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光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東陽光(600673)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內外需求放緩,公司部分產業所處行業受國內外複雜因素及行業週期性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明顯,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公司堅持以研發創新為核心,憑藉自身產業鏈優勢、產品技術優勢以及高標準環保治理等優勢,在既定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根據現實情況積極調整和落實年度經營計劃的各項工作,保持整體生產經營穩健發展。

報告期內,為把握未來高端鋁電解電容器行業逐步向國內市場轉移的趨勢,公司調整經營策略,重點拓展電極箔國內市場業務,同時加強細分產品低壓化成箔的推廣銷售,但由於主要出口

地日本市場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訂單量有較大幅度下滑,導致公司電極箔整體營業收入同比下滑

8.52%;化工行業具有周期輪轉快及價格波動幅度大的特徵,公司氯鹼化工(600618)產品(液鹼、液氯、雙氧水、甲烷化物)以及新型環保製冷劑(R32、R125以及R410a)等主要化工產品,受行業整體週期向下的影響,市場價格同比處於低位,雖銷售量基本與去年持平,但價格下滑嚴重導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6.62%;醫藥製造方面,因銷售團隊建設持續發力,通過學術推廣以及渠道下沉齊頭並進的策略,核心產品可威的銷售量大幅提升,醫藥製造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5.41%。綜合來看,公司2019年整體營業情況保持穩健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擴充產品管線,提升市場競爭力

報告期內,為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產業佈局,在第一批6個仿製藥的基礎上,公司控股子公司東陽光藥繼續收購了恩替卡韋片等27個仿製藥產品的中國境內所有的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和所有權,產品涵蓋心血管、抗病毒、抗感染、神經系統、內分泌及代謝等多個治療領域,有利於深度挖掘並最大程度上覆蓋適應症市場,具有優先審評、市場規模大、品種劑型規格齊全、國內外共線產品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等優勢。截至本報告披露日,東陽光藥合計收購的33個仿製藥產品中已有32個產品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提交了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申報,其中5個產品已獲批並轉讓。此外,為補充糖尿病領域產品線,提升東陽光藥在降糖領域學術地位和在等級醫院的市場競爭力,東陽光藥收購了國家1類新藥焦穀氨酸榮格列淨和生物製劑利拉魯肽,目前已完成了標的資產交割。

2、在建項目穩步推進,提供充足產能

報告期內,公司根據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逐步推進公司擴建項目。其中,公司在烏蘭察布佈局的中高壓化成箔擴建項目,其第一期化成箔生產線主廠房及配套設施已全部建成,前24條化成箔生產線已正式投產,新增中高壓化成箔產能700萬平米,該產線已相繼通過日本Rubycon、NIPPOMCHEMI-COM、Nichicon、韓國三和等主要客戶現場認定,為後續產品銷售做好準備,隨著未來產能釋放,依託當地電力優惠政策,將有利於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公司與UACJ株式會社合作的釺焊箔擴產項目以及電池箔項目進展順利,預計2020年部分設備投產,新增產能4萬噸,該項目主要應用日本高端電池箔生產技術,核心客戶包括日本松下等國際頂尖電池廠商,實現替代日本進口。

在醫藥製造板塊,為現有產品生產及儲備產品上市提供保證,東陽光藥針對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佈局的產能建設項目取得進展,其中口服固體制劑生產線目前已進入系統認證階段,預計2020年投產;胰島素原料藥工廠開始安裝工藝設備進入收尾階段;針對化學藥製劑產品開展的原料藥產能建設項目中部分配套建築已封頂。此外,東陽光藥於報告期內收購了廣東東陽光生物製劑有限公司用於生物藥原料藥及製劑生產。待相關產能逐步投產,可為公司相關醫藥產品的生產提供充足的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3、堅持研發創新,推動在研項目進程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研發投入,不斷推動相關在研項目的研發進程。目前,公司與東洋鋁業株式會社共同投資開發的粉末積層箔和粉末積層化成箔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並同步在下游應用領域開展產品性能測試;在抗病毒領域方面,公司抗丙肝藥物國家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已完成全部臨床試驗並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上市申請,NS3/4A蛋白酶抑制劑伏拉瑞韋已進入臨床III期試驗;糖尿病領域產品穩步推進,重組人胰島素注射劑已提交上市申請,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注射劑(預混)、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30注射劑已完成臨床III期試驗,門冬胰島素已完成臨床I期。

在推進各項在研項目的同時,公司亦致力於優化原有產品的生產工藝,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和品質,以貼合市場及客戶實際需求。在電極箔領域,公司新開發的高壓腐蝕箔產品各項性能與世界最高水平的KDKH100相當;新開發的低壓化成箔產品比容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可完全滿足固態電容比容的需求;中壓腐蝕箔375F比容穩定,水平領先。在電子光箔領域,高壓硫酸箔、軟態低壓箔全偏析實現量產,確立了公司電子光箔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本優勢,首創的鑄軋法YJ1090亦已批量供應日本JCC、NCC等高端客戶;釺焊箔鑄軋轉型成功,產銷穩定增長,開發

的單層翅片替代複合翅片相關技術為全球獨家專利,產品MONOBRAZE翅片已經開始量產並擴銷。上述產品技術更新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的技術領先優勢。

4、實施股份回購,推動公司股票價值迴歸

為充分維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穩定投資者預期,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迴歸,經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第十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方案,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回購期限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回購股份用於轉換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和員工持股計劃。截至回購期限屆滿之日(2020年1月20日),公司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15,787,028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84%,回購資金總額100,895.09萬元(不含交易費用),按公司披露的回購方案完成了回購。詳情請見公司在上交所官網上披露的回購股份相關公告。

5、拓寬融資渠道,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報告期內,為進一步滿足各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

公司獲得了中國證監會核准的關於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相關批覆,同意公司

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億元的公司債券,目前完成7億元的債券發行和資金募集工作,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公司債券信用等級均為AA+,滿足公司產業發展和流動性資金需求。

為進一步提升子公司東陽光藥的資金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東陽光藥於報告期內向全球最大的股權私募基金黑石基金髮行了4億美元H股可轉換債券,期限7年,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收購藥品、生產設施資本支出、擴大銷售和經銷網絡等,同時藉助黑石基金在全球的醫藥領域豐富資源,進一步優化東陽光藥的公司治理、藥品收購和戰略發展。

6、推行精益化管理,降本增效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從管理中爭取效益最大化。公司下屬各子公司計劃聯動,分次採購,控制和減少庫存。公司引入信息化高效管理系統,開展質量控制改善項目,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提升自動化水平,實現精準控制,減少人為出錯的風險和成本;搭建了能源管理平臺,實施監控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分配和消耗,靈活、科學調配,實現最佳的經濟利用。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1)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67,210,574.93元,同比增幅26.43%;實現利潤總額2,411,880,005.48元,同比增幅34.5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12,477,114.65元,同比增幅2.0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917,444,272.15元,同比

增幅19.2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215,869,577.48元,同比增幅57.62%。

(2)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26,407,067,499.75元,比上年末增幅34.58%;負債總額16,628,866,709.57元,資產負債率為62.97%,比上年末增幅10.05個百分點;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6,925,128,622.76元,比上年末增幅1.84%。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1)電子元件材料製造行業

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鋁電解電容器向中國大陸的轉移以及日益廣泛的鋁電解電容器的應用領域,推動國內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行業的快速增長。但目前國內電極箔行業企業質量參差不齊,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導致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關鍵環節及產品依賴進口,總體技術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雖然國家供給側改革進程加速及推動環保整治常態化,行業內缺乏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環保治理不達標的生產企業遭受淘汰或被關停取締,行業內資源得到整合,但行業主要規模企業仍在產能擴建,未來競爭依舊激烈。

相關情況可參見本報告第四節關於醫藥製造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內容,或詳見公司控股子公司東陽光藥在香港聯交所披露易網站(http://www.hkexnews.hk)及其公司網站(http://www.hec-changjiang.com)上發佈的公告及通告《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業績公告》以及後續適時披露的2019年年報。

(二)公司發展戰略

東陽光長期堅持以研發創新為核心,依靠高端的人才配備、先進的軟硬件設施以及紮實的研發實力保持公司的持續發展。公司以產品發展趨勢為引導,以市場/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自主研發、與國內外領先技術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等方式,不斷提高公司在原有產業上的技術與工藝,提高原有產品品質和技術含量,鞏固公司原有產業的市場地位。同時,依託公司相對成熟的產業鏈群繼續向細分領域延伸,逐步優化公司產品組合,提高公司核心競爭能力。

目前公司已在電極箔、電化酸鹼、抗流感治療領域等產業取得舉足輕重的發展地位。未來公司將緊跟國家戰略性產業規劃的步伐,在精細製造成熟產業、鞏固國內細分市場的同時,把業務發展重心向醫藥製造以及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電子新材料、儲能材料等方向轉移,堅持創新,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培養優秀的研發人才,大力推動公司在研項目,孵化優質產業並逐步淘汰落後產能,調整並優化公司的產業結構,加快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平臺公司,為股東及社會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經營計劃

2020年,公司將繼續以推動研發創新以及完善產業佈局為主線,緊貼國家戰略性產業規劃的步伐以及行業發展趨勢,開展各項工作:

在經營方面,(1)電子新材料:繼續拓展電極箔國內市場業務,在鞏固中高壓化成箔的市場份額的同時,將重點發展更具技術附加值和發展空間的固態電容器用低壓化成箔;(2)合金材料:以電子光箔、釺焊箔及電池鋁箔為中心,加快新產品的銷售推廣工作,同時繼續推動產品轉型升級,逐步調整產品結構;(3)化工產品:依託公司廣東地區最大的氯鹼化工廠的優勢,通過改造部分設備,調整產品結構,將工業用次氯酸鈉、雙氧水等進行稀釋轉化,進入消毒用品領域;根據國家對HFC管控和空調行業冷媒的發展趨勢,調整公司製冷劑品種,推動更具優勢的R134a產業化;(4)醫藥製造:通過擴展業務渠道和夯實學術推廣,繼續拓展核心產品可威及其他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醫藥產品的銷售,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相關在研項目的研發進程,儘早實現在研項目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在研發方面,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創新力度,加大研發投入,有序推進丙肝、胰島素、焦穀氨酸榮格列淨、利拉魯肽、鋰電池正極材料、氟樹脂材料、粉末積層箔與粉末積層鋁箔等多個在研項目的研發進程,推動項目產業化,實現研發和生產的有效銜接。同時,憑藉自身研發實力積極引進技術合作,拓展國際化視野,以提高研發方向的瞻遠性,注重技術人才及研發團隊培養,保障公司研發實力穩步提升。

在項目投資方面,繼續大力推動公司釺焊箔、電池鋁箔、口服固體制劑生產線、胰島素原料藥工廠、化學制劑原料藥以及廣東東陽光生物製劑有限公司生物藥原料藥及製劑生產線等擴建或新建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投產,對於已經有部分產能投產項目如烏蘭察布化成箔生產線加快實現產能釋放,充分發揮其優勢,並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開展後續項目建設;對於收購的國外轉國內的仿製藥,在取得相關批件後,儘快推進產品生產銷售,快速搶佔市場份額。

在管理方面,公司繼續開展精益化、集約化管理,圍繞智能化及自動化製造、設備改造升級、加強品質監控與改進、成本控制、員工素養養成、安全生產、環保治理等多方面展開工作,確保公司生產經營的安全、高效運作,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有效利用率,實現降本節耗。重點提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強化風險辨識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公司管理層將持續關注國家經濟形勢以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生產經營計劃,把握市場機遇,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產能釋放,提高相關產品市場佔有率,進而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市場風險:2019年全球經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公司部分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易受國際市場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定期分析國際市場經濟走勢可能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加強大宗原材料的套期保值工作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同時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向高技術壁壘行業進行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和質量,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2、政策性風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基礎材料、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目前,作為新一代功能材料的電極箔、電子光箔等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行業目前受到了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如果該等相關政策出現不利變動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可能對公司主要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醫藥製造行業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醫藥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管理力度也不斷加大。醫改控費、兩票制、稅務嚴查、藥監新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為整個醫藥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使公司面臨行業政策變化的風險。公司將密切關注行業政策動態,積極採取措施主動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同時加快產業升級,向高技術壁壘行業尋求發展,增強企業生存能力,加大發展空間。

3、研發及轉型風險:公司致力於通過加大研發力度促進公司的轉型升級,但由於研發與轉型具有不確定性,且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研發不成功或研發效果不及預期都將對公司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為了降低此類風險,一方面公司著力打造高素質的研發人才隊伍,不僅從外部引進人才,還加強公司內部培訓;另一方面,公司還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技術合作,學習外部先進的技術經驗,力爭將此類風險降到最低。

4、行業週期性風險:公司所處行業競爭激烈,受到國家政策、上下游行業聯動、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產品的需求及價格呈現週期性波動,導致公司部分產業經營情況存在一定的週期性風險。公司將持續關注國家經濟形勢以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生產經營計劃。同時,公司將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

5、醫藥板塊單品種依賴風險:2019年公司可威系列產品營業收入佔公司醫藥板塊(東陽光藥)總營業收入的95.33%,收入集中度較高,存在單品種依賴的風險。後續公司將在保持可威系列產品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積極增加對其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投入,提升其他產品銷售比重,優化公司收入結構,降低該等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未發生重大變化。

1、研發創新平臺優勢

公司以強大的研發實力作為公司核心競爭力,下設研究院經過多年潛心研發,已擁有持續的、系統的研發能力,為公司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研究院被評為國家技術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主要圍繞電子元器件、含氟新材料、儲能產業等領域進行創新研發。研究院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配備優秀的專職研發團隊。研究院建立了科學、完善的研發管理體系,依託8000㎡的先進研發實驗室、價值過億的進口設備以及優秀的研發人才,為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與新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控股子公司東陽光藥擁有獨立的醫藥研發團隊,從事抗病毒和內分泌及代謝疾病領域產品的開發,目前已向藥監局提交了國家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和重組人胰島素注射劑的上市申請,其餘在研項目進展順利。

2、技術合作優勢

經多年研發與發展,公司在電子新材料、合金材料等領域已形成自主核心技術。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研發實力,公司積極與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與機構展開技術合作,同時引進大量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進行技術指導,推動公司研發項目的開展。目前公司分別與日本最大的鋁箔生產企業株式會社UACJ、臺灣上櫃公司立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電子光箔、釺焊箔、電池鋁箔、低壓電極箔領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合作關係;與全球第三鋁漿及鋁粉生產企業東洋鋁業株式會社在具有更高附加產值的粉末積層箔及粉末積層化成箔項目上開展研發合作。

在醫藥製造領域,子公司東陽光藥與太景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從

事抗丙肝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與伏拉瑞韋)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3、產業鏈和產業協同優勢

公司在不斷橫向延伸產業鏈,注重將產業鏈向縱深方向發展,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合作,不斷完善現有業務上下游產業鏈,並更加註重產業轉型和升級。公司深耕鋁箔製造業,從傳統鋁箔加工逐步向電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產品領域發展,目前公司已建立了電子光箔-電極箔(包含腐蝕箔和化成箔)-鋁電解電容器為一體的電子新材料產業鏈以及空調箔-親水箔的空調熱交換器產業鏈,並從電極箔的腐蝕化成工序中逐步發展出氯鹼化工-甲烷氯化物-氟化工(主要為新型環保製冷劑)-氟樹脂的氯氟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多產業鏈群,有利於把控公司產品質量、生產工藝及成本,同時藉助產業上下游聯動推動公司產業佈局。醫藥製造領域中,東陽光藥擁有獨立的醫藥研發團隊、符合GMP等要求的生產體系、充足的生產能力以及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和銷售隊伍,有序打造醫藥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產業佈局,核心製劑產品的部分原料藥由自主生產,可保證產能、工藝質量及成本可控。

4、豐富的產品線及產品儲備優勢

為保證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公司在做大做強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同時,依靠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及技術合作,不斷向下遊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延伸,優化公司產業佈局。根據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公司已逐步落實向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延伸,目前已佈局了鋰電池、氟樹脂、電池鋁箔、粉末積層箔及粉末積層化成箔等產品在研。醫藥板塊方面,目前共有43種醫藥產品在售,自有18種在研產品,另有收購的焦穀氨酸榮格列淨、利拉魯肽以及多個適用國外轉國內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治療領域涵蓋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多治療領域。除此之外,東陽光藥與深圳東陽光實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擁有公司控股股東及公司實際控制人下屬藥物研發業務板塊的研發成果的優先購買權。目前公司產品儲備豐富且多樣,能有效應對經營風險及外部市場風險,待相關產品產業化將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5、環保優勢

公司以環保生產作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同時隨著國家環保治理的深入落實,環保治理能力已然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競爭力體現。公司長期嚴格堅守高投入、高標準的環保治理原則,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每年均投入專項環保資金用於節能減排設施的更新和維護,積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促進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資源化,實現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進而控制和減少汙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經過長時間環保優勢的積累,公司各項環保指標均符合相關要

求,未發生重大環境汙染事故和特別重大環境汙染事故。在國家環保監管整治常態化的態勢下,經過長時間環保優勢的積累,公司顯著的環保治理優勢和成果將形成強勁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