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日本人當官越當越窮?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對大多數日本官員來講,很少存在這種情況。但對議員、內閣成員和地方知事來說,確實經濟存在入不敷出的現象。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很多人提到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他的退休生活確實不怎麼寬裕,每月僅有幾十萬日元的養老金,看病還得自費三分之一,沒有什麼其它補助和特殊待遇。

九十多歲的村山富市,還時常騎著自行車為生活奔波,雖然沒有窮到看不起病,但手頭也不怎麼闊綽。從政近四十年的村山富市,好像從來就沒有富裕過。

有人會問,日本的官員是否都像村山富市一樣,當官越當越窮?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個要分情況來討論,像村山這樣的政治家,很難在日本找到第二個。

在日本,從政和掙錢一直都是魚和熊掌的關係,二者不可能兼得。選擇了從政這條道,就意味著你會與財富背道而馳,除非是你的家族本身就是家財萬貫。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日本的政府官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的官員,他們的最高職務只能做到事務次長(副部長級)。這類政府工作官員在日本被稱為“官僚”。

還有一類就是人們常說的政治家,他們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像議員、內閣成員和地方知事都是這種情況。只有當上國會議員,才有當部長和首相的資格。

一般官員要想成為政治家,必須得辭去公務員職務,才可去參加議員的競選。“當官越當越窮”說的就是這類人,他們辭職後去競選,面臨諸多未知風險。

日本的議員選舉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自籌資金,能獲得大財閥資助的人很少。即便是籌到選舉金,也不一定就能當選,可能會失去選舉押金。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官員的收入,日本公務員的年均收入為66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3萬元),大概比一般的公司職員年收入高出三分之一,也算中上收入。

對不想參選議員的公務員來說,這個薪水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儘管職位只能做到事務次長,但沒有多餘的選舉支出和風險,生活相對比較富裕和舒適。

這一階層的日本官員不會出現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對於不想在政治上過多發展的官員來說,這樣的收入很滿足。但若要參選議員,可能會有窮困的現象。

日本國會議員的年均收入為21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2萬),還有一年1980萬日元的立法調查費和文書、交通等費用。合計起來每年有272萬元人民幣。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除了薪金外,日本還會為每位議員配備三名秘書,他們的年薪總共為2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1萬元)。相比國會議員,地方議員可能收入沒有這麼多。

單就收入來說,國會議員的收入在日本是處於第一檔次的。但是很多日本議員卻一直在向人喊窮,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當官越當越窮,為何會存在這種現象?

在日本要想參選國會議員,必須得先交一筆選舉押金。參選日本參眾兩院議員的選舉押金分別是600萬日元和300萬日元(約摺合人民幣39萬元和18萬元)。

如果候選人獲得總票數10%以上,則全額退還押金,否則就不能退還。當選的人畢竟只佔少數,大多數的候選人都是打醬油的角色,選舉押金都不能退還。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少數人成功當選議員後,收入雖然不菲,但花銷更大,往往是入不敷出。維護自己選區中的選票,需要一筆龐大的開支,還有養活著一批自己的幕僚團隊。

基本上一年的收入所剩無幾,只有個別有影響力的議員才會有企業資助,大多沒有資助的議員只能自行解決,喊窮的現象便時有發生,有些人甚至要借款。

很多沒有資本積累的年前政治家,需要付出的更多,往往是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議員幾乎沒有不當收入,他們的財產是透明的。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二十位內閣大臣的財產總額平均為925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3萬元),其中麻生太郎最多,約為5.2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40萬元)。

村山富市生活清貧,日本是否存在“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

再看現任日本自民黨副幹事長小泉進次郎,他擔任了五年議員,個人財產就一輛價值40萬日元的小汽車。而汽車不算在統計範圍內,所以他的財產值為零。

綜上,日本人當官越當越窮的現象,主要是說日本議員的競選和當選後的耗費。這類人一旦退休後,與普通人相差無幾,領著微薄的退休金過著平常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