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本期核心觀點:


沒有老闆,每個人才能真正負起老闆的責任,人人都是老闆了,才可以進入真正的無為而治的狀態。


大家好,我是隻說人話,不講概念,專給小微企業老闆們開思維腦洞的高臻臻,歡迎觀看今天的腦細胞節目。

咱們今天先來講一家超級開腦洞的公司案例——美國晨星(Morning star company),這家公司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沒有經理,員工想做什麼都是和其他同事商量出來的,每個人想花公司多少錢自己決定,員工的獎金也是同事說了算,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很無敵?會覺得這家公司必垮?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這家公司不僅沒有垮,而且還做得很大,從1990年開始用這種“自殺式”的工作組織方式,從24個員工開始,做到現在,做到了400多位專職員工+3000多位季節性員工,不僅沒出問題,而且做成了全美國最大的番茄製品供應商,每年的年產值高達10億美金,美國大部分的番茄醬都是他們家供應的,這家公司被美國的《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了全世界管理制度最創新的公司。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那他到底是怎麼做的?今天就詳細和大家來分享分享。


首先,我們先來更新一個認知,我們經常說“人力資源”這個詞語,這個詞語其實是有問題的,是對人性的抹殺,員工是人,而不是公司檔案裡的編號,他們不是冷冰冰的資源,他們不是公司的工具,更不是公司的資產。

很多老闆都有一個苦惱,就是下面的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很低,就像青蛙,戳一下,跳一下,不戳就不跳了,搞得老闆們很累,所有事情老闆超忙,員工不忙,到最後就是老闆給員工打工,老闆一個人完成了公司大部分的業績,還要拿出錢來養這些工作低效的基層員工。

問題就出在哪?問題就出在你把他們當“人力資源”,而沒有把他們當人。

“人力資源”和“人”的區別在哪裡?

資源是一個特別冷血的詞語,你不可能對你朋友直接說:“你是我的資源”吧,人是有自己思想的,為什麼能力再差的員工都可以在沒有老闆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百度辦事流程,自己去民政局登記結婚、買房子自己去跑各種部門走流程、自己想辦法的去處理家裡的各種瑣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辦事方法。但是,在公司裡,公司把他當人力資源來用,那當然他也只有怎麼聽話怎麼來了,一切聽老闆指揮,老闆說的,一定照做,老闆不說的,他也沒有必要做,他是老闆的工具嘛。

所以,基於這樣的認知,所以美國晨星公司的創始人Chris Rufer在1990年的一個傍晚,把24位同事拉到夕陽下的拖拉機上開了個會,說要建立一家自組織的公司,基本原則就兩點:1、公司沒有老闆,所以沒有領導來強迫大家做事,要做什麼事,同事之間互相商量著來,所以,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2、同事之間既然商量著來,那就必須說到做到,比如幾點交ppt,幾點就必須交ppt。

美國晨星公司為了維持整個公司的自組織的正常運轉,自己搞了一個“同事備忘錄”系統 Colleague Letter of Understanding (CLOU),你可以把他理解為是一個個人能力檔案+運營計劃,同事備忘錄上記錄著你擅長的領域和感興趣的方向,比如你擅長長途開卡車,擅長西紅柿的分揀設備的維修,每年更新一次,比如今年你自己又學了什麼新技能,都會記錄上去,以便別的同事查詢找到你。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當你要做一件工作,比如想籤一個西紅柿產品的銷售訂單,備忘錄系統裡規定了的幾十項工作內容的分類,你自己去選擇分類發起這個任務,在系統中找到你需要完成這個工作的同事,可能會找十位或更多的同事來一起討論,最後以同事備忘錄協議的形式達成相互之間的合作,在備忘錄系統裡記錄得很細,比如某位同事完成工作的時間,具體完成的驗收標準是什麼都會詳細的記錄下來,比如什麼時間提供什麼樣的文件,什麼時間將西紅柿產品搬運上卡車等等,通過備忘錄,可以實現互相工作監督,完成之後,還會互相打分,這個打分就和每個人的獎金數額息息相關了,而且你的積分累積得越高,說明你做事越靠譜,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專業特長,未來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和你合作,變成公司的裡的專家,高難度、高回報的事情都交給你做,而那些簡單的活交給積分低的新員工去做。

美國晨星公司一共有3個工廠,23個事業單位,也和個體之間的同事備忘錄(CLOU)的運作流程類似,每年所有的事業單位一起協商客戶與供應商的訂貨協議,由於每個事業單位都是自負盈虧,所以,協商過程可能非常激烈。舉例來說,種植事業部和加工廠事業部會針對產量、訂價和交貨時間討價還價。這裡面的道理和員工個人的同事備忘錄(CLOU)一樣:獨立個體達成的協議,往往比中央管理部門強制安排的工作,更科學,效率更高,工作成本更低。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很多同學都知道,老枝花滷的前三年我是老大,當CEO,但是我當得很“鬱悶”,因為每天都有財務妹妹抱一大堆需要我簽字的票據給我,每天至少要籤20個多個報賬單,一會兒又是要買豬蹄、買調味料了,一會兒又是哪個分店要買2個垃圾桶、3個蒼蠅拍,這些事無鉅細的事情我肯定是不清楚的,籤吧,又怕下面人坑我、坑公司,在自己不清楚實際情況的情況下,籤,覺得自己特2b,不籤,財務都把這些單據都抱到我辦公室了,萬一我真影響下面員工的正常工作了,那也不行,所以,我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好幾十次簽名寫字,來的所有單子,我都都籤,最多重點注意注意金額大一點的單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買不買東西不該我來決定,因為我不在一線,不清楚實際情況,而且下面的人也會覺得層層審批簽字,浪費時間,效率極低,很多時候誤事兒。

美國晨星公司的老大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在美國晨星,沒有中央採購部門或高級行政人員需要簽署支出,任何人都可以發出採購訂單,這個操作也會記錄在同事備忘錄裡,比如工程師需要一臺8000美元的電焊設備,他隨時可以訂購一臺,發票送過來的時候,他確認自己已收到設備並將賬單發送到會計部門進行付款,

儘管採購是分散的,但並非沒有協調,大量購買或從同一供應商購買類似物品,晨星同事會定期開會,以確保最大程度的提高購買力。

可能你會覺得萬一有人亂來,吃公司的錢,其實還是挺有難度的,因為你發出的所有任務都是有驗收標準的,比如你購買的這個電焊設備,對公司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多少等等都會有其他相關同事全程跟蹤,而且每個業務部門的詳細財務帳目每個月會發布兩次,供給每個員工使用,鼓勵員工自己對結果負責,所以支出的意外增加,必然會引起大家的注意,通過這種透明性的操作,愚蠢和懶惰很快就會暴露出來。這個感覺像什麼?像夫妻之間的感覺,雖然錢都是家裡的,是共用的,但是你還是有所顧忌,雖然老婆很想買個很貴的包,但是又怕老公說她浪費錢,不持家,其實,相互還是有良性制約的。

雖然員工可以自由的花公司的錢,但是當你需要花的錢越多,可能你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同事的支持,比如你想公司投資300萬美元幹一件事,你必須先自己做一個詳細的方案,包括投資回報率的計算等等,你必須諮詢其他同事們的意見,甚至可以需要和多達30位同事溝通,如果大家都同意,那這事就可以幹,這個錢就可以花,如果你想30個人都答應你做一件損害公司的事情還是挺有難度的,更何況所有人的支持意見都會白紙黑字的寫在同事備忘錄裡,是功是過,秋後算賬,所有人都會很謹慎。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責任感融入了晨星的DNA,每到年底,公司的每位員工都會在同事備忘錄裡收到其他同事的反饋,並且,團隊成員還必須證明自己使用公司資源的合理性,承認不足的地方,並提出改進計劃,另外在每年的2月,還會有一個公司戰略會議,每個部門可以有20分鐘的路演時間,提出自己下一年的計劃,並且在這個會議上可以爭取到下一年的經費,感覺就像是公司內部的項目路演,拿投資做事情,你必須說服其他部門,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持。

那如果公司內部的人產生了矛盾怎麼辦呢?比如我說要買某個最新的設備,他說不能買,那我們會去找一個雙方都比較信任,但是又對這個設備能夠提出一些專業意見的人來當內部協調人,如果還是沒有協調下來,那就再找6個同事組成一個協調小組,幫助解決爭執,如果還沒協調下來,再擴大範圍來協調,讓更多的人來投票,來決策,就有點像打官司,不服,再申訴去中級、高級人民法院,最終總有一個定論。

美國晨星公司招聘新員工也是員工們自己說了算,比如在自己工作超負荷的時候或者發現公司需要填補新職位的時候,自己發出招人申請,自己面試,其實這樣也才更科學,因為是你自己需要的幫手,必須是你看得順眼才行,而整個公司的薪資,基本上都是參照同行業的標準,你也不可能超出行業水平來招人。

因為公司裡沒有等級制度,全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來獲取更高的獎金,在美國晨星公司收入最高的員工的收入僅為收入最低的員工(包括季節性來幫忙的臨時工)的六倍,這與美國標準普爾公司首席執行官與基層員工的工資高380倍相去甚遠,對整個公司來說,大幅度的降低了高管的工資成本,因為就沒高管,而又提高了基層員工的行業水平工資。

ps:中國的很多公司的老闆、高管的收入是基層員工工資的5倍到幾十倍也是挺常見的。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可能你聽了美國晨星公司的故事,會覺得他們公司好像在玩過家家,但是,我們這輩子的生活、工作,不就是以“過家家”的方式建立人和人之間的合作的嗎?那到底這個自組織的方式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這個模式的優點:

1、可以降低成本

沒有經理、沒有高管,可以減少員工人數和工資成本,可以給每個人支付更高的薪水並可以根據自己的努力發更高的獎金。

2、降低公司內耗

當員工停止爭奪晉升機會的時候,公司政治、官僚主義的現象就會少很多。

3、員工的積極性起來了

員工積極主動,因為他們有行動的自由,他們也願意幫助同事,因為這會增加他們在公司內部的聲譽資本,這個聲譽資本是整個公司非常關鍵的信任貨幣,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來找你合作,你將獲得更多的名利上的雙豐收。

4、更高的忠誠度

一旦習慣於這種自組織,很少員工會離開,員工的忠誠度是很高的。

5、促進員工主動學習

因為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質量負責了,所以員工“被迫”更願意投資自己,努力學習新東西,發展自己的新技能。

6、決策更科學

因為所有的決策都是自下而上的,第一線的員工肯定最瞭解前線的情況,效率更高,失誤率更低,公司裡再也不會聽到下面員工說:“老闆懂又不懂,亂決策”這樣的話了。

7、靈活性更高

員工反應迅速,團隊很容易隨時根據需要自動組隊,解決各種問題和嘗試新想法,解決完了問題又自行解散,又組合成其他的團隊,非常的靈活和高效。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缺點: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個模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1、不適合所有人

在分級組織中工作過很長時間的人是很難適應這種模式,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寫作文,往往我們會覺得命題作文會更好寫,有人告訴我們做什麼,怎麼做會更傻瓜,更簡單,不過這種自組織的模式更適合90後、95後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特別想有一個自己可以自由發揮的舞臺,需要公司的充分授權。

2、問責制的人情挑戰

因為會互相打分,有些人可能會礙於情面,不嚴格打分,那麼自我管理可能會形成公司員工平庸的陷阱。

3、新員工適應期較長

新員工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在系統中完全起作用。

沒有老闆,每個人才能真正負起老闆的責任,很多員工發牢騷說自己要上班打卡,而老闆從來不打卡,殊不知不打卡的老闆反而是24小時都在工作,隨時都在牽掛公司,隨時都在思考公司的事情,如果你是進入了老闆狀態的員工,老闆也不會再要求你打卡了,人人都是老闆了,才可以進入真正的無為而治的狀態。

今天的這期內容你聽了可能會比較開腦洞,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老闆同學是沒有足夠的勇氣這樣玩的,哈哈哈,不過我個人覺得是可以考慮部分借鑑的,比如老闆還在,不用那麼徹底的把你的命給革了,不過員工之間可以互相發起任務,隨時組合成臨時項目小組,然後在一定的預算以內,他們可以自己嘗試,並且為結果負責,有功即賞。

人們說曹操在用人、管理人有一套,總結一下,他主要用了4個方法:

第一、肩上扛大旗,就是公司要有願景,要有目標,要給員工畫餅,比如,腦細胞要努力做到全中國最大的小微企業老闆的社群

第二、嘴上講感情,我們大家都是兄弟

第三、手上講實惠,賞罰分明,論功行賞

第四、充分授權,而這個充分授權就是自組織最關鍵的一點,也是在自我人格越來越健全、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最需要的東西,很多老闆說現在的年輕人難管,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充分授權,你可以簡單想象一下,如果你放手的讓年輕人去管年輕人,很有可能會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

我個人相信,自組織的公司的方向肯定是未來,只是每家公司的自組織的開放程度不同罷了,美國的晨星公司是改革得最徹底的一個,我們不一定要做得那麼徹底,這一期節目講的是國外的自組織的案例,下一期,我來講一箇中國的,我自己親身參與的自組織案例,中外結合,可能對你會有更全面的啟發。


好了,本期開腦洞的藥就暫時發放到這裡了,希望今天的故事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也非常歡迎您加入腦細胞老闆社群,每天和我一起在群裡做頭腦風暴,瞭解各種新商機、新趨勢。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沒有老闆和管理層的公司到底有多厲害?


關注“腦細胞”微信公眾號,解鎖200萬字的《高臻臻的營銷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