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奔头”在哪里

在与基层干部接触的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一些“没干头”与“没奔头”的情绪流露。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也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一些现实境况。

最近,这条消息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将其作为一个基层干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去解读,笔者认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级别低、工资少、责任多、压力大”,是基层干部工作待遇的普遍现状。基层干部是服务百姓的“先锋官”,如果问和百姓接触最多、距离最短、联系最密切的党员干部是谁?答案一定是基层干部。因为他们迈过百姓家的门槛、做过百姓家的炕沿、喝过百姓家的井水、踩过百姓家的地头。基层干部是工作上的“多面手”,发展的事、稳定的事、民生的事,他们事事都得做、面面都得通、处处都得精,因为百姓的事情无小事,必须高度负责、不容闪失。面对基层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他们依然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他们在责任和压力面前,不推脱、不逃避,敢于担当。面对寂寞、清贫、压力,基层干部无怨无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甘愿坚守在基层岗位,甘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辈子。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基层干部去应对;作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又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大难、硬骨头需要基层干部去“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支持、关怀、爱护,不仅会压垮一大批基层干部,也会伤害一大批基层干部的心,最终失去党与群众联系的直接桥梁,削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执行力,贯彻度,进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动摇执政基础。

现在,在国家大机关从普通科员干到处级岗位一般有个八九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可在基层呢?要想从乡镇一个科员走到县委书记的岗位,中间看得见看不见的台阶多达十二三个,就算每个台阶两三年计,还没熬到头就该退休了。隐形台阶真的太多了!压在基层干部身上的“大山”真的太多了!“干头”何来?“奔头”何来?笔者认为:在公平正义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压缩基层干部成长的隐形台阶,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的空间与领域,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注重基层导向,不断增加具备基层工作经历干部的比例,使基层工作经历成为硬性条件,对基层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在选人用人上增加“基层含金量”,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的理解、关爱和重视,基层干部才会更有“干头”、更有“奔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