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你們心裡最有價值的一本書是什麼?

腳踏實地的瘋子


一本書有沒有價值,其實是和讀書人有密切關係的。只要書中的一個觀點能啟發我們,為我們所用,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在我心裡,這個問題或許應該是,某一本書在你心裡最有價值的一點是什麼?


最近讀了哈爾·埃爾羅德寫的《早起的奇蹟》。這本書給出了一系列具體而實用的方法,教人們養成早起的習慣,幫助人們提高能力,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對我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是:“人們可以克服任何困難,無論你現在身在何處,面臨多大的挑戰。但是,是否能做到,卻是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動機來改變自己。這個動機就是我們是否開始承擔人生各個方面的責任。我們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擁有多大的力量改變或創造自己的人生。”


有人會疑惑,哪有人會不對自己負責?《早起的奇蹟》作者遭遇嚴重車禍,險些死亡,暈迷6天,幾乎無法站立行走。責任當然應該歸咎於撞到他的酒駕司機。但是,生活要繼續,如何推動人生繼續前進,責任卻在自己。


如果分不清歸咎責任和承擔責任,則會導致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有人會因領導不公而放棄努力,有人會因不喜歡數學老師而放棄對數學的興趣。都是因為沒有明白,唯有自己,才是推動人生的唯一動力。


比如我們平時讀一本書,可能讀過就算了,最多寫寫讀書筆記。但是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共讀活動,讀完書之後,還思考了,總結了,我要求自己每天輸出,這就是我對自己的負責任。事實證明,一旦選擇了承擔責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想要什麼,要過怎樣的生活。而現在、此刻,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我們是什麼樣的。

對自己負責,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趙勁松Johnson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時期,會根據自己的發展,學習,工作,處事等,接觸不同種類的書。從呀呀學語,到莘莘學子,到踏入社會,組建家庭,為人父母,安度晚年,每一個階段,都會有適合年齡段的書籍。

如果說我自己的話,看的書比較博雜,屬於文學範疇的比較多。個人性格偏內向,喜靜,早前在外面打工,下班以後很多時候就在玩網遊,不過網遊只能打發時間,內心的空虛,是怎麼也填不滿的,後來就自己花錢買書看,看過的書有《唐詩三百首》,《宋詞精選》,《元曲小令精華》,後來又買了《四書五經》,《金剛經》,《忍經》,《史記》,《楚辭》,《文心雕龍》,《小窗幽記》等。靜下心的時候,就在文學世界裡暢遊,生命中的遺憾,似乎都能在裡面找到答案。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有太多美好,豪壯,纏綿的故事、詩句絮繞心頭,商鞅車裂而秦變法成功,並最終完成一統中華,開闢封建皇朝;司馬遷受腐刑而寫出了史記,生不逢時詢鬼神之事的的賈誼。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能生在大中華,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陌上花開,摘一朵,摘二朵;階前柳綠,折一枝,折兩枝。”可是在眾多的文學瑰寶面前,自己的一點小作品,感覺就像浪花一朵,徒增人笑爾。

每一本書,都是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就像我們的左手和右手,要說最喜歡那一本,真的無法分辨。


中華統一促進會


我覺得一本書的價值取決於你學到了什麼?你領悟的東西在你的日子裡能用到,或者這本書給你精神方面的鼓勵,這個是自己體會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造就了成功不可能複製。

我小時候什麼書都看,父親給我買的《上下五千年》拼音版的,我每天愛不釋手的看書,其中的歷史人物模模糊糊,不懂就會問我爸爸,他總是說:“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有一段時間,總是期盼自己快點長大。從小喜歡歷史,上初中時歷史故事我能串聯講完,高中時有很多人覺得歷史難學,我熟車輕路,一道歷史分析題說的有理有據,100多分60及格,我一般70多分以上。有同學覺得很難,可能和我小時候看書有關係。

上初中了那時候流行金庸的武俠小說 ,還有瓊瑤的言情小說。可以說瓊瑤的小說我幾乎看完了,是借書看完的,當時押金5元,一本書五毛錢, 花費的錢無從得知了,零花錢幾乎用到借書。高中的時候迷上了《紅樓夢》,書上的所有詩摘抄到本子上,每天朗讀。大學時我看考古的樹,還有自己專業學醫方面的書。

人生的階段讀書的不同,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歡樂,每個時段都珍貴。





晨夕19


瘋子推薦《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內容表達的知識,對於現在看來極其得out,但是在十幾年前,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我就把它看完了,並且買了好幾本羅伯特的其他著作,重點不在於它教我的投資理財觀念,而是這本書教會了我任何東西只有嘗試方知價值。



腳踏實地的瘋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喜歡的小說。

當時是在初中看的第一遍,看完就覺得真的特別震撼,人的精神怎麼如此強大,不管是時運不濟,還是身體受到巨大的傷害都不能打到他,後來間隔不久就會再看一遍,每次看都又被激勵到。附上最有名的一段話: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古人微友


三十六計


用戶8995045819461希


此刻來講的話,我心中最有價值的書有很多,只要是恩師曾仕強教授的書籍,全都很有價值,受用無窮,尤其是曾仕強教授臨終前的最後一本書,是人生的總結,叫做《仕強君政談教育》。



子牙新編


我認為是餘華的《活著》,通過地主家大少爺富貴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生活的無可奈何和命運的的無常,富貴的一生是大多數那個年代人的縮影,小的時候衣食無憂,中年坎坷,晚年窮困潦倒。可是他永遠對生活抱有希望,內心向善,如同野草般的生命力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葉子孟想


書的海洋浩瀚無邊,我心中最有價值的一本書是《紅樓夢》。因為它不只是描寫了寶黛愛情故事,更是描寫了當時整個社會一個宏大的場面。

《紅樓夢》裡面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物的方面有建築、傢俱、陳設、服飾、布料、書籍、古董、美食、醫藥等等。人的方面有描寫士農工商各階層,貴族(賈府)和平民(劉姥姥)的生活,主僕關係(這個就太多了,賴嬤嬤地位高過年輕主子,大丫頭和小丫頭的等級不同)等等。在民俗方面有迎來送往,婚嫁喜喪等。還有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有趨炎附勢的(賈雨村),有欺男霸女的(薛蟠),有強取豪奪的(賈赦),有放貸牟利的(王熙鳳)等等等等。

《紅樓夢》如《清明上河圖》一般把當時的社會場景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給我們,比畫卷更勝一籌的是文字可以描寫心理活動,可以描寫對話,所以更加清晰地讓我們熟悉每個人物。

《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通過講述一個家族的興衰,來警示世人。每個人看罷之後都會有不同的領悟。


煙畫新生代


易經。中國文化的一切源頭都來自於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而諸子百家沒有一家不言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