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是怎麼變化的?

旭登搞笑


在整個疫情期間,不僅僅是學生,其實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心理的變化經歷了好幾個過程。
在這裡呢,我針對我自己班的學生情況把它總結成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對於假期延長感覺到非常的開心、輕鬆和愉快。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因為疫情的影響,本應該在二月初開學,卻推遲到了現在四月份才開學。

當得知假期延長的時候,班上同學們是歡呼雀躍。

其中可以分為這麼幾種,第一種假期作業沒有完成的。

這一批同學高興就在於,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家庭作業。

第二個,家庭假期作業已完成,但是假期的計劃沒有完成好的。

這一類同學屬於生活比較有規劃,學習有紀律的同學。但是基於年紀小、自律性差,所以假期做好的規劃不一定能夠實施。當得知假期延長的時候,就會認為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時間,來實施假期之前定下的計劃。

第三類,假期計劃也進行了,假期作業也完成,這一類同學更多的就是在於:能夠和家人一起相處,能夠利用額外的時間去開拓視野去增加見識。因此假期延長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然而假期延長,網課緊接著就上線。所以學生的觀念,學生的心理很快發生了變化。他們注重的不再是假期,而是網課上課的效率與自己安排之間的衝突。

這裡依然可以把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網課效率很低。這一類同學認為網課與自己的懶散鬆散的生活發生了衝突,早上起不來作業完不成上課,集中不了精力。缺乏老師的監督和同學們影響,他是無法自主的、高效率的完成自己學習的。那麼長久下來,在學習當中缺乏成就感,就會導致對於網課學習缺乏興趣,這一段時間他的心裡就會進入到一種煩躁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學也沒學好,玩也沒有玩好。”

第二類那就是網課聽了但是玩又不是那麼的在行。這一類孩子佔大多數,在這段時間他感覺到的是內心的空虛。

第三類那就是,無論是網課還是在學校,他都是非常認真的進行學習。

這一類孩子在家裡他感覺到的是更加的充實,為什麼呢?因為網課期間,只要聽好課完成好作業,剩下的時間就全都是自己的。沒有學校的紀律等等各方面的硬性要求,他在家裡能夠感覺到更加的自由輕鬆,也就更好的安排自己課外的學習。



到了第三個階段,那就是理性思考的階段。

當疫情發展到高峰期的時候,也正是網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對於學校的渴求和對於網課的厭煩以及對疫情的關注都達到了一個頂點。然而這一段時間也正好是網絡上關於疫情方面的新聞格外多的時候。

學生他都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對於網上的知識網上的消息會有很強烈的關注慾望。按照我班上的學生對於疫情的方面的寫作,高峰期也就在這段時間,而且幾乎可以說絕大多數同學對於疫情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於社會輿論方面。

他們儘量想要做到對疫情的理性思考。他們對於輿論場上的紛繁複雜很感興趣,並且嘗試著提出自己的見解。雖然從他們的文章當中來看,並不如我們成年人一樣的成熟理智,但至少他們在嘗試再去做,所以理應得到我們的鼓勵。也正因為他們正在試圖的去接納輿論場上的複雜信息,所以我們更需要去引導他們。

這一個階段要格外的注意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不要被輿論牽著鼻子走,也不要陷入到虛假的輿論當中。這個時候是最好培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最後面臨開學的時候,所有同學都會帶著自己的思考走進學校。那這個時候,對於假期延長的渴望已經不再強烈,對於開學的渴望反而強烈起來,他們更希望能夠回到學校認真的去學習,並且互相探討疫情之間的所見所聞。


風生北渚


如果是沒經歷過03年非典的學生,心裡肯定想的是歐力給,終於可以放一個這麼長這麼長的假期了。這是第1個心理階段。

第2個心理階段是為什麼放這麼長時間的假?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事情有想象的那麼害怕嗎?這個時候。已經有點閒不住了。

我覺得第3個心理階段應該是害怕和恐懼吧。害怕開學。因為已經60多天沒有接觸那種學校的。早九晚五的生活了。忽然一下子通知開學了,內心深處可能有點小小的牴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