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

2019年,世界經濟在民誶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日趨抬頭,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WTO所制定的全球貿易規則支離破碎且面臨改革的大背景渡過。進入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世界亂了套!目前,疫情仍在以歐美為“震中”的世界各地肆虐,美國確診人數己達18萬之多。據美國最權威的病毒專家通過建模預測,美國感染人數將超過3000萬,死亡病例可能達到10~20萬。新冠疫情造成全球醫療物資的嚴重短缺,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

透過這次疫情,也讓西方發達的高福利的國家認識到,過去一百多年來,那種靠金融業、服務業、高科技、奢侈品(輸出))就能帶來美好生活的日子恐難以為繼!這次疫情可能造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調整、重組,西方國家可能會設法提升以民生為主的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生產能力。美國在日前的白宮新冠病毒疫情資訊會上,特朗普說道,"我們永遠不應該依賴外國為我們自己的生存手段... 這場危機是凸顯了強大的國界和繁榮的製造業的重要性 ... 過去三年,我們建立了完善的移民系統,並把製造業帶回了美國。現在,兩黨必須團結起來,把美國建設成為一個全面獨立的、繁榮的國家:能源獨立,製造業獨立,經濟獨立,國界主權獨立。美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依賴國,將成為一個自豪、獨立、自強的國家。美國將推進商務,但不會依賴任何人”。這也許預示著美國可能建設獨立於全球體系外的供應鏈體系,將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脫鉤”,也預示美國會進一步推動製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迴流美國。這有可能打破幾十年來所形成的“資源(零部件)輸出”+“物流”+“製造(組裝)”+“消費(N國)”的全球供應鏈與產業鏈分工體系,給世界貿易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中國作為製造業門類最齊全、生產能力最強的(特別是價廉物美的民生產品)製造業大國,在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特殊而關鍵的作用。但目前所出囗的防疫醫療產品大多是“應時產品”,疫情過後,大多企業面臨再次轉產!

這次疫情除了可能推動各國增加民生類物品的生產能力,及全球供應鏈、產業鍵變革之外,有可能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這對出口大國—中國來說,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是最早走出疫情“泥潭”的國家,這次疫情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服務行業。服務業的產值靠的是“人流”,隨著全國不斷解除各種封鎖,國內的人員流動必將在二三個月完全恢復,在疫情期間被抑制的服務業消費,必將得到回補,中國的服務業必將慢慢走出困境。服務業是低投入、短週期、高流動(人員)行業,而製造業相對服務業而言,則則是高投入、長週期、人員要求相對穩定的行業。受這次疫情的打擊,若干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將面臨生存困境,而這些企業卻卻大多是生產民生產品及吸納勞動力的企業,如果這些企業得不到及時“補血”,有可能造成失業率的增加,因此衰減消費。

綜上所述,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對民生類與勞動密集型的中小型業的政策撫持力度,必要時,可實行定向撫持,以穩住就業,穩住消費,從而穩住內需。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省份,可以對低收入群體以適度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以刺激因疫情而禁錮的消費。此外,國家應進一步健全更加有效的社會保險體系與養老體系,還應減少住房與教育消費的佔比,讓老百姓更加無後顧之憂的進行消費。

中國不僅是製造業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以中國的人口體量,如能使內需穩步增長,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依賴(出口),以及因基礎製造業迴流發達國家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減弱。故此,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