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從江湖書法體叢中走岀來?

強豆豆黃旭強13632744829


這個簡單,但是做起來比較難,我從下面的兩個情景下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學習江湖書法體日子比較長久。江湖書法體主要是個性誇張,追求的是個性鮮明另類醒目。如果學習這種體時間比較長,已經形成了書學的固有模式,在平時寫字和應用過程中自然的形成了慣性的書寫,這種情形下只有持之以恆的練習古代名貼,在堅持不懈的書寫和學習中改掉江湖體的書寫習慣,在正常的古帖中尋找興趣點,讓自己漸漸的改變書寫江湖體的環境,只有堅持不懈的堅持下去了,才會有所改變。

二、學習江湖體的日子不長。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可以選擇古代和近代的一些帖子進行練習書寫。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刻意的去改變江湖體的書寫習慣。學習正規的間架結構,學習久了就會區分開和江湖體的差別。這樣就很容易脫離了江湖書法體系。

以上2點只是針對學習書法體系時間長短來進行建議,最關鍵的還是堅持不懈的學習正確的寫字習慣,堅持兩個字可以讓你短期枯燥卻長期受益。

我是羊排,希望可以幫到你。


羊排


江湖體的定義,指的是沒有傳統書法中的法度。任筆為體,聚墨成形,邪真失則。要從江湖體中走出來,除了臨帖,別無選擇。

江湖體的產生,是因為有人熱衷於創新,拋棄傳統。他們就是認準了自己的字可以創造出前無古人的燦爛輝煌!他們抱定的信條是,古代人可以開創新的書體,為什麼現代人就不可以!所以才會有了江湖體。

還有的人,是因為沒有認真的臨帖,覺得寫的還象樣,受到"很多”人的稱讚。實際上的"很多"人,只是並不會用毛筆書寫的群體。這個群體的數量的確很龐大。而這一類型的江湖體共同的特性,就是"俗"。

缺少什麼,就補充什麼。道理很簡單。江湖體缺少的是傳統書法的法度。傳統書法的法度從何而來?當然是在學習經典的古代書法作品中得到。

古人把字帖叫做"法帖"。法度就藏在法帖當中。通過臨寫法帖,學習筆法,結構。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書寫創作之中,便可告別江湖體,寫出帶有濃濃書翰氣息的書法作品。



子衿書法


想從江湖體中走出來,那就從自己喜歡的楷書字帖重新臨摹練習,只有從中堅持領悟精髓,數日之後自然而然就達到效果。


丹青妙趣


您好,我是突突怪,現就讀於985中文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初中到高二的時候就很喜歡寫江湖體,現在已經慢慢改過來了,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多看

看什麼呢,自然是看名家名帖。

那麼我們從看中要知道什麼?

首先,要看明白正宗的書體與江湖體的區別,知道江湖體為什麼是江湖體,它和正宗書體的差距在哪裡。只有知道了哪裡有問題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改正。

一般來說,江湖體問題存在於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筆畫太過張揚,沒有內斂與張揚的平衡之美,結構歪歪扭扭,字沒有“骨”。所以看的時候,還要看字的筆畫之間的平衡、字的結構

書法都是有內在的節奏與氣韻的,筆斷意連,因此看的時候還要看字與字之間的聯繫是怎麼處理的,怎麼處理才能讓它成為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而不是字與字的拼湊。當然明白這一點需要很長時間。

多練

從江湖體到正宗的書法要怎麼練呢,我是這樣的。

1.看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把結構理解明白,糾正結構的錯誤。

2.選修了學校開的“書法藝術初步”,跟老師學習軟筆書法的基本筆法和怎麼臨帖,這一段時間練的是《顏勤禮碑》。

3.硬筆方面練習《靈飛經》

4.軟筆臨摹趙孟頫的《洛神賦》

練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還是注意結構和筆畫

其次是,不要寫一筆看一眼,那樣不是臨摹,是抄。要看明白整個字,再動筆,將整個字一氣呵成

最後可以注意的是,看帖的時候也可以手指在桌子上、衣服上比劃,這樣有更好的記憶效果。


練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定要堅持,加油!

關於書法我也不是特別專業,如果我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謝謝!


突突怪


如何能從江湖書法體中走出來?下面,我就談一下我本人一些看法,僅為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要明白,何為江湖體?其實說白了,就是沒有按照傳統法則去寫字的一種現象,稱之為“江湖體”,也就是說但凡寫江湖體的大多都是沒有臨帖的基本功或從沒有臨過字帖的一些人!

大家要知道,何為臨帖?臨帖就是學習古人的書寫技法和寶貴經驗,從而使我們寫的字有法可依,這才是書法,在我看來,江湖體並不能稱之為書法,僅是寫毛筆字而已,因為這種字體寫出來以後完全沒有法則可言。

想從江湖體中走出來,唯一的途徑就是臨帖,也就是說我們要跟著字帖去學習,不可一味的隨意亂寫,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從古至今任何人都無法繞過臨帖這條道路。

不管你是學楷書、行書、草書,字帖就是我們的無聲導師,我們要踏實刻苦的長時間去臨習字帖,方能更快的提高我們自身的書法水平,對於寫江湖體的朋友來說,如果讓其踏實的去臨帖,恐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因長時間的書寫習慣,導致養成了很多不好的陋習,這種情況也不是說改就能改掉的,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如果真想徹底從江湖體中走出來,我的建議還是從頭臨帖,從最基礎學起,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改變現狀,這也是學好書法的必經之路,同時我也想勸告一些學書法的朋友,如果您真想在書法方法有所成就或讓自己的書法水平有所提高,大家一定要走正確的學書路線,如果一旦不按規則來學習書法,到頭來不僅書法水平沒有提高,同時也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書法日講


怎樣才能從江湖書法體叢中走出來?

社會本來就是個“大江湖”,我們不但脫離不了,而且還必須積極的面對這個“大江湖”,做到深度的認識瞭解“江湖”習性,從而才能更好的認真學習“廟堂文化”。

有了光宗耀祖的“廟堂文化”意識,才會最大限度的剋制自己的“江湖”習氣。

‘’江湖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各種“放任”,開心了再說,對於技術不太講究。而所謂的“正統書法” 又寫的死板,描寫不靈活缺少書寫性。(這也是一種江湖書寫)



所以,在筆會現場書寫時經常發生著奇葩現象,“江湖書法”大師不但比“正統書法”人員更有氣場,許多“正統”人員也在加速“江湖化‘’。


最後從技術層面說一下“江湖書法”的典型弱點,也是極大多數想“自學成才”的書法愛好者的弱點。

那就是在‘’轉彎抹角‘’結構細節處理上,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自學者幾乎都過不了這一關,希望能引起重視。


呂永亮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它關係到書法的一個根本性的認識問題,也就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好的書法問題?特別是在現在,許多對書法沒有學過,也沒有了解過書法史的人,也大注書法,人云亦云,尤其是針對中國書協的人寫的字,通通扣上一頂“醜書”大帽。或者言必稱楷體,言必稱歐體,凡評擊別人就說寫個楷書看看。這些都說明提高書法審美何其重要和迫切。哪麼何謂江湖體呢?江湖,是與官府朝廷相對的一個名稱,也可以說是民間草野與上流社會相對的一個名稱。江湖代表了野氣、粗俗、淺露、誇張等等,從審美上是與高雅相對的;從筆法上,沒有筆法,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往往表現得誇張,荒怪。書寫時往往象耍雜技,搏人眼球!江湖體有一定市場,因為在不懂得書法的人眼裡,他有衝刺力,有視覺滿足。江湖體對書法影響很大,對真正的書法,造成極大破壞。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從江湖體裡面解脫出來呢?第一是要有決心。要承認江湖體不好,要勇於承認自己還不懂書法,還沒有學到真正的東西,不要自以為是,或者堅持意見硬撐要面子;第二是要了解中國書法的歷史。書法有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重要的內容,只有瞭解了書法史,才能夠去區分鑑別哪些是好的書法,哪些不是;第三是要學習書法理論。像孫過庭的《書譜》,康有為《藝舟雙輯》,劉熙載《書概》等等,學習研究書法理論才能夠提升對書法美的對了解,才能對書法審美、書法創作、書法流派等等有一個理論上的把握;第四,要多方涉獵各種文藝。文藝審美都是相通的,特別是書法與詩歌、音樂、美術等等關係很密切,只有多讀書,涵養氣質,懂得文藝審美的一般規律,才能夠對書法的美更加把握;第五,要臨習經典。這是醫江湖體的關鍵藥方!各種書體都有經典的公認的書家和法帖,比如說大篆有《散氏盤》《石鼓文》,小篆有《嶧山碑》《袁安碑》等,隸書有《張遷碑》《禮器碑》《石門頌》等,魏碑有龍門二十品,行書有王羲之、米芾、趙孟頫等等,草書有張芝、張旭、懷素、黃庭堅、王鐸等等,楷書有顏真卿、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等。他們的作品已經是公認的臨摹的對象,我們要通過臨摹他們的作品,堅持與古為徒,脫掉江湖氣,增加文化氣高雅氣;第六是研究筆法。筆法是書法藝術高低雅俗技術層面關鍵性要素,要脫掉江湖體,必須提升書法的筆法,就像我們唱歌,必須訓練聲線,唱歌技巧一樣;又像我們作文,必須提升我們的語言能力一樣;第七是拜師。書法是一門高深的高雅的藝術,只靠自己去寫去學習,很難入門,很難能摸到門道,現在有一句話是,沒有老師學書法等於自殺,是有道理的;第八是不迎合,不媚俗。就是不要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不能夠降低我們的審美情趣。第九,多看高水平的展覽。潛移默化,提升審美欣賞能力。






文仰山人


只有按照正確的筆法臨習經典書法真跡,才能從江湖書體和實用書寫中走出來。





王乃棟說書畫


江湖體是—種流浪在民間的書體,也可以講是一種不講究筆法的書體,包括當下的老幹部體,都是個性比較張揚的,比較俗的,經不起時間考驗的。這種江湖體無論在過去、現在、將來,在民間都有強大的生命力。

今天,書法已提升為—種高雅的藝術,從人們欣賞的角度來講 ,書法都要有源可查,有跡可尋 ,師從出處,成為人們判斷書法水平高低。書法大眾化,時下卻成為一部份人的專利,象金字塔一樣,塔底江湖體,塔尖成為藝術。

那麼如何從江湖體裡走出來,我認為因人而異。一部份已定性了,寫到老也不想去變去學。絕大部份人是寫了幾十年還找不著南北。只有一小部份悟性好的才到達藝術頂峰。我想要徹底告別江湖體,選帖是最要緊的,然後必須告別過去,將以前的習慣全部拋卻,象小學生一樣,從橫豎撇捺開始 ,斂收自己的個性,沉下心來學 ,一年二年甚至幾年學一種書體,執著地追求,—定能蛻變出殼。


愚湖之


江湖書法體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不然對不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