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蒙紅嫂明德英:乳汁救傷員

山東沂蒙紅嫂明德英:乳汁救傷員

“蒙山高,沂水長,軍民心向共產黨……”這段優美動聽的旋律,這段耳熟能詳的歌詞,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經風靡全國。歌中傳頌的沂蒙紅嫂,用善良和大愛,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樂章,成為中國革命史上一個情深動人的形象。

這個紅嫂的原型叫明德英,一個山東沂蒙山區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她其實不像影視劇中形象那麼美麗,甚至本身有生理缺陷。明德英的丈夫李開田是當地李姓家族的一個守墓人,雖家境貧寒,卻很有正義感。

明德英,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2歲時因病致啞。25歲那年,因討飯來到馬牧池鄉橫河村,並嫁給比她大20多歲的李開田。婚後,他們主要靠乞討生活。後來,李開田被安排去看李家林(墓地)。

1941年11月4日,日軍集結大量兵力,突然包圍了駐紮在馬牧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一位八路軍戰士掩護首長和機關轉移後,不幸身受重傷,撤退到明德英看護的李家林裡。

當時,明德英正抱著孩子在家門前曬太陽。看到這種情形,明德英急忙把受傷的戰士拽進屋裡藏起來。很快,兩名日本兵就追到她家門前。日軍發現她是啞婦,就比劃著問八路跑到哪裡去了。明德英徑直朝西山指了指。日軍信以為真,急忙向西追去。

敵人走後,明德英把戰士背到一個空墳裡藏起來。而小戰士因傷口流血過多,身體極度疲勞、飢餓,已經昏迷過去。為了救活小戰士,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解開衣襟,將乳汁一滴一滴滴進戰士的嘴裡……小戰士得救了!

隨後,明德英和丈夫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照顧著小戰士。不僅每天用草藥幫戰士擦洗傷口,還想方設法為戰士增加營養,希望戰士能夠早日康復,儘快回到部隊繼續殺敵。他們殺了家中僅有的兩隻雞,做成雞湯,一口一口地餵給小戰士,而自己卻不捨得吃上一口。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半個多月後,小戰士傷愈歸隊。

新中國成立後,明德英乳汁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被劉知俠寫入短篇小說《紅嫂》,繼而被編入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隨之傳遍全國,家喻戶曉。明德英也被公認為沂蒙紅嫂的生活原型,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