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各級各類學校推遲開學,

取而代之以各類網絡教學。

這個春天,

課堂成了一塊小小的屏幕,

娃在這頭,

老師在那頭。

通過媒體我們發現,

並不是每個地方網絡都24小時流暢,

不是每個娃娃都能通過網絡得到近乎平日,甚至優於平日的網絡教育資源。

“女生爬2公里山路崖壁邊蹭網上課”等小視頻已經成為熱點,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

4月1日的的微博熱搜,

又閃現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寒夜中蹭網學習的窩心場景。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這些寒夜中熒熒閃爍的屏幕,

蹭網上課的小小身影,

讓身在都市,報班無數、網課應接不暇的老母親百感交集。


每一個自律學子的心中,

都有一顆頑強生長的種子,

隨春風雨露而生根、發芽,

向著陽光、溫暖和自由堅定地生長、壯大,

這就是由生命力點亮的學習原動力。


曾起何時,“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已經淡出了大眾流行語排行榜多年.

但正如在疾病與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一樣,

在知識與智慧面前,人終究平等。

因此作為家人,在此特殊時期,

請幫助孩子們堅持應該堅持的,營造可以營造的,開通能夠開通的.......

心疼!這個娃娃天天路邊蹭網上課

寒夜裡等媽媽下班



古有匡衡鑿壁借光,今有娃娃大街蹭網學習。今天的微博熱搜,又閃現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寒夜中蹭網學習的窩心場景。

疫情期間,12歲的亮亮每天在路邊蹭網上課,等著媽媽下班。亮亮的媽媽是一名環衛工,每月工資僅有2000多元,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沒辦法安裝寬帶。為了不耽誤學習,亮亮只能到路邊蹭網。亮亮說,將來想當運動員,可以保護媽媽!3月31日,得知亮亮家的情況後,通訊運營商為他免費安裝了寬帶。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寒夜之光:女孩蹭網上課


無獨有偶,近日,一則“女孩蹭網學習,父親安靜陪伴”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並迅速傳播開來。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一束光,一張桌,兩個身影,河南女孩寒夜蹭網的圖片也刷爆了朋友圈:原來,2月14日晚,因為這張照片,上戈鎮初級中學七一班女孩郭翠珠火了。而照片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的同時,也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照片裡,穿粉色衣服的女孩端坐在燈光下認真學習,父親則靜靜坐在一旁的小凳上陪著她。這不是她的家,而是村委會的院子。這個女孩,正是小翠珠。

2月10日,洛陽市中小學全面開啟“停課不停學”以來,小翠珠的家距離村委會不到200多米,因為家裡不能上網,所以就乾脆由父親陪著,到村部院子“借網”學習。

白天我們上的名師課堂,晚上老師在線輔導,我爸爸手機流量不夠,所以到村裡學習。”郭翠珠說。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劉墳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耀民是思源學校副校長,也正是他,拍攝了這張令無數人感動的照片。張耀民說,作為教師,看到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樣子,很感動。每天,他早早給村委會房間消毒,等著翠珠同學來“借網”上課。到了傍晚,再給房間進行第二次消毒。

事件後續:小翠珠“蹭網學習”的照片在朋友圈傳開後,洛陽市洛寧縣教體局多方聯絡,積極為像小翠珠這樣的家裡沒有網絡的孩子們想辦法。2月15日下午,洛陽聯通洛寧分公司相關人員驅車一個半小時趕到郭翠珠家中,現場捐贈華為手機一部,並贈送手機卡一張,同時,為郭翠珠家裡辦理安裝寬帶,並贈送使用費,郭翠珠網上學習問題解決了。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同時,洛寧縣教育系統還公佈了洛寧聯通公司在疫情防護期間為解決學生和老師網絡問題的相關業務辦理流程和聯繫人,為全縣有需求師生諮詢辦理。

“感謝聯通公司第一時間為我家安裝了寬帶,還送來一部手機,以後我在家裡就能學習了!”2月16日上午,14歲的“蹭網學習”女孩郭翠珠開心地說。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在懸崖邊找信號的同學


16歲的女孩小楊,家住旺蒼縣燕子鄉金銀村4社,在旺蒼中學高一讀書。最近一段時間,她每天都要步行幾公里,到冰冷的懸崖邊上坐著,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她的母親每天同樣要走過這條漫長而又艱難的道路給她送飯,即使這樣,她也常常不肯下來,只因為懸崖邊成為她繼續求學夢唯一的寄放點。疫情來襲,開學延遲,但停課不能停學,學校安排了網課,但她的家裡沒有網,只有走到懸崖邊,才能有一點信號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靠著對學習的執念,她孤身攀登懸崖“蹭網”,冷冽寒風 、冰涼石頭、懸崖峭壁......這些在她看來並不可怕,努力學習是這個女孩的願望。


無論我們有著怎樣迥然不同的生活姿態,每一個小小的夢想都會熠熠閃光。不管在這背後夢想的形式多麼千姿百態,它始終透露出對生活的期待。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緊急將該地區的建設計劃提前,以儘快打通當地寬帶網絡,解決貧困學生“懸崖”求學夢。接到指令後,市縣聯動,廣元分公司網絡建設部門、裝維保障部門和旺蒼分公司的負責人連夜討論解決方案,並抓緊做好施工計劃安排。12日6時,中國電信旺蒼分公司組織黨員突擊隊6人奔赴施工現場。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網絡建設人員在緊急布放通信光纜

2月12日,當中國電信的網絡建設突擊隊員們為旺蒼縣燕子鄉高一學生小楊家裡安通寬帶網絡後,小楊終於能在家裡參加寒假期間網課學習了,她發自內心的感激電信。“很開心,電信給我們家也安上了網絡,我再也不用到處跑去蹭網了。”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接通小楊家的光纖寬帶後,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通過“會易通”與小楊進行遠程視頻連線,勉勵她有了更穩定的網絡後,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並預祝她學業有成。小楊非常激動,對電信公司及時安裝寬帶表示感謝,表示將努力學習。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網絡的另一端,是無私奉獻的最美老師。部分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教師克服困難,利用各種方式“蹭網”上課,

保障學生線上學習。


心疼!這位老師蹭網開直播課

每天在戶外8小時,凍紅臉


據@北京時間報道,焦作市修武縣城關鎮健康路小學的47歲女教師梁葉,寒假期間回溫縣老家過年,由於老家沒有安裝網線,無法開展線上教學,她就隔牆借鄰居家網絡給學生上網課,每天在戶外七八個小時,臉凍得通紅。梁葉稱,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早點結束,早日回到課堂上課。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東方今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為梁葉老師頒發“戰疫英雄獎”及一萬元正能量金,同時中國聯通焦作分公司為其免費安裝寬帶。


“最敬業主播”:鄧老師每晚山頂開網課


2月10,中國鐵塔在“中國新聞網”的微博看到鄉村教師鄧召禮的感人視頻:六盤水航宇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師鄧召禮,由於自己新建的房屋離村莊比較遠,信號不穩定。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他在夜裡冒著嚴寒,打著電筒跑到山頂上給學生網絡直播授課。鄧老師在視頻中鼓勵學生不要被眼前的小困難打倒,好好完成學業。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中國鐵塔立即通知六盤水市分公司奮戰一天後於2月11日晚間22時,成功協助電信公司奮戰一天後於2月11日晚間22時,成功協助電信公司開通4G網絡。經測試4G網絡下行速率達到110Mbps,鄧老師的在家中手機信號滿格,視頻通話流暢,可以順利為學生直播授課。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信號不好,也不能耽誤學生!

這位高三教師在山頂搭起“直播間”


據梨視頻報道,信陽溮河區東雙河第十高級中學高三歷史老師周磊,今年帶了三個畢業班,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他利用週末給學生直播評講試卷,由於村裡信號不好,他專門跑到山頂尋找信號。為了防止電腦屏幕反光,他還花費半天時間,自己動手用竹葉和樹葉搭了一個簡易“直播間”。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河南聯通立即協調信陽聯通公司到周磊老家核查解決網絡問題,保障周磊老師的正常教學網絡需要。工作人員迅速布放了1.3公里光纜,緊急擴容分光器,克服了疫情和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僅用了4個小時,免費為周老師開通了300M寬帶,提供了IPTV、路由器各一部,並贈送一張大流量的聯通卡來保障周老師在疫情期間和日常的教學直播使用。


穿上最厚的冬衣,

這位女老師在山坡上撐傘上課


信陽市新縣首府實驗學校朱轉轉老師,一個多月以來,身在離信陽市30多公里的鄉下,一直用手機流量督促學生學習,檢查學生作業。一天早上風力接近6級,氣溫4℃,還下著雨,她原本想到鄰居家蹭網,可瞅著鄰居還沒起床,不忍叨擾,就穿上最厚的冬衣,搬個小凳、撐把傘,來到室外找信號最佳的地方坐下來上課。

給敬業的朱老師點贊!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搭檔張新豔老師把朱老師雨中撐傘授課的照片轉發學校微信群,立刻引來了同事的狂贊並紛紛轉發朋友圈,整個紅城為之驚歎。該縣教育局馬上聯繫電信部門為朱老師贈送流量。


感動!這對教師夫妻,

在老家屋頂搭簡棚上課


南陽有一對教師夫妻,妻子蘇文霞是南陽市十四中8年級英語教師,丈夫張向柱在南陽市八中教高一數學,因為老家沒有網絡,信號不穩定,效果並不好,後來發現在樓頂這個位置蹭鄰居家的網信號比較好。也因為他們講課時很有激情聲音很大,擔心打擾到家人,直播上課的位置就固定在了房頂。自從開播,夫婦二人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直播間課堂就再也沒停下過。


丈夫張向柱表示,比較辛苦,父親看在眼裡,就給我們打了個簡易的棚子,下雨了,就在上邊加了一層塑料紙。在這方簡易的直播間,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知識點都透過電腦屏幕不曾缺席。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據瞭解,當時學校已經聯繫了街道辦、社區等相關部門,讓他們辦好健康證明,儘快回到南陽家中。與此同時,南陽市內的一家通訊公司還上門給張向柱的老家免費裝了寬帶,這樣一來,自己在屋裡也能流暢地進行直播課程。


疫情期間不能“串門”,

商丘工學院女教師到房頂蹭網上課


王媛媛是商丘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教研室的一名老師。在南陽老家的王老師接到學校“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通知後犯了愁,老家沒有網絡,怎麼給學生上課呢?還好鄰居家有網絡,但是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期,絕對不能串門。由於和“有網”鄰居家中間還隔著一戶人家,她多次查看路線後發現在房頂上信號最好,於是她毫不猶豫的把“課堂”搬到了房頂,堅持給學生上課。


2月24日是學校正式網上上課的時間,初春的早晨依然寒氣逼人。在自家的房頂上,王老師用小板凳、磚頭支起臨時“講桌”對著電腦就專注的開講了。在寒冷的室外,王老師從2月17日學校預備周“網上試課”已經堅持在房頂“蹭網”上課兩週了。

為了更好的調試網絡信號,王老師每天第一節課上課前總是提前30分鐘到達房頂,課多的時候一天要在房頂呆六個小時左右,下雨了就撐起雨傘堅持上課。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

中國移動公司南陽分公司魏際洲總經理在朋友圈看到商丘工學院女教師房頂“蹭網”為學生上課的新聞報道後,第一時間與商丘工學院取得聯繫,並要到了王媛媛老師的聯繫電話。隨即安排中國移動南陽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趕往南陽市宛城區新店鄉王媛媛老師家中,查看寬帶安裝線路、制定安裝方案,為其免費安裝了寬帶網絡,並進行上網調試,目前網絡運行情況良好。


老師不斷變換地點上網課,

學生得知真相後哭了!


胡金吾,南陽市第三中學校陳官營校區一名物理教師。從去年12月至今,他帶著妻子輾轉南陽、鄭州、北京三地求醫。但從今年2月10日開始上網課至今,不管在哪裡,只要能為學生上好網課,病房、衛生間、等候區等,都是他的“直播間”。


要照顧生病的妻子,還要為學生上網課,忙碌其實是次要的,最讓胡金吾頭疼的是醫院環境嘈雜,網絡卡頓,再加上前期直播技術不熟練,嚴重影響了上課的效果。妻子每天大概上午9∶00左右輸液,他就把課調到8∶00至8∶50,下午按課表2∶00至2∶50上課。“每天上課前先把手機熱點打開,把電腦調試成直播狀態。學生進入直播間後,先自行預習。我給愛人喂完藥後,才能給學生們上課。”胡金吾說,每天能安安靜靜地上完一節課,著實不易。


“學校領導曾跟我說,家裡情況特殊,可以特殊考慮。我覺得,畢業班的學生面臨中考,中考畢竟承載著家庭的寄託和考生的希望,一定要讓學生學有收穫,將來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家事而耽誤了學生的前途命運。”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2月10日以來,不管遇到何種情況,胡金吾都幾乎沒有落下學生一節課。他的初衷只為能讓自己帶的171名學生不因疫情阻礙而停止成長,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隨著愛人的病情有所加重,學校為胡金吾進行了調課。“不得不做了一下調整。希望我愛人趕緊好起來,等她的病情穩定下來,我趕緊把缺下的課都補上來。”


女教師生完孩子16天就給學生上網課

領導送鮮花感謝:強制休息!


羅山縣回民小學老師方明,是一名年輕的黨員。疫情當前,她在坐月子期間主動申請承擔教學工作。“病毒肆虐,國家有難,教師有責。咱們不能上前線,我願意多陪陪學生們,多盡一份力量,這樣更心安一些。”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作為一名年輕共產黨員,方明老師初為人母,主動承擔網上授課任務,精神可嘉、事蹟感人,但是她生育不久、身體要緊,請學校一定要強制安排她休息好。”電話那頭,信陽羅山縣教體局主要領導略帶責備的話語有些沙啞,讚許之中更多的是心疼老師,是命令更是關愛!


90後女教師步行+騎行90公里

穿越3個縣給學生上網課


疫情初始,新縣福和希望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師劉曉宇接到了學校“停課不停學”的通知。此刻,她正在潢川縣桃林鋪鎮的老家。家裡沒有網絡,電腦都在新縣的出租屋內,公共交通中斷,如何返校?


一番思考後,劉曉宇決定步行返校,“回新縣,離孩子跟學校近些,心裡踏實!”導航顯示,家距學校近90公里,橫跨潢川、光山、新縣3個縣區。2月3日清晨5時許,天矇矇亮,劉曉宇拉著一個行李箱出發了。上午8時許,她終於走到潢川縣城。疲憊不已的劉曉宇決定給自己“減負”,將行李箱寄存在潢川縣汽車站附近的一個小賣部中,她帶著兩瓶水、一包火腿腸再次出發了。下午1時許,劉曉宇到達光山縣。在這裡,她騎上了一輛共享單車,再度出發。終於在晚上9時許抵達學校附近的出租屋。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事件後續:經過幾天的休息、備課、熟悉教材後,2月10日,劉曉宇開始通過電腦為孩子們上課、輔導、批改作業。


3月8日,學校分發教材,劉曉宇的出現讓同事們深感意外。“你家離學校最遠,怎麼來的?”劉曉宇將返校經過告知大家後,同事們驚訝不已。“這才多大的事兒!”劉曉宇說得雲淡風輕。


劉曉宇沒有告訴大家的是,回到新縣出租屋後,她自行隔離了14天,靠著屋裡年前存下的一箱方便麵跟半袋大米、半袋白麵度過了一個人的14天。


新縣福和希望小學校長尉海表示,劉曉宇是90後,是學校較年輕的老師。“一個女孩,走那麼遠的路趕回來給學生上課,真的很不容易。”尉海說。


蹭網:課堂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老師在那頭,網絡在街頭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

向每一位堅守崗位的教師致敬!

疾病和貧窮撲滅不了的,

是對於知識的渴望

和灼灼閃亮的生命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