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01摄于陇南文县关子岭

依稀记得九十年代,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每年寒假快过年了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步行30公里山路回老家——一个距离县城50公里的山村。中途是一座高山,阴面的积雪很厚实,稍不注意就会摔跟头,到了目的地已然一副硬邦邦的腿杆和磨出泡的双脚,吃罢晚饭在煤油灯下泡个脚,钻进烧的热腾腾的火炕,一觉睡到大天亮。我每年都期盼回老家的日子,一则好多相亲们都请我们过去吃大肉,再则可以天天跟着阿婆(奶奶)放牛,跟着表姐背水。还有缠着邻人小东让一边马炮,他是不屑跟我这个娃娃下棋的,我每次都想着“明年来报仇”。

世纪之初,国家的“三通”政策着陆这片山大沟深的土地,乡亲们逐渐告别了煤油灯照明和背水的日子,接着政府开山凿壁,一条条马路没有遗落地链接了大山里的村落。阿婆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他的子孙只能在她的坟头讲述家乡的巨变。

家乡是一个金窝窝,过去政府管制前淘金人很多,那条山沟里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矿渣堆积,溪水变成黄色。乡亲的生活来路大多依靠充当危险的淘金工人来获取,山沟里里矿洞,连接着金老板的发财梦,却大都一次次破灭。再后来,经过政府的工作,矿洞都给封停了,“三通”也随之而来。

与修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大水库,满目疮痍的大山逐步恢复植被,养护了一片片新绿,看着是舒心了。年轻人大多去外地打工,只要不搞赌,每年稳稳当当拿回来几万块,家里的零碎特产也能拉到县城卖卖,一家人过个踏实年。

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02摄于陇南文县口头坝水库


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03摄于陇南文县上西山

政府和乡亲们的努力,消除了大山的阻隔,让脚步触及更远的地方。

回来的路上,看到这条连接县城与乡镇的道路正在拓宽(之前可以错车的地方非常少),想想几年后的景象,车上的人都满心欢喜地等待工程车满载后让路。

相信更多的人会慢慢体味到自己的创造和环境的回馈,心中的蓝图更加清晰可见。

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04摄于陇南文县柳家山


山的婀娜遇上标牌的坚挺【山乡巨变】

05拓宽道路



2020年4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