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江右時評:築牢“防火牆” 擰緊“安全閥”


3月30日16時許,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馬鞍村發生一起森林火災。災害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調集力量開展科學施救,在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組織滅火,嚴防次生災害。

安全重於泰山,須臾不可放鬆。最近四川、雲南、福建、湖南等地接連發生森林火災和安全事故,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對此我們必須舉一反三,提高警惕,在全力滅火施救的同時,進一步排查隱患,堵塞漏洞,築牢預防自然災害的“防火牆”,擰緊遏制事故發生的“安全閥”。

始終牢記“生命高於一切”,做到救人滅火一刻不緩,以最嚴肅的態度防範安全風險。生命最寶貴,安全大過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此次災害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做出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危的高度關注和深切關懷,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指明瞭方向。對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在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組織撲救,緊急轉移附近群眾,盡力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同時,要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妥為做好遇難人員善後工作。要從事故中汲取深刻教訓,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做到戰疫情、促發展、保安全一起抓。當前,企業復工復產提速,要高度警惕一些企業盲目搶工期、趕進度而放鬆安全管理。要分區分類、精準監管,抓好安全生產的“細枝末節”,為員工的安康“託底”,為企業的生產“護航”。

始終牢記“防範勝於救災”,做到隱患排查一處不漏,以最嚴厲的措施防範安全風險。“禍患常積於忽微。”安全生產重在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往往事故就發生在稍有鬆懈的一剎那。當前隨氣溫日益升高,風乾物燥,且臨近“清明”,群眾祭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隱患增加。同時,春汛臨近,洪澇等安全隱患突出,自然災害與事故疊加發生的風險上升,安全生產進入了“高危期”。對此,我們要更加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在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同時,抓實安全風險防範各項工作,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深入排查火災、水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各類隱患,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意外風險”。要全力抓好復工復產期間防疫應急物資、倉儲物流、運輸配送等企業的重大風險隱患排查,確保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忽略任何一個盲點、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始終牢記“責任重於泰山”,做到責任落實一招不讓,以最嚴實的作風防範安全風險。安全生產,一頭連著群眾的生命安全,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必須在責任落實上緊而又緊、嚴而又嚴,在工作作風上實而又實、細而又細。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壓實屬地責任,把安全生產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堅決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政治責任。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監管機制,全面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引、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演練等工作,確保企業有序安全復工復產。要堅持“懲前”與“毖後”相結合,督促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有關部門指導和監督下,將安全管理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讓法律紅線更明晰、法治之劍更鋒利,在防範自然災害的同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發展在“安全模式”下加速健康運行。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安全生產永遠是不可逾越的底線紅線。我們要時刻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以如履薄冰的心態,抓緊抓細抓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讓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安全生產同步保持“持續向好”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