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給我推薦一部你最喜歡電影或一本你最愛看的書?

楊鈺釵


你好,我是剪刀說史。給你推薦我常讀的幾本書《史記》《世說新語》《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

這四本書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隨便翻閱其中一頁都可以獨立成篇。

現在的人很忙碌,很少有整片的時間來閱讀,買了大部頭也讀不完,因此很容易放棄,久而久之,感覺閱讀成為負擔。

重拾閱讀的興趣,選擇一些經典,腦海中又有記憶的,熟悉的書,把碎片化時間撿起來。

讀《史記》,可以選擇文白對照的,看商鞅白起,秦皇漢武,項羽韓信,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熟悉但是又陌生的,讀一個人就是看一部電影。

讀《唐詩》,可以看看李白杜甫,王維杜牧,孟浩然,白居易,每一首詩都是你讀過的卻又忘記的,喚醒記憶深處,重回恬淡安靜。

讀《世說》,可以看看桓溫謝安,嵇康劉伶,司馬懿,王羲之,魏晉風度下的每一個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一句話說透一個人。

讀《觀止》,有鄭伯克段於鄢,有岳陽樓記,有師說,有赤壁賦,簡直就是古代版的一人一首成名曲,篇篇經典,句句金玉。

夜半時分,案卷舒展,兼有紅袖添香,豈不美哉?


剪刀說史


我向大家推薦的是豆豆的一篇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  豆豆,以她的才華,探索一個有機的、無定形的、陌生的、曖昧的和未曾臻達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濃墨重彩的經歷以及令人欷歔的愛情故事創造出了一種超然背叛的意志,而這意志是那樣的靜謐、清明。  效力於德國一傢俬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後來又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



涵涵家常便飯


最近在看《最後的皇朝》,作者祝勇用犀利的文字深度闡述了辛亥革命這一年大清晚朝在走向滅亡各種細節。

帝國的悲劇,正是埋伏在它的自信裡,埋伏在它的自我標榜與自我迷戀裡,埋伏在它萬世不朽的期許與謊言裡。

今夜,翻讀這部書稿,我仍被自己多年前的文字帶入到一種無限蒼茫的歷史情境中。好似一些故人,在某一次回憶中如約而返。照片和文字裡的他們,一如我們身邊的人一樣真實和生動。說他們栩栩如生,那是因為他們生過,所以他們仍然可與我們說話、交流,在照片或者文字裡,跨越了百年光陰。但我知道,在照片之外,我們分別屬於不同的時間,有著全然不同的際遇與命途。

然而,我要說的卻是,生於同一時代的他們,際遇與命途竟也全然不同,甚至於為了各自的抱負而拼殺個你死我活。時代讓他們離得無限近,政治卻把他們推得無限遠。之前的歷史中,似乎還沒有一個時代,像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咫尺天涯,讓我恍然:這到底是戲,還是歷史?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良弼與吳祿貞,兩位留學日本的同窗,那個年代裡的青年精英,一個試圖挽大廈之將傾,一個卻要為皇朝釜底抽薪,結局是後者(身為革命黨的帝國新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被刺身死,而前者(身為保皇黨的良弼)同樣沒有逃出被暗殺的宿命(詳見第五章《車站》),只不過這暗殺的意義與影響,截然不同——良弼是為將死的帝國殉葬,吳祿貞則為新生民國而犧牲。假若吳祿貞沒有在軍隊政變的前夜意外死亡,他率領的北方新軍(革命軍)就可能直搗紫禁城,南北戰爭和南北和談或許就不會發生,後來的歷史,或許就輪不到袁世凱發言。

我不想談歷史中的必然與偶然,我只想說,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在試圖創造歷史,也都在被歷史裹挾著前行。因此,在每個人的小命運之上,都有著無法擺脫的大命運。一如我在本書初版序言裡所說的,本書意在剖析中華四千年帝制(自夏朝以來)何以在辛亥年猝死,同時也有興趣解剖在這宏大的歷史敘事下一些鮮活的小麻雀,這些小麻雀的名字是:載灃、載濤、端方、楊度、梁啟超、汪精衛……


阿偉理想國


《平凡的世界》

路遙,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用自己不長的壽命澆灌出了一部永恆的經典——《平凡的世界》,它帶領著我們瞭解了平凡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辛人生路。

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貧困簡陋的窯洞生活,在溫飽線中掙扎度日的人們……就像書名所展現的一樣,這是個平凡的世界,但這同時是一部永不畏懼困難的奮鬥史!孫少平、孫少安、秀蓮、田曉霞、潤葉、田福堂、金俊武……鮮活的形象牽動著我的心絃,他們的悲與歡,窮與富,生於死,都使我感慨萬千。過去的人太難了,在現在的青少年,也就是我們來看,這似乎讓人有點難以理解。長輩們常說我們沒有過過苦日子,不明白當初有多艱苦,然後又是一陣唏噓感慨,嘆中國短短几十年來的變化之深。



阿叄叄


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在絕境中堅持,在逆境中反擊,充分證明了老祖宗說的水滴石穿的道理,當一個人把一件希望渺茫、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堅持下來,最後的結果會打臉所有質疑過的人,我記得士兵突擊中,鋼七連連長高成在拿到晉升命令時對他團長說的一段話,他說,他發現一個人,他做每一件小事的時候,都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後,呵,他抓著的已經是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了,信念這玩意不是靠說,而是靠做。他說的那個人就是後來成為兵王的許三多。

細節決定成敗,他會讓你看到細節的作用和好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管是經營自己、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還是自己的工作、事業,他都會給你一些幫助和提示。








羽球小將


推薦理查德.德威特的《世界觀》。

“我們三觀不合!”當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們有沒有認真的想過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的世界觀到底是怎麼樣的?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世界觀,然而這本書給我們講述的可是全人類的世界觀。這幾千年來我們人類的世界觀發生了哪些變化?現在的世界觀是什麼?將來我們的世界觀可能又會是什麼樣子?

一開始,人們認為世界是這樣的:地在下,天在上;

直到2600年前,古希臘人阿那克西曼德發起了第一次科學革命,他說世界不是地在下天在上,天空是包圍著整個地球的;

亞里士多德後來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他認為天空上的星晨都在繞著地球轉;

哥白尼糾正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他說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太陽才是!天上的行星和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

而今天我們終於明白,太陽系只是宇宙中不計其數的星系中的一個!

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太陽星辰繞著地球轉)沿用了差不多2000年,一直到1609年開晉勒和伽利略開始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學觀察。科學事實才變得更加直觀和真實。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

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他們描述了行星是以太陽為焦點沿橢圓形運動,但解釋不了行星為何這樣運動。

牛頓後來用慣性定律和萬有引力才解釋清楚一切物體的運動。

牛頓雖然提出了萬有引力,但是還是不知道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兩個物體間如何產生這種超距作用?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後來才給我們解釋了引力產生的原因。引力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力,是物體造成周邊時空的彎曲,小質量物體沿著大質量物體產生的時空彎曲的地側線運動,直到最終跌落入大物體之中。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宏觀世界中得到了證實,可是在微觀世界至今還沒有一個能自洽的解釋,量子理論上的不確定性原理讓愛因斯坦至死也想不明白,也一直不承認這個理論。

那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矛盾的世界觀最終會得到統一嗎?超弦理論是統一這個世界的終極理論嗎?至今我們還不得而知……

德威特認為世界觀的形成不是像一張購物清單一樣簡單羅列的觀念,而是像拼圖一樣各自洽會,相互銜接的。

當拼圖外圍的的觀點有變動時,可以用新的觀點去代替。

當拼圖中心的觀點有變動時,整個拼圖就被打亂,整個世界觀會坍塌。

能夠自洽的世界觀不一定就有直觀的常識性的證據去證明,而常識性的證據並不一定是世界真實的模樣。

現在看起來多麼正確多麼顯而易見的世界觀,將來都有可能被顛覆。


醬子聊科學


做真實的自己

今天推薦印度電影《起跑線》,這部電影很適合當前的情況。

影片講述靠自己打拼成功的富豪為了不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下決心讓女兒上最好的小學而想盡辦法,最後不得不住到貧民窟。在得知女兒佔用貧民的名額後,富豪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他不僅出巨資資助貧民學校,還主動去學校找校長把孩子轉到貧民學校。勇敢地做了回自我,自我是改變不了的。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

當前暴露出很多人把幾歲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疫情當前又請求國家幫助回國,家長很著急。從教育學的角度,幾歲的孩子是不適合一個人離開父母的,他們正是心靈的成長階段,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的朋友把8歲的孩子送到美國,回國探親呆幾天就呆不下去了,因為他的朋友都在國外,國內沒有朋友玩。這麼小就在國外生活,他接受和習慣的是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成年後回來是很難適應在國內生活的,當然,家長們可能就沒想過讓孩子回來。

北美崔哥感慨到:我雖有三個兒子,但他們都在美國長大,想聽孩子叫一聲“爸爸”都聽不到。我的感覺是我斷子絕孫了。當我好不容易聽到一聲“爸爸”時,激動地老淚直流。

我們的國家是從被人蹂躪中站起來的,在集體無意識裡,很多人骨子裡還存在著我們不如人的情節,盲目嚮往國外的一切,他們中有很多人不瞭解中國歷史,內心極度缺乏民族的自尊和安全感。

疫情下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到底是外國好還是祖國好,我們要從心底裡熱愛自己的祖國,多瞭解我們的歷史,切實增強四個自信。

疫情的處理讓我們看清了各個國家的實力、制度、人民的素質,給很多國人和外國人上了一課:對中國要刮目相看了!中國再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不管你能接受還是不能接受,我們就在這裡!

諸多的事實證明: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的圓!

影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崇洋媚外只能丟失了自我!踏踏實實地做自我吧,這才是來自我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找到自我時才能真正贏在起跑線。


王利心理諮詢師


最近我最喜歡的電影是《後天》

《千與千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面對大自然,我們如此的渺小,時刻提醒自己要“心存敬畏之心”

動漫,讓中年的自己,始終保持一顆童心,用童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永遠是美妙的

生而為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水,這部片子裡,不是深宮的爭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確是女性一部勵志劇……

《生命的不可思議》胡茵夢,一部女性情感經歷成長覺醒書,書描寫的很坦誠,敢於把自己的另外一面赤裸裸暴露出來……




萬象更新654


最喜歡的書是《讀者文摘》,最喜歡的電影是:泰坦尼克號。

說說最喜歡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吧!這部電影揭露了上層貴族的腐敗權貴生活,表現出各層次階級的等級區別。重點突出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的人性泯滅。貪婪、私慾,貪生怕死描寫得淋漓盡致。正面謳歌了船長及船員捨身忘死,搶救死難者的動人場面。雖然是外國經典大作,人性分三六九等。但人心、善心,英勇捨身忘死的大無畏精神,不分國界。母親、女姓先下泰坦尼克號,轉到救身艇,而且人數限定,確保安全。充分體現了對母親、女姓的尊重和愛護。可歌可泣的場面感人至深!最後尋找生還者的船員,盡最大的努力挽救了眾多生命。故事情節生動感人,記憶尤深。大難面前無所畏懼,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氣節。敬畏生命,愛護母性!


黃正香cheng


我推薦一部電影給你吧。《摔跤吧!爸爸》,整部電影根據為印度第一次獲得金牌的女摔跤運動員吉塔及妹妹巴比塔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她們二人在父親的督促和引領下,最終走向成功,為父圓夢,為國爭光的故事。整個電影諸多細節能夠打動觀眾或者引發觀眾的思考,這也是本片的成功之處。作為觀眾,我完全被代入劇情之中,以至於在決賽的最後關頭,儘管我深知主人公吉塔一定會用那個最難的動作完成翻盤,但我依舊期待,決勝之後我真心替她感到高興,彷彿就是現場的觀眾一樣。有時間可以看一下,我個人比較喜歡,自己看了兩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