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曹笑朵讲“敏捷构建学习地图”


在中国学习技术大会(线上)3月21日晚七点的直播间,曹笑朵老师做主题演讲:敏捷构建学习地图。曹笑朵老师是安迪曼咨询研发总监及产品合伙人。是安迪曼咨询明星版权课程《敏捷学习地图构建》《敏捷课程设计与开发》《完美授课技巧》认证讲师。其专长在“学习地图构建、课程设计与开发、内训师授课技巧、内训师制度建设、内训师项目运营”等方面。课程大纲分四个部分,包括:什么是课程体系、学习地图;构建学习地图的价值;学习地图的应用场景;如何敏捷构建学习地图。现将听讲要点及点滴思考简记如下。

1.什么是课程体系、学习地图。课程体系是一项学习技术。是用来研究员工胜任某岗位活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所有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的各项要素的技术。这些要素包括:第一层次,学习主题、学习目标;第二层次,内容大纲、学习方式、学习时长;第三层次,评估建议。学习地图是课程体系的视觉化呈现。是一张匹配员工职业晋升通道的学习路径图。主要要素有:学习主题、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长。显然,学习地图是一种很重要、很有用的工具。我理解,课程体系、学习地图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是基于人的成长。体现了培训工作是培养人、发展人、生产人才这一主业、这一核心使命。

2.构建学习地图的好处。分四个层面来看。在公司层面:一是关键人才随需到岗,支撑战略发展;二是提高投入产出比,培训成本减到原来的1/2到1/8(这个数据很有诱惑力)。在培训层面:一是掌握顶尖学习技术,赋能关键方法及工具;二是由点状地解决问题,升级为系统性地支持业务发展。在个人层面:一是工作流程清晰化,业务经验结构化;二是清晰职业发展各阶段,需要什么、怎么学。在业务层面:一是解决业务痛点,助推业务增长;二是业务精英批量化产出,人才快速成长。

3.学习地图六大应用场景。一是核心部门人才培养(岗多人少、用敏捷版。二是核心序列人才梯队建设(岗多人多、用精细版)。三是领导力培养项目(可以搞“敏捷学习地图构建”赋能班)。四是内训师项目学习主题规划。五是萃取组织经验(岗位技术复杂程度高、流失率大)。六是筹建企业大学,搭建学习内容资源。思考这些主要方面,我想,至少管理者提升、核心种子型人才培养是需要的,有了学习地图,方向明、措施力,效果一定会更好。

4.关于安迪曼敏捷学习地图构建模型。共分四个环节、十一个步骤(411模型)。该模型是安迪曼公司顾问团队在多年中美两国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一种敏捷、高效的流程。第一个环节,选择关键人群(1)。第二个环节,萃取业务场景(萃取基于业务场景的数据)。第二个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工作任务分析(2),优先级排序(3),通用能力分析(4),专业能力萃取(5)。第三个环节,构建学习地图(解码数据生成学习地图)。第三个环节又分为五个步骤:学习主题提炼(6),学习内容分析(7),学习方式匹配(8),评估方式选择(9),学习时长测算(10)。第四,学习地图落地应用,即落地指引(11)。这个“411”,值得悉心领会。

5.关于如何萃取基于业务场景的数据。第一,工作坊模式。融合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分析,这样所萃取的数据与单一萃取方法相比,更兼具实用性、前瞻性,更科学、更完善。第二,核心能力分析。运用成功画像分析法,四维立体提炼。以岗位上的优秀业务专家及上级领导来描述,岗位上绩优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及面临哪些趋势变化。这样就是一个胜任典范模型。胜任典范的四维:一是知识盘点(需要知道什么);二是技能判断(需要具备什么技能);三是态度梳理(需要具备怎样的工作态度);四是趋势分析(面临什么趋势变化)。第三,工作业务分析。目标是提炼专业能力,方法是运用DACUM工作任务分析法,提炼工作流深层,萃取基于工作场景的专业能力。第四,技术保障。优秀的导引师,科学的萃取工具,业务专家充分研讨,三者加起来,就可以萃取结合实际业务场景的数据了。老师讲到,“我有一个建议给到大家”,就是不能带着自己的预判做这件事,一定要共创,要现场达成共识。第五,导引技巧。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引导+练习+反馈,让学员掌握更多的导引技巧,如: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维);团队列名(避免一言堂);群策群力(汲取集体的智慧)。有学员提到,如领导参加易形成一言堂,怎么办?老师说,在规则上要有限定,同时在配人上业务专家和上级领导应来自不同的垂直领域,即参与上级领导不应是参与业务专家的直线上司。

6.关于构建学习地图的四维解码及混合式学习。这四维是:第一,学习主题;第二,学习内容评审;第三,学习时长评估建议;第四,学习方式。通过四维解码,达到两个实现:一是实现学习地图中各学习主题与业务强关联、无重叠、无断档;二是实现不同学习内容匹配恰当的学习方式,采用混合式学习,让训练更有效。关于混合式学习。包括:面授;带教;案例;微课;行动学习。对这几种具体方式均需细研,适用何种情形,核心要点是什么。

7.如何理解安迪曼公司的学习地图业务。老师介绍了安迪曼的支持方式:一是做项目(学习地图项目、伴随项目成长);二是做内训课程(培训管理、HR、业务骨干);三是公开课(人才发展精英特训营);四是微课(用微课学习方式)。老师对安迪曼做法与传统方式进行了比较:从“长、多、缺”到“短、精、含”。传统方式占用周期长,一个半月到三个月出成果,安迪曼更短周期,一天一晚到三天三晚;传统方式需专家人数多,前后20到30人,安迪曼更精简专家人数,2到9位专家共创;传统方式缺少赋能,企业变革来临时无法内部优化,安迪曼含赋能,边学边出成果,可内部优化。老师将安迪曼独特优势概括为:一是定制化。部门岗位名称相同,所在企业不同,则学习内容也不同。二是灵活性。依据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特性,灵活匹配解决方案。三是敏捷化。最快一天一晚到三天三晚现场出成果。四是科学性。融合工作任务分析及核心能力分析,萃取到深度结合业务场景的数据,四维数据解码生成学习地图,逻辑清晰,有方法论系统。五是赋能。赋能关键工具及方法,学员边学习方法,边产出成果,未来可内部优化。六是落地性。在落地阶段,可提供全链条产品服务,包括:学习项目构建、面授课程开发、案例开发、微课开发、岗位带教手册开发、评估工具开发等。

8.有学员提出,课也上了,导师也请了,证书也有了,工作坊也开了,为什么领导力还是不行?组织竞争力为什么得不到提升呢?这问题很复杂。不易回答。任何事都不是万能的、绝对的。我理解,培训重要,但学习才是根本,也就是说,组织造环境要给力,但说到底还是学员的自驱力更具决定性价值。再者,学习培训的针对性要强、方法要对路。老师强调了成果型教练技术,或可关注一下。还有极端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培训必须立足于打仗,萃取已有经验是一个方面,探索未知也十分紧要。我想,战训结合、以终为始、摒弃一切本本主义、在打仗中学会打仗,才是最根本的。

(2020.3.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