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沒有好壞分別呢?該怎樣去引導孩子?

阿潑潑影視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事物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和壞之分。但對同一個事物,同是同一個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都會對它的好和壞有不同的結論。

那麼,且不論好人與壞人有沒有明確的定義,孩子更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相對地在一個事件中主觀的評價,且評價標準還不統一。

就比如兩個孩子打架,打人的就是壞孩子嗎?被打的就是好孩子嗎?說不定,被打的孩子故意讓打人的孩子打自己,從而引起大人的注意,能說清楚哪個好?哪個壞嗎?

家長引導孩子成長,只要保證孩子身體健康、遵守社會公德,不違反法律法規,一切追隨孩子的興趣,順應孩子的天性。




tongni1979


看到這個話題,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成長的煩惱》裡的一個場景:卡羅問她男朋友:"我們一起報考哈佛大學好不好?"她男朋友想都沒想就說:"不好,哈佛不好。"卡羅非常驚訝地問:"你竟然覺得哈佛不好?!"她男朋友趕緊補充道:"我是說他的足球隊不好。"

要說一個孩子好與壞不過是每個人腦中的鏡像,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看電影,大人會告訴我們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蛋。難道人就只有好人和壞人兩類嗎?

記得高中時有個同學屬於非常搗蛋那種,上課就睡覺,平時到處去撩女生,經常翻牆出去上網、打架,在老師和同學眼中都是實打實的壞學生。可我跟他的關係非常,發現他是個非常有情義的人,而且頭腦靈活,電腦學得非常好。現在畢業多年,人家混的風生水起,誰還會想到當年那個"壞學生"?

當你覺得一個孩子是壞孩子時,那只是孩子的行為準則跟你的要求不相符而已,或者說是你沒有發現他的優點。

有的孩子可能數學不及格,但是他的英語表達能力很強;也可能他的成績不好,但是體育很過人;也可能表達能力欠佳,但是思維能力可以嚴謹……每個孩子的特長不一樣,不該用同一把尺衡量。要引導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的特長,才能把孩子引到他擅長的領域。

怎樣才能引導好孩子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自己的示範教育。

在一次採訪中,董卿被問道怎樣培養孩子最重要時,就說過這樣的話:"想要孩子成長怎樣的人,首先要自己成長怎樣的人。"不僅她自己的成長經歷深受她父親的影響,她也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努力學習的人。當她已經成長央視的"當家花旦",紅遍全國時,在2014年至2015年到美國留學一年,回來後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聽她從容不迫地對古詩詞娓娓道來,她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驚豔了所有人。她不只是通過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才華,更是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家長和孩子要在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洋蔥粿


孩子出生時,差不多就是一張白紙,是沒有好壞分別的。

孩子的分別,在於出生之後家長的培養和引導。

現在流行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是複印機,也就是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樣子,都是受家長耳濡目染、薰陶培養出來的。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周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務必重視。

而引導孩子,就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榜樣。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自己先要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

比如,想要孩子努力學習, 家長就不能不停地玩遊戲、打麻將;要孩子說話禮貌,家長就不能口無遮攔;要孩子體貼孝順,家長就先得做出榜樣。

引導孩子,尤其還需要防止另一種傾向,就是不可過分寵溺。如果家長代替孩子做了一切,那孩子就會變成一無所能的“窩裡橫”。

總地來說,孩子需要引導,而家長需要學習引導的藝術。

“拼爹”的另一重意思,就是看誰的家長引導得好,誰家的孩子早成才。


未來的召喚


小朋友沒有善惡之分,主要看大人怎麼去引導,畢竟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第一、多讓孩子感受各種美好。提前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酸苦辣,不要在想老一輩父母一樣,抱在手心當寶。捨不得小朋友做那做這的,這隻會害了小朋友。

第二、在家樹立好榜樣。父母在家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第三、多讓孩子跟同齡人玩耍。如果孩子跟大人相處的時候顯得有些拘謹的話,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多跟同齡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一旦孩子在同齡人的世界中慢慢變得開朗起來的話,孩子在跟大人們相處時也會慢慢的變得願意說話,願意打招呼,甚至膽子大起來。

第四、多和孩子做下親子游戲,建立好父母和孩子間的交流。父母在家休息的時候,其實可以跟孩子多玩一些角色扮演的親子游戲活動,尤其是一些社交遊戲,比如說玩開店,誰來扮演店主,誰來扮演顧客等;或者玩看病,誰是醫生,誰是病人等,這樣孩子熟悉了這些社交場景,在現實中遇到的話也能很好的去應對了。

第五、千萬別給孩子施加壓力,多給小朋友一些鼓勵和支持,相信效果會更好的。


超人老師


人之初,性本善!

心理學家華生曾經說過,給我一打嬰兒,我可以將他們培養成醫生、律師、教師、小偷、強盜。

孩子從最初的降生,大腦就像是一張白紙,而他後天成長所經歷的環境、事件、教育都是他性格、學習習慣、素質體現的一個根源。

通俗一點,環境造就孩子的“好、壞”。當然現在很多觀點都不認同單純從環境上去判斷影響孩子的條件。但是就我這麼多年教學的觀察來看,環境真的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去成為一個“好人”至關重要。(這裡的好人,我覺得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而是應該具有良好品德之外還要有良好的技能,對這個社會有益的人)。

影響孩子好壞的環境一般有三種,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

家庭環境至關重要。說白了,父母平時的言談舉止,做事風格是引導孩子成為什麼人最簡潔的路徑。我看到過太多性格上面有缺陷的孩子,找尋原因最後都會發現一個通病,他們身上的這些缺陷在他們父母身上都會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基本上是誰帶孩子,這個孩子就很容易像誰。你如果嬌慣一個孩子,那他一定會任性跋扈,你如果總是在孩子面前表現你的善良,那他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心底美麗的孩子。有時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所以引導孩子最簡單的方式,你對他說的話,在他面前做的事就是最通俗易懂且影響最深遠的“教科書”。

學校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個好老師真的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但一個“壞”老師也真的可以毀掉很多孩子的一生。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和同學朋友,相處時間最久的就是老師了。尤其是初中生,見過太多因為老師的一句話,或者一些他認為不友好的表現而導致學生厭學,甚至逃課,撒謊,叛逆一下子被激發到了火力全開。這時候家長就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與孩子溝通,與老師溝通。而作為老師,對於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有時候說話要注意,若是不小心說錯了話,要及時糾正,不要不好意思承認錯誤。因為有可能你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人生的轉折點。

社會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所起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往小裡說,你所居住的社區環境會直接導致孩子接觸的是什麼人,聽到的是什麼事,對這個社會的初步認知是如何的。這個可能說起來很功利,但是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你住的越“好”,孩子可能成為“好孩子”的幾率就越大。不然不會有“孟母三遷”的典故了。再就是整個社會的風氣,現在讓我感到很恐怖的一點就是有些初中甚至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竟然堂而皇之的將理想定為成為網絡主播,什麼遊戲主播呀,喊麥呀等等,我就見過真的是上到初中就退學一門心思做遊戲主播去了的同學;還有的理想就是成為有錢人,真的是每天都得讓我深深的思考一下子。這些原因都是一些社會因素影響的。所以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平時一定要引導孩子多去關注正能量的信息,這也是引導孩子變好的路徑。但這個前提是作為家長或老師的我們一定要多關注正能量的信息。

總之,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好孩子”,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


橋上的小河


沒有孩子生來就是好或壞的,還記得三字經裡的“人之初,性本善”嗎?人最開始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但為什麼有些人後來變了呢?其實跟後期的環境以及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個時候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他們的父母及家人。孩子會無意識地去模仿別人,別人這樣做,他也這樣做。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因為孩子小就覺得他們不懂,其實小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著你了。

“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父母教育孩子不僅要在語言上教導他們,更要在行為習慣上做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比如說,你告訴孩子:吃飯不能看電視。那你自己也要這麼做,如果你哪天邊吃飯邊看電視,孩子就會覺得你騙他,那他以後可能也會說了不做。

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然就不要答應。如果你答應孩子週六帶他去看電影,結果週六放他鴿子,那孩子會覺得你不講信用,說空話,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會大大降低。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父母要告訴孩子不可與那些品行惡劣的人交朋友。怎麼辨別呢?首先還得自身能夠明辨是非。

總之,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言傳身教”,做個好榜樣!千萬不可大意,也不可操之過急,徐徐漸進,慢慢引導。


漁舟唱晚country


小孩子怎麼會有好壞之分呢,小孩的價值觀,人生觀還沒有樹立,面對一切都保持好奇和學習的狀態,沒有善惡分明,好與壞自然就沒有明顯的界限,這時候的孩子真的很天真,好奇心爆棚,此時我們要循循教導孩子,告訴孩子這樣是正確的,什麼樣是不正確的,先做人,在做事,用道理和適當放手讓孩子去體驗自己說的對於錯,但是不是違法的事讓孩子做,那是不道德的。

只有孩子親身體驗,或者說服,以及言傳身教,孩子就會以你為榜樣,或者心中有目標為偶像,去努力,所以引導很重要,方法也很多,可以說教,看故事,一切都看你和孩子常用的溝通方式。


家英CX


孩子生下,內心本是一片白紙。很多東西都是從後天生活中揀來的,學來的!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好的東西要培養,壞的東西不能有!孩子塑造主要是思想上,行為上的塑造!那麼如何培養一個有是非對錯認識的孩子呢?當然是教育!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示範作用。孩子言行,可逆推父母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像一片白紙,父母在上面慢慢地塗滿!父母說什麼,孩子學到了怎麼說!父母做什麼,孩子學到了怎麼做!孩子不知對錯,他(她)只知父母是這樣說的,父母是這樣做的!當父母覺得孩子那張白紙上有不該有的東西時,父母要知道那是父母你們自己塗在上面的呀!家長在家中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在你們的身邊,還有一位忠實的學生!孩子會認為你們做的都是對的,你們沒做的都是錯的!父母做好對的,孩子也學到做好對的!父母做錯的,孩子也學到了做錯的!

第二,督促孩子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讓孩子完成學校教育。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那裡的老師似孩子的父母,那裡的同學似孩子的兄妹!家長支持老師教育!要教孩子聽老師的話,團結同學,認真學習!

綜上管好家庭教育與配合好學校教育,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成為一位有是非觀,價值觀的優秀孩子!






當一個愛做夢的人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適情書屋


孩子經歷少,經驗少,不能區分好壞,這很正常。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多和孩子分析一些事例,讓他逐步辨明是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