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短期無症狀、不發病還是14天后一定會發病?

鹽荒子孫V


新冠病毒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指臨床上沒有任何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呼吸不暢等,但病原微生物在無症狀感染者的體內生長繁殖,並向體外排毒,能夠造成他人感染冠狀病毒肺炎,從醫學術語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就是病毒的攜帶者和傳播者。

一般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在潛伏期就可以排毒,造成他人感染。還有一種情況是,病癒後帶毒,無臨床症狀以後,由於體內的的病毒還沒有排乾淨,無症狀感染者還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感染他人。

冠狀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當機體在不良條件影響下抵抗力下降時,可使原存體內的病原徽生物大量繁殖和毒力加強,成為內源性感染而引起發病,出現臨床症狀,並排出病原菌,感染他人。

冠狀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短期無症狀不發病,還是14天后發病,這取決於冠狀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身體條件,當無症狀感染者的身體健康正常時,他不會發病,當無症狀感染者的抵抗力下降時,就可能會發病,出現臨床症狀,也有長期病毒攜帶者,他不發病,但排毒,感染他人。

任何傳染病都有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平時和正常人一樣,沒有異常現象,他們隱藏在人群之中,帶來安全隱患,目前世界醫學還沒有解決無症狀感染者的醫學難題,但防控部門要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追蹤,隔離,醫學觀察,防止他們造成疫情的傳播。

我們應該通過這次疫情,提高對傳染病的防控知識,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勤戴口罩,勤洗手,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做好自我防護,加強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做好對各種疾病的預防工作,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享受生活的樂趣。


曙光179237098姚曙光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二、我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要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在1月28日發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就將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納入防控管理,在其後的修訂過程中均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應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縣(區)級疾控機構接到無症狀感染者報告後,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並及時進行密切接觸者登記,將個案調查表或調查報告及時通過傳染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上報。無症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原則上集中隔離滿14天且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如果核酸檢測仍為陽性者,則繼續隔離醫學觀察。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如出現臨床表現,應及時轉歸為確診病例,進行規範治療。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三、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截至目前我國發現了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

  

四、無症狀感染者有無傳染性? 

  

根據國家和部分省份開展的密切接觸者監測數據,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個別由無症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綜合目前的監測和研究,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部分專家認為鑑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能檢出病原核酸,但由於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五、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評估及其防控

  

無症狀感染者存在著傳播風險。一是傳播的隱匿性。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無任何明顯的症狀與體徵,其在人群中難以被發現,其導致的傳播也難以預防。二是症狀的主觀性。症狀輕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動去醫療機構就診,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難以被發現。三是發現的侷限性。由於存在檢測窗口期,採用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方法難以發現全部無症狀感染者,現有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通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主動篩查、感染來源調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對高風險地區人員的主動檢測發現的,尚有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難以被發現。

  

為此,要突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監測,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範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觀察,對密切接觸者也要實施隔離醫學觀察。

  

由於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始終無症狀,實際防控工作中無法將發現和隔離無症狀感染者作為主導措施。因此我們仍將繼續著重於及時發現隔離確診患者,並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我國經驗表明,做好確診病例的及時發現和隔離,並適度採取減少人際接觸等措施,可以基本阻斷疫情傳播。


藥師曉寧


27日下午,上海市科協生物醫藥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談及無症狀感染者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國進入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類重要監測目標。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指出,防止被這類人員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是加強個人防護。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難應對的病毒,它的傳播力很強,雖然年輕人感染後的重症率很低,但整體重症率明顯高於流感。”張文宏說,“而且存在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沒有臨床症狀,病原學檢測卻呈陽性,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挑戰。”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無症狀感染者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視。

  這類患者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內存在時間超過三週,具有傳染的可能性。他們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在張文宏看來,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所以“上海對入境來滬人員實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這一規定很有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篩查來自境外的無症狀感染者。

  如果我們身邊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該怎麼辦?吳凡說,老百姓加強個人防護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場合戴口罩。在政府管理層面,則要加強醫療衛生系統的監測防控網絡。近日,上海在117家發熱門診的基礎上,增加建設18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就是這方面的有力舉措。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構建的全市網絡可以及時發現病毒感染者,並有望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找到無症狀感染者。此前,就是流調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這一群體。

  張文宏26日在線解答留學生、華僑華人防疫問題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不是感染者的主流,那麼國內如今為何高度重視這類感染者呢?他解釋說,我國目前處於疫情防控“下半場”,本土病例很少,所以越來越重視無症狀感染者。而很多歐美國家處於疫情防控“上半場”,主要應對的是有症狀感染者。這種重視程度差異,是不同防控階段所決定的。

  針對家長最關心的開學問題,張文宏也給出了最新判斷。

  昨天,張文宏醫生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被問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開學是必然的,不會太遙遠▽

  “家裡有孩子的放心不久的將來,你們還是可以非常愉快地把孩子送到學校”

  關於具體的時間點張文宏說:主要基於兩點考慮

  周邊其他地方疫情如何

  上海有沒有本地病例傳播的發生,確保孩子們開學安全

  要是再出現本地病例怎麼辦?張文宏也說了:大場面都見過了,小case不要一驚一乍!

  在張文宏看來,上海市政府從頭到尾採取的措施都是非常嚴格的。今天起,入境來滬人員一律集中隔離健康觀察14天。

  將來是不是保證永遠沒有本地病例?張文宏表示,最好還是斷了這個念想。因為全世界的疫情畢竟沒有控制好,你說一個病例都不漏進來,這麼講也是不科學的。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做好準備,萬一有病例進來,也希望大家不要覺得一驚一乍。大場面都見過了,這種小case有什麼一驚一乍的呢?做好管控,做好整個體系的完整性是我們必備的。

  那麼,現在口罩還要戴嗎?

  張文宏說,只有高危人群、高危場所、高危時間節點才需要戴口罩。說這話的時候,他沒有戴口罩,並與主持人保持了兩米距離:“這個距離就沒問題。”

  張文宏表示,從科學防疫角度來說,口罩只有在疫情爆發時才有防疫效果,如果一個城市的發病例數很少,那麼戴口罩的防疫效率幾乎是沒有的。現階段,除了醫務人員、食品等相關從業人員以及生病的人群還需要繼續戴口罩外,普通人群在人員密集處也建議戴口罩。

  目前江蘇、湖南、四川等

  近20個省市已明確了開學時間相信張文宏說的:“開學是必然的,不會太遙遠”

  來源:澎湃新聞、上觀新聞、新民晚報、東方網、話匣子等


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點擊下方鏈接關注我一起討論

https://www.toutiao.com/c/user/108578058893/#mid=16625629977139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