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智治”為“善治”是“新基建”的重要使命

近來,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新聞屢見報端。上海市嘉定區新型城域物聯專網運營中心與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日前正式互動協同運行,通過廣泛分佈的城市神經元感知器件快速感知社會事件,支持政府實現精細化治理。與橋樑、公路、鐵路等“老基建”相比,“新基建”致力於信息技術的傳播與共享。一個建立在數據驅動基礎上的社會治理和發展的新階段已經來臨。

在這個階段,技術將更加深入地融入社會發展和治理格局,並在其中發揮愈發關鍵的作用。廣泛分佈於城市方方面面的社會治理類傳感設備,可以快速把社會事件轉化為數據並進行智能分析。比如,安裝在井蓋上的傳感器,可以有效監測井蓋下的流量,如果出現異常,將自動向管理部門報警。再如,人工智能運用於交通管理,使用大數據分析調整交通燈的長度,可以提高交通效率。社會運行的高度數據化,改變著治理的邏輯,使之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智治”特徵。

應該說,人類社會自誕生以來,就時刻離不開治理。而社會治理的根本,說到底在於給人們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提高治理水平、追求“善治”,既是社會進步的內容和標誌,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技術的變革為社會治理方式和體制的創新鋪設了底層邏輯,也為“善治”的實現提供了條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其實也是衡量“新基建”得失成敗的根本標尺。高鐵的軌道不論多麼四通八達,也無法贏得馬車伕的青睞。而再平坦的高速公路,如果沒有司機駕駛著車輛在上面奔馳,也無益於社會生產生活。

同樣,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唯有建立在“善治”上的發展,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從“智治”走向“善治”,可謂“新基建”的題中應有之義。

而這一切的實現,有賴於社會成員對數據化社會的積極適應。人是社會發展的尺度,也是社會治理的主體。“新基建”不僅要提升社會各領域的數據化程度,而且應提升社會管理者的治理能力,以及數據處理機制的科學化水平,增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利用效率,避免技術失控和信息浪費。“善治”在本質上又是共治。社會發展實踐已經表明,只有把共治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實現共享。

今天,社會基礎設施和運行活動正在高度數據化。從一個國家的人口、物產到每個公民的衣食住行,都被納入到數字網絡之中。這就要求人們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現代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原理或許並非所有社會成員均能理解和掌握,但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自覺學習並積極參與改善數字社會的運行規則,順暢有序地表達自己的信息需求,合法維護個人權益,合理規避風險。

在可預見的未來,“新基建”不但會應用於促進產業發展,還可能會向新型政務、智慧醫療、城市管理、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開拓自己的領地。而更長遠地看,正如鐵軌把我們帶進了工業文明,“新基建”也是新文明的奠基工程。作為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我國的社會生活無比複雜,數據資源也無比豐富,提升社會的信息化程度,挖掘和匯聚社會發展進程的海量數據,不但有助於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而且將推動中華文明在數字時代實現進一步的創新發展,走向新的文明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