答案的標準就是越多越好。因為知乎上很多問答不可能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人來回答,那麼這個答案就會豐富起來。

知乎本身不對問答的質量進行評判,而是設置“收藏”、“贊同”、“反對”、“喜歡”等按鈕,以一種類似民主投票的方式來表達對信息的認可和支持。

“贊同”數多的回答則會被更多人看到。而其中存在的不請自來、與話題無關的廣告等或雖與話題相關但是虛假性的內容,則是通過“舉報”功能來對“垃圾”信息進行過濾,保證平臺問答的質量。


運營大咖|知乎用戶2.02億,年增長4倍,這些行業規則最容易忽視!


知乎致力於建設一個短問答社區,由知識需要者提出問題,知識提供者免費回答。前者免費得到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提升自身、解決問題;後者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內容,獲得社區內其他成員的關注和認可。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但知乎不僅限於此。

它還有知乎live、知乎書店、知乎圓桌、鹽選會員等,知識付費讓消費者獲得更為專業的定製性回答,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互動,構建了立體的傳播渠道。為創作者帶來更多關注和收益,也為消費者定製更為精準的回答。


3契合用戶真實需求(知乎VS果殼)

提升活躍度

深耕社區運營


相信很多人也聽過果殼網,果殼網也是一個科普的網站,和知乎畫風相似。但是果殼網沒能大面積地在民眾中普及,其實和它嚴謹的科學作風有關。

過於專業的話題在普羅大眾中難以理解,難以形成共鳴的作用。根本問題還是果殼沒有關注用戶需求,而是保持自己的嚴謹一路走到頭,從此用戶活躍度下滑,只讓專業愛好者停留。

而知乎卻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提高用戶活躍度。知乎社區運營主要通過三個方式來提升用戶活躍度。


一 是製造熱點話題與好的問題:

早期知乎的多數優質問題由知乎運營方提出,並將問題推送到用戶首頁,可以使問題獲得較多回答。

因此,知乎運營方需要不斷關注世界上各個領域內的經典、熱點問題,並變成可討論的問題提出來,必要的時候,甚至拋磚引玉寫出一篇答案,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回答。


二 是發掘用戶和引導用戶活躍

每天都會有新的優質用戶和優質答案出現在知乎平臺上,知乎的運營們與新發掘的優質用戶交流,瞭解用戶的專業和背景,並與其交流專業知識、邀請其回答相關問題。

在用戶方面,基於平臺內容的優質性,用戶在回答問題時便會更為嚴謹地去對待、去規範自己的回答,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 是給予好的答案足夠的曝光度:

好的答案需要足夠的曝光度才能得到更多贊同,因此知乎的運營們每天都要去發掘一天中的優質答案和內容。

每個領域的運營都類似一個人工推薦器,他們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優質內容推薦到相應的站內和站外流量工具上(收藏夾、編輯推薦、知乎日報、知乎週刊等),使那些生產型用戶的答案被更多人看到,也幫助消費型用戶看到當天的精華內容與討論。

以內容為核心的前提下,大量內容的產出吸引著更多用戶參與,形成“用戶參與——用戶成長——內容產出——吸引更多用戶參與”的正向循環,共同搭建了有著良好生態的知識分享社區。


運營大咖|知乎用戶2.02億,年增長4倍,這些行業規則最容易忽視!


總之,知乎無論是對用戶的引流還是在內容的把關上,一切舉措都圍繞著其定位展開,開放註冊確實會使問答的質量下降,但知乎也在做著許多努力,與用戶共同搭建了良好生態的知識分享社區。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已經不只是它的口號了,而是知乎用戶共同的職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