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基建(六)5G智慧醫療初探


引言:作為5G+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5G智慧醫療在疫情防控中初露鋒芒,迅速進入大眾視野並受到普遍關注。未來,隨著新基建的逐步實施,5G智慧醫療前景可期。

一、什麼是5G智慧醫療?

5G是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多連接、安全可靠的移動基礎網絡,可支持4K/8K的遠程圖像和數據傳輸及共享。智慧醫療可依託5G移動通信技術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充分整合,實現患者與醫療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促進醫院內外業務協同,實現醫療資源的高效配置,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速推動我國醫療行業向數字化轉型。


走進新基建(六)5G智慧醫療初探

圖1 5G下的智慧醫療 (圖片源自網絡)


二、5G智慧醫療應用場景

1、遠程醫療應用場景

l 遠程會診

遠程會診通過網絡傳輸醫療信息,再由遠端的專家來對病人的病況進行診斷,是此次疫情中應用較多的一種場景。5G網絡下,傳輸質量大幅度提高,4K高清音視頻和AR/VR等新技術的應用,在增加了可視度的同時,還減少了延遲風險,大大提高了遠程診斷的準確性。

l 遠程影像診療

眾所周知,包括X光、CT、磁共振(MRI)、超聲在內的影像檢查,是疾病確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檢查手段。5G通信的大帶寬、低時延為遠程實時影像診療提供了可能:超聲專家在醫生端操控B超影像系統和力反饋系統,通過5G網絡,遠程控制患者端的機械臂及超聲探頭,實現遠程超聲檢查。


走進新基建(六)5G智慧醫療初探


l 遠程手術

利用醫工機器人和高清音視頻交互系統,遠端專家可以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進行及時的遠程手術救治。2019年3月中國移動攜手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與三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神經外科進行了全球首例5G遠程操控人體開顱手術。

l 應急救援

5G城市醫療應急救援系統以5G急救車為基礎,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無人機等應用,打造全方位醫療急救體系,大大縮短搶救響應時間,為病人爭取更大生機。

l 遠程示教

遠程示教指線上遠程開展醫學教育培訓,主要通過會議講座、病例討論、技術操作示教、培訓研討等形式面向醫療、護理、醫技人員等用戶開展培訓。

l 遠程監護

遠程監護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輔助醫療監護,實現對患者生命體徵進行實時、連續和長時間的監測,並將獲取的生命體徵數據和危急報警信息以無線通信方式傳送給醫護人員的一種遠程監護形式。

2、院內應用場景

l 智慧導診

醫院通過部署採用雲-網-機結合的5G智慧導診機器人,提供基於自然語義分析的人工智能導診服務,可以提高醫院的服務效率,改善服務環境,提高導診效率。

l 移動醫護

移動醫護將醫生和護士的診療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床邊。醫護人員可以控制醫療輔助機器人移動到指定病床,在保護醫務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遠程護理服務。在本次疫情中,醫護人員甚至可以利用機器人或自動移動推車實施日常的護理或治療。


走進新基建(六)5G智慧醫療初探


l 智慧院區管理

利用5G海量連接的特性,構建院內醫療物聯網,將醫院海量醫療設備和非醫療類資產有機連接,能夠實現醫院資產管理、院內急救調度、醫務人員管理、患者體徵實時監測、院內導航等服務,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

l 智能輔助診療

5G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以PACS影像數據為依託,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方案,構建智能輔助診療應用,對影像醫學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對病情、病灶進行分析,為醫生提供決策支撐,提升醫療效率和質量。


走進新基建(六)5G智慧醫療初探

圖4 華為雲推出新冠肺炎AI量化輔助診斷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三、5G智慧醫療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隨著新基建的逐步實施,5G智慧醫療前景可期,但當前仍面臨著部分問題和挑戰。

首先,5G智慧醫療發展需要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協調聯動,需要國家出臺相應頂層設計和權威政策文件進行指導;其次,成本問題是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瓶頸;再次,網絡穩定性與信息安全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和風險;最後,5G智慧醫療落地還面臨設備、制度、觀念等諸多挑戰,如5G終端設備尚未實現商用普及、遠程診療失誤責任的界定等。

部分內容參考:《5G時代智慧醫療健康白皮書》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數據資源所

撰稿人:魯萍、馮開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