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多措並舉築牢綠水青山“防火牆”

當前火險等級高、大風、高溫持續,森林防火形勢異常嚴峻,馬龍嚴格執行《省防火命令》和《關於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告》,加大宣傳、嚴格野外火源火種管控、嚴禁林區一切野外用火等舉措,築牢綠水青山“防火牆”。

马龙多措并举筑牢绿水青山“防火墙”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做好當前森林防滅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森林防滅火工作擺在當前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別是林草部門把森林防滅火工作作為主要工作來抓,抓緊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嚴格落實防控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黨政一把手要親力親為、親自動手抓,嚴格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壓緊壓實區、鄉、村各級防滅火責任,推動各項工作措施部署落實落地。

马龙多措并举筑牢绿水青山“防火墙”

加大宣傳力度和深度,通過在高速、省道、鄉道等交通要道路口以及重點林區、旅遊景點等設立防火警示碑牌、標語、懸掛防火橫幅,播設“五彩旗”,巡邏車進社區進村、進林區、進企業巡迴宣傳,村組廣播早晚宣傳,短信微信、廣播電視、巡邏車“小喇叭”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普及科學防火、安全用火和緊急避險常識,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良好氛圍,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马龙多措并举筑牢绿水青山“防火墙”

加強野外火源火種管控、違規用火查處和督查檢查力度,通過開展打擊整治破壞森林資源專項行動、“無火清明”武裝巡護活動,對野外火源火種嚴格管控,杜絕林區一切野外用火,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交界處、少數民族民族村寨存在火源管控“寬、松、軟”,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及時查找盲區和死角,及時堵塞漏洞、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對違規野外用火和火災案件快偵、快破,發生一起及時查處一起。

马龙多措并举筑牢绿水青山“防火墙”

抓好滅火隊伍培訓演練和防滅火物資儲備。定期對專業和半專業滅火隊伍開展森林防滅火知識、火場安全避險和火災撲救技能培訓演練;備足充實森林防滅火物資,區儲備30萬元以上,各鄉鎮(街道)儲備5萬元以上,每個行政村儲備2至3颱風力滅機,並設有物資儲備專用庫,物資擺放整齊,定時進行維護保養,關鍵時刻拿得出、拉得響、用得上,確保“打早、打小、打了”。加強專業力量和裝備設施建設,提高保障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撲救火災時,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科學安全撲救,把人民群眾和撲火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區12支撲火隊伍220人和73支義務撲火隊伍1460人適時開展演練、隨時處於“戰時”待命狀態,各級值班室24小時應急值班備勤,63個火源檢查站(點、卡)全天候嚴防死守,506名護林員全天候在林區巡山巡邏。嚴格落實區幹部包鄉鎮、鄉鎮幹部包社區(村)、村組幹部包山頭地塊。確保全區134.89萬畝林業用地、104萬餘畝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马龙多措并举筑牢绿水青山“防火墙”

(通訊員:鄧雙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