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不賣了。醫療物資出口緊縮,沒有中國註冊不能再出口

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上述醫療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措施將視疫情發展情況動態調整。

對不起,我們不賣了。醫療物資出口緊縮,沒有中國註冊不能再出口

一是嚴把關,維護中國製造的聲譽。前段時間曾報道多起中國出口的醫療物資存在問題的新聞。有一部分是因為所在國家使用不規範,沒能發揮出效果。(然後所在國家媒體藉此又開始汙衊中國)另一部分就是所在國政府沒有接受我們大使館的建議,購買大使館推薦廠家生產出來的物資,而是通過二道販子取的貨。這些二道販子和一部分大發“疫情財”的廠家商家為了賺錢而出口一些低檔殘次品,這勢必敗壞我們的名聲。況且,這些物資可能就會要了一個人的命啊!這錢我們不能賺。這時候國家牽頭制定標準,卡掉一部分不合要求的物資,等於在維護我們的聲譽。

對不起,我們不賣了。醫療物資出口緊縮,沒有中國註冊不能再出口

二是在維護我們醫療物資生產商的利益。前段時間頻頻出現醫療物資被劫被扣被丟失的新聞,這些丟失的口罩有一部分就是國內出口的。一旦口罩消失,還給不給我們錢呢?值得思考。還有部分國家買我們的口罩先交了一個定金,後續就想賴賬。可以說,這些國家的無恥程度超出我們的想象。所以前段時間網友們一直在呼籲廠商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騙。可是在各大醫療器材生產商拼命擴大生產時,為了擴大銷售,搶佔商機,這些廠商可能就顧不了那麼多,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訂單就接,最後可能就吃了個啞巴虧。而收緊醫療物資出口,那些想買物資的國家就要掂量掂量了。

對不起,我們不賣了。醫療物資出口緊縮,沒有中國註冊不能再出口

三是製造賣方市場,輸出中國標準。在海外各國疫情十分嚴重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在吹毛求疵挑中國醫療物資的刺,妄圖用他們的標準來檢測我們的物資,然後因為中外標準不同,我們的醫療物資可能就不符合他們的標準,他們就可以以此賴賬或者抹黑中國。現在我們收緊出口,制定中國標準,你們愛要不要,反正現在我們國內口罩也不是賣不出去。但是他們現在急需口罩,口罩等物資是可以救命的。而中國現在的口罩產能佔據世界的大半江山,生產口罩的原料噴熔布更是大部分產能都在中國。中國一旦收緊這些物資的出口,並制定我們的標準,看他們到時候是要呢還是要呢還是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