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心殘——樂觀馮彪身殘志堅笑對人生

為了能把馮彪這一人物事蹟寫好,我足足花了兩天時間跟他呆在一起,聽他講述關於他自己的故事,感受他的工作和成長。的確,在馮彪身上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智慧、包容、堅持、信念、樂觀、勤奮、自信……我在想:如果每個身障人,或者大多數身障人都能像馮彪那樣,身上再多那麼一點點積極的東西,那麼,我們這個擁有8300多萬的群體還會擔心受人歧視嗎?

2012年5月11日,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一口氣為馮彪寫完了專題報道——

2012年5月4日,石河子華孚紡織有限公司舉辦了第一屆“‘華孚杯’我與華孚同發展”演講比賽中,一名帥氣的青年男孩以真誠樸實的演講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以97.5分的優異成績奪得了演講比賽的桂冠。

他叫馮彪,今年31歲,身患殘疾,但身殘志堅。

考上大學

馮彪,1981年國慶節出生在新疆伊犁拉克斯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裡。快一歲時,一次突發性高燒使他患上了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艱難坎坷的命運便與他相伴相隨。七歲前,馮彪不會走路,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這給他原本就不富裕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讓他的家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可我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地對我說,身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殘。”馮彪感激地說。

在父母的愛和激勵下,馮彪七歲開始學習走路,九歲入學。2000年,馮彪考取了石河子大學財會專科。在石大讀書期間,馮彪品學兼優、興趣廣泛,還擔任過學生會幹部,積極參與學校裡組織的各項活動。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替父母分憂,馮彪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他在餐廳裡當過洗碗工,也擺過地攤,收入不算多,但足以解決自己的生活開支。

從業艱辛

2003年,馮彪大學畢業了。他決心跳出“農門”,不再回到農村,於是他畢業後留在了石河子。可是,跳出“農門”的願望固然美好,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在城市裡擇業的艱難和從業的艱辛。馮彪沒有想太多,他帶著肢殘,迎著激烈的社會競爭勇敢地上路了。

馮彪說:“在這條路上前行,我的確迷茫過也彷徨過,但我從沒想過退縮,更不會放棄,我始終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機會要靠自己去爭取。”憑著這樣的人生信念,馮彪一直默默地努力著,堅持著。

2007年底,不甘寂寞的馮彪辭去了某大型企業庫管員的工作,來到了原新疆天宏新八棉產業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石河子華孚紡織有限公司,當上了一名拉桶工。“庫管員的工作雖然輕鬆,但工資不高,拉桶工則不一樣。年輕人就應該吃些苦,磨練一下自己。”馮彪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剛乾拉桶工的活時,馮彪由於身體瘦弱,左腿又行動不便,幹起活來非常吃力。按照工作標準,每人一次要拉8桶紗,每桶紗重50公斤左右,一個往返百餘米。馮彪不甘落後,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執行,一個來回下來,讓他腿腳發軟,大汗淋漓。時間長了,手磨出了老繭,腳磨出了血泡,鑽心的疼痛使他每晚難以入睡,公司領導和身邊同事看了都心疼,說:“馮彪,慢點兒幹,累了就坐下來歇歇。”可馮彪不但沒有放慢腳步,反而把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這份關愛當作前進的動力,幹得更起勁了。

白天在單位,馮彪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晚上回到家,他還要學習,讓自己充電。2010年,身為車間拉桶工的馮彪拿到了石河子大學財會專業自考本科文憑。這時,原新疆天宏新八棉產業有限公司已被上市公司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順利收購,公司更名為石河子華孚紡織有限公司,成為華孚色紡的附屬企業,並在華孚文化的領引下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公司新的領導班子聞訊後非常重視,立刻給馮彪調換了工作崗位,讓他擔任生產部核算員,並對他進行為其兩個月的崗前培訓,還號召全公司的福利員工向他學習。

馮彪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自考充電

馮彪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同時也贏得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說到成功,馮彪很坦誠地說:“其實,我並沒有特別遠大的志向,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源自‘自己的一生只要能對得起那些天地間最善良、最真誠、最無私的一直默默關心我的人就足矣。’”說到學習與奮鬥,馮彪堅定地說:“作為一名殘疾人,唯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而人活在當下‘做’字當頭,除了奮鬥我別無選擇!”說到為什麼要選擇華孚,馮彪幸福地說:“在這裡,讓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家的溫暖。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勇於創新銳意進取的領導層,看到了一支團結一心奮發向上的員工隊伍。在這裡,即使千帆過盡還有滿載希翼的第1001艘船,只要心中的夢歌不滅就不會被孤單地拋在岸邊。”

作為公司三百多名福利員工的典型代表,馮彪利用各種場合教育和鼓勵大家:“要帶著責任去工作,要帶著激情去工作,要帶著感恩去工作,要帶著心態去工作。”作為公司生產部的一名核算員,身處關鍵性崗位,馮彪清醒地意識到:工作就要細心認真、勤學好思,並且還要善於總結。在華孚,馮彪的身影到處可見,辦公室、生產車間、公司年會代表發言、公司週年慶典代表發言、公司管理知識競賽、迎“五四”戶外活動……他的人生價值處處得到體現。

“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天氣,但我們可以左右自己的心和行為。所以我們成長在華孚,應該少一份埋怨,多一份承擔;少一份牢騷,多一份責任。用激情求發展,與華孚同成長,去做最好的自己!”目前,馮彪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在石河子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跟心愛的妻子過甜美的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