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您的心事我來聽:長相思 長相憶

全媒體記者 趙明祿

斷魂最是春來時,一起彈淚過清明。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祭祖掃墓,這個時候也是最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時候。當下疫情仍在持續,為了抗擊疫情,我們仍然需要儘可能減少人群聚集,文明祭掃。昨天,又有不少讀者撥打記者電話,述說他們對逝去親人的那份深情。古稀老人張顯中深情呼喚:“奶奶,我想您”;退休獄警陳勇告慰逝去的父親,他們兄弟兩人把患病的媽媽照顧得很好;讀者慄紅偉用七言詩紀念早逝的父親……

連日來,還有不少讀者給記者打電話對《南陽晚報》在清明節前推出的“清明祭憶,我最想對您說的話”專欄表示感謝。昨天,讀者張女士打電話對記者說:“看了‘清明祭憶’這個欄目,好溫暖,讀了小星星的故事,我一下子淚流滿面,讓我忽然意識到趁父母年輕要好好盡孝,多陪伴他們,不要留下遺憾。”讀者杜思平追憶自己母親的文章見報後,他多年未見的戰友給記者打來電話,盛讚他當年是多麼有情有意,並向記者要了他的聯繫電話,說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和老戰友老首長好好聚聚。

明日清明,您的心事我來聽:長相思  長相憶

讀者張顯中:“奶奶,我想您”

奶奶,您離開我們35年了,我還是總想起您。您那稀疏的白髮、刻滿滄桑的臉龐、明亮有神的大眼時常出現在我眼前。

奶奶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善良仁義,賢惠明理,和睦鄉鄰,不論誰家有困難,總是踮著小腳給以幫助。奶奶,您處事公道、寬厚善良的品格影響了咱家4代人,也一定會世代相傳。奶奶,您知道嗎?因為受您的影響,咱家的後輩都勤奮好學,先後培養出了4名大學生,3名研究生。他們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奶奶,小時候,您最疼我。如今,我已經73歲了,從教師崗位上退下來後,我依然樂觀向上,每天讀書看報,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明日清明,您的心事我來聽:長相思  長相憶

讀者陳勇:“爸爸,我們把媽媽照顧得很好”

爸爸,您離開我們10年了!您教育我們兄弟兩個要正直,要善良,要對患病的媽媽好,我們做到了,您放心吧。謝謝您養育我們長大,謝謝您為了這個家付出的辛勞和汗水,謝謝您的諄諄教誨,謝謝您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

我的爸爸一生為人忠厚老實,對自己小氣,對別人大方。您在擔任南陽監獄追逃組長時,單位給你們追逃組每人配發一件毛呢大衣用於野外追逃工作。任務完成後,只有您這位追逃組長上交了大衣。您忍氣負重,舍小家顧大家,受到同事們的高度評價。您從1975年開始,對我患精神分裂症的媽媽不離不棄,關愛有加,還常常囑咐我們要對媽媽好……爸爸,您離開的這些年,我和媽媽同住,去年我也退休了,能更好地照顧媽媽了,弟弟陳杰每個週末都過來給媽媽洗澡。另外您疼愛的孫女妞妞也有了幸福的家庭。我們都秉承您勤勞樸實、踏實肯幹、為人正直的品質。等疫情過去,我們再一起去看您。

明日清明,您的心事我來聽:長相思  長相憶

讀者劉兆榮:“想起您淚水奪眶而出”

媽媽,4年前您離開了我們,那一刻我肝腸寸斷,心如刀割!4年了,您慈祥的笑容時常在我腦海裡浮現,往事的回憶依然歷歷在目。媽媽,您教我知恩圖報,您讓我做一個正直守信的人的話語言猶在耳,可您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媽媽,在女兒的心中,父親就是那炎炎烈日,母親您就是那一汪清水,您用那溫暖的胸膛滋養我們成長,海一樣的心胸包容了生活中的一切不公,以您柔弱的肩膀給予所有家人和親人們溫暖和幫助,您用實際行動教會了我們窮不棄,富不嫌,不亢不卑做人的道理,同時您也教會了我們生命中要堅強。時至今日,想起您我依然是淚水奪眶而出。正當我們兄妹有能力報答您養育之恩時,您卻駕車瑤池,離我而去。子欲孝而親不待的苦楚,讓我痛不欲生!媽媽,我們兄妹4人都繼承了您勤儉持家、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我們現在都過得很好,您安息吧!

讀者慄紅偉:《深夜痛思》悼亡父

庚子年三月初九夜,適逢生日,寒食節近,今春清明,甚於去歲,夜半驚醒,淚溼枕衿,北望桑梓,家嚴駕鶴,亦父亦師,詠之記之,遙以祭之。

適逢生日寒食近,

清明前夕清冷甚。

夜半枕溼獨望北,

桑梓西席少一人。



初審: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