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扫描•村庄】张家庵初探


【社会扫描•村庄】张家庵初探


莱阳城北的旌旗山附近,群山逶迤,连绵不绝。古时有若干出家人修行的庙宇庵堂,比如观音庙、麻姑庙、赵庵庙、张家庵等等。

单说这张家庵地方,距旌旗山最近,就处在旌旗山下的一个谷坳里,现在属于河洛镇的一个行政村。

资料显示,张家庵是清代中晚期建村,因张姓在这里居住得名。据此推算,张家庵应该是有庙在先,后来有人来此地定居,聚落成村。

周围寻找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庙宇庵堂。

沿着山坳东面比较开阔的地带向西行进,路过一大片大棚养殖和种植区,很快就望见几户人家,高高的地势,房子星罗棋布,零散座落在山坡之上,姿态形状各异,布局错落有致,杏花和樱桃花刚刚吐蕾,映衬着彩墙红瓦,别有一番特色。

村子很小,二三十户人家,水泥浇筑的街面,干干净净,别说杂草杂物,沿街道走到西头,没有遇到一个闲人,安静得出奇。狗儿多多,先是一只小狗儿跟在脚后一个劲儿汪汪,一会儿就引上来四五只,只是叫,不敢真咬,仰着脖儿,眼神里透出陌生、新鲜、胆怯和……羡慕吧,你一住脚,它们立刻就后退老远。


【社会扫描•村庄】张家庵初探

忽然听“扑棱”一声,被吓一跳,三只母鸡从平房顶同时起飞,呱呱叫着呼剌剌从头顶掠过,扇动着翅膀落到对面的土坎,惊恐的东张西望……

鸡犬相闻,亲切感油然而生,泥土的气息伴随浓浓的花香,沁入鼻里

肺里心里脑里。

沿路下去山坡,打开篱笆进入一个园子,与张老先生攀谈,八十五岁的张老先生做了一辈子村党支部书记,他对庵堂旧址也是毫无印象,指着脚下的土地说,就这,这大田的中间位置,曾有多个坟墓,据说是尼姑坟或是和尚坟什么的,后来村里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掉了……


经了解,张家庵的张姓,属明朝中期名臣张梦鲤的后裔,与相邻的大山后村、麻姑顶村的张姓同祖同宗。并且张家庵是张姓人氏最早落脚的地方,张家庵排行长支,大山后排行次支,麻姑顶属老三。大山后和麻姑顶的张姓,都是从张家庵搬迁过去的。

这就奇了,大山后和麻姑顶两村,张姓的规模现在都十分庞大,大于张家庵几倍十几倍,何也?

用心观察地形,此处四面环山,地势狭窄,纵然是山清水秀,也实是不宜居住更多的人,想想当年,张氏仅是一户人家,看好这地方不足为奇,但让其规划后人的发展壮大,也实属难为张氏的先人了。

说起自己祖宗,张老先生眉飞色舞,满满的自豪感:我们的祖莹张家莹,就是如今的胜利庄,胜利庄的前身就叫张家莹,胜利庄刘姓人氏是看莹人的后裔,这个是假不了的。

身旁一年轻人插话:爷,当年清明节去张家莹上坟,那边都管饭来着,是真的吧?

老先生微笑点头,真的。

说起以往,张家庵人有一个津津乐道的笑话。

那些年,张姓的族谱归张家庵的长房长支收藏,每年的除夕之夜,大山后和麻姑顶的族人纷纷前来张家庵,一是祭拜族谱,二是給长支拜年。久了,这长房长支就摆起谱来,老不开门,大过年的,搞的门前的山坡上全是等候的人,大家举着灯笼火把,在山上扯着嗓子叫门,但是越叫门,就是越不开门,老大的谱儿显摆尽了。

后来,那两村的族人中,读书的人多了,想出一个主意,进门祭拜族谱的同时,每人负责在心里暗暗记下一点,回去以后集中起来,就是一本完整的族谱资料,他们自己重新修订了一本族谱。

此后,再不来张家庵拜年。

物极必反,想想以前的张家庵这长房长支人,确是有些迂腐了。

现在的张家庵,仍有春节祭祖的传统。

张老先生说,现在更应该祭祖,逢年过节,请祖宗们回家看看,后人们过得怎么样,几代十几代没有改变的,在我们这一代都赶上了,几代十几代人没有实现的梦想,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这小村儿虽然不大,但很舒服。

的确,张家庵,小是小了点,但小的恰到好处,别致玲珑、温馨静怡。


【社会扫描•村庄】张家庵初探

正是花开的时节,身处平整宽阔的健身广场,村庄的容貌尽聚镜头,一树一烂漫,一屋一美景,玉石栏杆,池水无绉。再过几天,绿叶成阴,这里就是诗中之韵,画中之画了。

有两位老人感慨,指着婉转盘旋到各家各户的光滑的水泥甬路说,这些,都是上级,上级扶贫給做的,还有……自来水,也是上级给帮助安装的,上级花老鼻子钱了。习惯了,老人习惯了尊称政府为上级,说话时眉毛舒展,语气里透出满满的舒心和真实的满足。

被老人热情让进门,拧开水龙头看看,果然,泉水哗哗,饮一口尝尝,清冽甘甜。

他们论证了当年庵堂旧址,应该就在广场西边的樱桃树下,最后不再争执,笑着确认了。

据说是当年有一富户人家,儿子英年早逝,遗下守寡的儿媳,儿媳收拾出一间房屋当做佛堂,日夜烧香念佛,甚是虔诚。后来小姑子可怜嫂子清苦,日夜陪伴嫂子坐守青灯,一段时间以后,告知父母,女儿心已经皈依佛门,终生不嫁。

老员外无奈,感念她们姑嫂二人的信念笃定,认为与佛有缘,定是人间善事,遂出资在城外的旌旗山中他们姑嫂二人修建了一处庵堂。此后二人搬进山中庵堂居住,日日吃斋念佛,夜夜固守青灯。

两人潜心学习,博学佛家典籍,广交佛门朋友,并接受了多个弟子,一时香火鼎盛,等等……

其实不再重要,有“张家庵”三字,已经证明了曾经的存在。

那是一代人曾经要争取现实的跨越或心灵飞跃的梦想,将成为永远的记忆。

现在的张家庵,虽是安静,却不再封闭,有党和政府的阳光普惠; 虽是偏僻,却不再陋俗,时代大潮,包揽了一代新风。

四周的高山,锁定美丽人家,身处张家庵,好似处在一个坚固的保险柜里,安静安定的生活,不争不吵不闹不炫耀的环境,山水画中人,世外桃源村。



【社会扫描•村庄】张家庵初探

【作者简介:朱胜田,笔名:天上来,山东莱阳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莱阳市作协会员,在报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消失的老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