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回顧歷史足跡,我們不難發現全球至今也沒有兩個國家發展完全相同。受自然條件、歷史淵源、發展程度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國綜合國力都有差異,即使綜合國力相當,在人們生活水平、國內各項政策、軍事力量等諸多方面也會有顯著差別。不過差別也是相對的,比如美英法等西方強國,經濟發達,綜合國力強盛;剛果、布隆迪、索馬里等國實力孱弱,民眾生活水平低,甚至還掙扎在溫飽線上。

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盧森堡風光

在歐洲大陸西北部,有一個被稱為“袖珍王國”的國家,國土面積僅有2586.4平方公里,連我國許多建制縣的面積都不如,在世界國土面積中排名第168位。此外,此國的人口總量也少得可憐,僅有60餘萬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毗鄰法國、德國的大國,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國,其人民生活水平卻極高,人均GDP高達11.43萬美元(2018年數據),遠超歐美等國,居全球第一,接近我國的十二倍(同期為9780美元。這個國家就是盧森堡大公國。

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盧森堡地圖

作為一個內陸小國,盧森堡從建立伊始就先後受法蘭克、普魯士、西班牙、法國、荷蘭等國管轄。公元1867年,脫離德意志邦聯的盧森堡憑藉《倫敦條約》正式成為獨立中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納粹軍隊攻入盧森堡,將其納為德國版圖。二戰結束後,飽受戰爭侵略的盧森堡決定放棄中立國地位,於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就是當今赫赫有名的北約。當時以美國為首的歐美髮達國家為抵禦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尋求國際軍事力量互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十二國在華盛頓成立北約,盧森堡是北約的十二個創始成員國之一。

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北約峰會會場

從北約成員國的國力上來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擁有強大軍事和經濟力量;葡萄牙、丹麥、挪威、荷蘭、意大利、盧森堡等國擁有富裕的經濟水平,各成員國幾乎全是世界發達國家,這也是該組織影響力大的原因。由於盧森堡是一個內陸小國,又與德國,法國等大國接壤,在奉行北約集體安全政策情況下,盧森堡聰明地主動放棄發展本國武裝,分別同美國、德國簽訂了共同防衛相關協定,因此北約在其境內設有預警機基地。

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街頭閒逛的盧森堡人

事實上,盧森堡的軍事力量本身就很薄弱,國內僅有2114人的總兵力,還是一分警察、憲兵、陸軍三個兵力,其編制只有一個輕步兵營(轄3個連)和一個獨立連。至於軍事裝備就更不值一提了,整個國家只有5輛裝甲運兵車、反坦克導彈軍備物資也只有些許。與中國、美國等軍事大國比較,盧森堡一年的軍費開支僅在7000萬歐元左右,與中美等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軍費開支相差甚遠。

盧森堡:為加入北約放棄永久中立,人均GDP卻是我國12倍

▲安賽樂米塔爾集團新總部大樓效果圖

在獲得北約組織的軍事保障後,盧森堡得以安穩發展國家經濟。通過開發境內大量優質鐵礦,盧森堡形成了成熟的高端鋼鐵製造技術,該國的安賽樂米塔爾集團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不僅如此,盧森堡政府還調整國家經濟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銀行業為代表的金融產業,金融、廣播電視、鋼鐵成為盧森堡的經濟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盧森堡完善民眾福利待遇,修建國內基礎設施。如今盧森堡經濟運行平穩,現代化全面,人民生活水平居於世界前列,是一個具有高度活力的發達國家。

《列國志:盧森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