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熙宸:暮春·清明·青團味

作者:四川省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六年級九班胡熙宸

指導老師:石艾

暮春時節,清明踏著一陣細雨來了。春雨沖刷過後的世界,是那麼的清新、別緻。艾草就於這細雨濛濛之時悄悄萌芽……清明時節,青團是必不可少的。青團的原材料很簡單,新鮮的艾葉,新砍的紅糖,新磨的糯米粉,一切都有一股清鮮味道。山水朦朧,青團的原材料——艾草就間雜在眾多野草之中。艾草的葉子綠中帶著些灰白,仔細一看,灰白的竟是些秋毫般的絨毛。我輕輕摘下艾草的嫩芽,在清脆的一響中,少許淡淡的綠色汁液緩緩流出。我把摘下的艾草嫩芽放到鼻子邊聞了聞,很特別的味道,既有薰衣草的濃烈神秘,也不乏各色野草的清新別緻。

艾草嫩葉採摘回去後,把它洗淨、切碎。隨著有節奏的刀起刀落,艾草的氣味也隨之揮發出來。一片片的艾葉變成了泥狀,綠色的汁液略有一些刺鼻,空中瀰漫著暮春的香味。剁好了艾草泥,把它放到白白的糯米粉中,加溫水和麵。柔軟細膩的糯米粉變成了富有生機的綠色,原本“年年”的糯米“冬”團也被染成了青青的“春”團。粉團和好之後,白中帶綠,深深淺淺,像是把暮春的各個綠色系揉了進去。

做好了皮兒,少不了餡兒。將紅糖切碎,然後再與舂好的花生仁、核桃仁攪拌在一起。紅糖有一股淡淡的中藥味,而花生仁和核桃仁則是清香怡人。我偷偷嚐了一口,堅果與蔗糖的碰撞,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就要蒸青團了。外婆在蒸格上鋪了一層乾淨的紗布,然後把麵糰揪一塊在手中團幾下,放手心一摁,舀一勺餡放進小窩窩裡,再團幾下,直到團成一個圓,就放蒸格上。整體做法與湯圓差不多,但少了年的醇味,多了春的跳躍。大火燒開後小火蒸十五分鐘,青團就熟了。

熟了的青團顏色比蒸前要暗淡一些,有一點像迷彩服,是灰綠的色彩。輕輕咬上一口,外皮糯糯的,夾雜著青草的香氣,像是春天在口中融化。餡不是單純的甜,它有中草藥的奇特味道,有各色堅果的醇香。青團,清香之餘有一點微苦,微苦之後有一點醇甜。我對清明的印象,對暮春的印象,都包裹在這青團之中了。

給你一個舞臺,展示你的文采!封面新聞作文頻道長期面向全球徵集佳作,散文、隨筆、遊記、小說……我們不限體裁,不規定字數,只要你認為你的作品有真情,有文采,有個性,那就統統砸過來吧!歡迎同學們自薦,歡迎家長、老師、教育機構傾力推薦!想要了解作文是否選用、刊發,查看名師點評、徵文活動、獲獎信息等最新動態,請添加封面小作家微信:13018255608。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上傳通道↓

胡熙宸:暮春·清明·青团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