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爭什麼爭?皇位最終還是我的!你們搶是搶不去的。

皇位,九五之尊,有多少人能抵制住誘惑?可是,一國之君只有一個,除非你是由父皇指定為皇儲。其他皇子也心癢癢的咋辦?那只有通過政變,武裝奪取了。

明成祖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為爭奪皇位,就上演了一場奪位大戲。

朱高煦的奪位之路

朱高熾是明永樂二年(1404年)二月被立為太子的。與此同時,他的弟弟朱高煦被封為“漢王”,封國在雲南。另一位弟弟朱高燧被封為“趙王”,封地在彰德。當時兩個弟弟對這種安排很不滿意。

尤其是朱高煦,不僅不肯就藩,還很高調的發洩不滿:“老子能有什麼錯?把我發配到這麼遠的地方!”因明成祖朱棣曾向朱高煦許諾過:將他立為太子,可現在……唉!別提了!覺得多少有點虧欠他。他現在要發牢騷,也只能任有他去吧!

之後,朱高煦在朱棣的一味忍讓下,變得愈加驕橫和放肆起來。他不但不把哥哥朱高熾放在眼裡, 還動輒以唐太宗自比,說“我英武,豈不類秦王世民乎

大家對李世民與其兄李建成的關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嗯,沒錯!“玄武門之變”。你們看,其效仿李世民殺兄奪位之心昭然若揭:我就是到時候要效仿李世民,殺兄奪位。

解縉是個眼裡揉不得不得沙子的人,他見朱高煦上躥下跳,經常越禮不軌,便進諫指出朱高煦的野心,並勸明成祖要好好管教他。

嗬嗬!爭什麼爭?皇位最終還是我的!你們搶是搶不去的。

(解縉)

明成祖雖然對解縉頗為信任,但僅限於“工作”上。他非常反感解縉插手他的家事,認為這是在離間他與兒子的關係。

朱高煦對解縉早就看不順眼了。接下來的兩三年裡,他一有機會就將槍口對準解縉,“堅持不懈”地說解縉的壞話。解縉一個文弱書生,哪裡經得住朱高煦這種下三爛手段的攻擊呀?很快就失去了明成祖對他的信任。最後,以“無人臣禮”之罪下獄,不久被埋入雪堆凍死。

兩年後,朱棣北征後回到南京,發現朱高煦竟然私自使用皇帝才使用的乘輿器物,並私造兵器,陰養死士。嗬!小子,口水戰也還算了,還來真格的?篡位奪權的野心由口出狂言,到實施具體行動了?

哼!你這些鬼把戲難道能逃過老子的火眼金睛?你難道不知道,你老爹可是靠陰謀起家的?朱棣火冒三丈,把朱高煦叫來訓斥了一頓,然後把他囚禁在西華門外,準備將其廢為庶人。

朝臣之中,有痛恨朱高煦的,有可憐其由“預儲” 變成現在這個下場的。但更多的看熱鬧:現在兒子謀反,看你明成祖怎樣處置?

接下來的劇情太狗血——居然有人在這節骨眼上替朱高煦求情來了。而求情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太子朱高熾。大家揉一揉眼睛,沒錯!就是他。他不應該趁機落井下石嗎?大家想看看他這場戲究竟怎麼演。

朱高熾對這個經常向自己發難的弟弟並沒有絲毫仇恨,相反,還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弟弟。他主找到父親,陳情諫勸,涕泣力救,希望父親能給弟弟一次機會。

人,總是會有矛盾的;性格,也總是雙面的。作為皇帝,明成祖自有冷血的一面;可作為父親,他內心又有柔軟的地方。柔情與冷血在明成祖的腦海中打架,最後“柔情”佔了上風。明成祖同意讓朱高煦保留“親王” 的身份,不過條件是:立馬從老子的視線中滾蛋!去自己的封地就藩。

嗬嗬!爭什麼爭?皇位最終還是我的!你們搶是搶不去的。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把朱高煦的封地由雲南改為了樂安州(今山東惠民),這個地方離北京較近。列位,成祖的這種安排並不是為了方便照顧,而是為了方便監控。

朱高煦憤然離去。可他並未死心:總有一天我還能東山再起,到時候又會打回來的。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此後,他再也沒有力量與朱高熾一爭高下了。

朱高燧的奪位之路

然而,帝位的誘惑力實在太在。朱高熾還沒到墊高枕頭睡大覺的時候,他的另一個弟弟——朱高燧也不是省油的燈。

朱高燧也有一個“皇帝夢” ,特別是當朱高煦受到懲罰後,他愈加覺得自己離“皇帝夢”更近了一步, 幾乎觸手可及了。可是,美夢不是等來的,是爭取來的,得有所行動。

朱高燧時不時地跑到父親那兒,經常抺黑朱高熾。內官黃儼與朱高燧過以甚密,他當然希望朱高燧以後成為皇帝啦!於是也以推倒太子為己任,有事沒事地嚮明成祖進讒言。

成祖晚年多病、多疑、多怒,行事偏激而且急躁。他雖然已經立朱高熾為太子,但是仍然沒有完全相信他。加上近來又聽到很多關於太子的負面消息,確實也放心不下。為了謹慎起見,他只好派禮部侍郎胡濙去暗中打探太子的實情。

列位,可別因為胡濙是“禮部”而不是“吏部”就小看了他喲!他可有著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他曾奉明祖之命前往全國各地去暗訪建文帝的下落,是明成祖最為親信的官員。

胡濙沒有辜負成祖的期望,對太子進行了一番認真的考察。然後上密疏給明成祖。密疏上不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實事求是地列舉事實。

這些事實完全可以證明太子誠敬孝謹,確實沒有做過什麼失德之事。成祖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裡,還好!

嗬嗬!爭什麼爭?皇位最終還是我的!你們搶是搶不去的。

(明仁宗朱高熾)

這可急壞了朱高燧。可最急的不是皇上,而是太監。朱高燧的手下比他還急。現在看來,扳倒太子使用陰招不頂用了,咱們就明刀明槍地幹吧!不過,政變可不是鬧著玩兒,咱們先得“謀劃謀劃”。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朱高燧王府護衛指揮孟賢等人勾結欽天監官員王射成及一批軍官,圖謀毒殺明成祖,廢皇太子,立朱高燧為帝。誰知孟賢受到豬隊友的拖累,密謀洩漏了,一幫人被一窩端了。

明成祖認定朱高燧是主謀,便抓來審問——“你倒是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朱高燧哪經過這事?頓時嚇得癱軟在地,嘴角像抽風似的,囉嗦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個字來。一副熊樣!

又一次,太子站了出來,他極力為弟弟開脫。他說這事肯定是他下面的人揹著他乾的,朱高燧並不知情。

群臣又一次目睹了太子的“表演”能力,看他“聲情並茂”的,群臣想:太子是不是偷偷地在哪個戲班學習過表演啊?看,他的“表演”還真的起到了效果,明成祖饒恕了朱高燧。

其實,大臣們想錯了,這個結果哪裡是太子表演的效果呢?難道明成祖看不出太子所說的其實是糊弄人的鬼話嗎?只是他不會真把兒子殺了而已。

要說表演,誰還不會來一兩手呢?明成祖就坡下驢,“生氣” 地指著朱高燧:“滾!別讓我再看見你。”

朱高燧死裡逃生,膽子嚇破了一層皮,從此膽子變得更小了,再也不敢覬覦皇位了,此後著實老實了不少。

也就是從此時起,太子朱高熾的處境才算真正開始好轉,直到他即位,是謂明仁宗。兩個弟弟也只有乾瞪眼的份兒了。

在夢裡,朱高熾偷偷地發笑:皇位搶是搶不去的。只有象我這樣,要“智取”。他在心裡罵兩個弟弟是蠢貨,跳樑小醜終歸是小丑,無論怎麼蹦噠,都不可能成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