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現在的時間,是2020年4月1日。

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裡,我們經歷了:

新冠疫情的全國大爆發及有效遏制,股市春節後的千股跌停及創業板小牛行情,全球疫情的大爆發及歐美等地陸續重視,沙特與俄羅斯的爭鬥及全球油價的暴跌,美國的無限QE以及央媽財爸的聯手救市。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房企的日子很難過。

不僅是降價促銷這麼簡單,還有融資困難、拿地困難、成交困難、還債困難、交房困難。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新房降價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融資困難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償債困難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交房困難

如果說,2019年是房地產的寒冬,那麼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房地產行業就是進入了冰河時代:

無人看房、無人買房,卻有房要交、有債要還,有人要養,沒地可拿。

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即便萬科漲了4%,海天跌了4%,但房企老牌龍頭萬科(3009億)的總市值依然被賣醬油的海天味業(3236億)超了過去。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被多軍蹂躪了20年的空軍們,終於,在2020年勝利了。

他們佔領了輿論的制高點,他們把城鎮化放緩、人口老齡化、房住不炒、房產稅推進,以及世界金融大週期的蕭條期掛在了嘴邊,他們說,房價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他們說,房價已經到頂了。

但即便在這樣的時刻裡,我的觀點依然很明確:

房價並沒有到頂。

沒錯,即便在2020年的當下,即便全球經濟都遭受了新冠疫情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摧毀,即便房住不炒政策已經堅持了5年有餘,即便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房價確實出現了下跌,但我依然認為房價並沒有到頂。

我預判:

短則1-2年,長則5-7年,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新房與二手房房價,還會突破前期的最高點,繼續上行。

請注意,我也看到並認可這一段時間經濟的下行,各類資產的縮水,也認為今年的房價以穩為主,且很可能穩中有跌。

請注意,我也看到並認可這一段時間經濟的下行,各類資產的縮水,也認為今年的房價以穩為主,且很可能穩中有跌。

請注意,我也看到並認可這一段時間經濟的下行,各類資產的縮水,也認為今年的房價以穩為主,且很可能穩中有跌。

但我依然認為,放在更長的時間跨度裡:

短則1-2年,長則5-7年,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新房與二手房房價,還會突破前期的最高點,繼續上行。


1.我認為房價沒有到頂,與我的「屁股」無關。

我是前房產營銷人,賣過房子,但現在已經離職4年了,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我是否賺錢和房價漲跌無關,因為我做的是房產諮詢,這個諮詢包括買房和退房。

2.我認為房價沒有到頂,不代表我認為這段時間房價不會震盪。

2020年的當下,經濟大環境變數太多,短期內房價波動太正常了,但從5-7年的長期來看,我認為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房價的均價都會比之前的最高點要高一些。

3.我認為房價上漲,但同時也支持「房住不炒」,也反對暴漲暴跌。

我的「看多」,單純是技術性看多,我反對炒房,反對投機買房,反對一切的惡意做多與做空行為。


以下,是我的部分論點與論據:

1.即便城鎮化進程放緩,但城鎮化的進程並未停止,且還有足夠的上升空間。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戶籍城鎮化率為44.38%。

這兩個數字,確實比1949年的10.64%以及2011年的50%要高,但是依然遠低於發達國家的80%,也低於城市化率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中速發展階段的70%臨界線。

“根據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經驗,城市化率在30%~70%期間是加速城市化的時期.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七左右,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只要我們還處在30%-70%的加速城市化時期內,房價就不會見頂(永遠都超不過歷史最高點),只要我們還處在30%-70%的加速城市化時期內,城鎮化所關聯的主導產業就仍然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佔據主導,這其中就包括房地產行業。

不過,在經濟的衰退期與蕭條期內,房地產自身也會產生調整,與其他資產相比,房產更適合作為基礎配置,而並不適合投機,更不適合加大量的槓桿投機。但是,房產依舊會作為一個對於普通人而言保值增值的資產,維持到城鎮化率為70%左右的水平。

除此之外,中國只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城鎮化率只有44.38%,要知道,在戶籍制度放鬆的今天,之所以戶籍城鎮化率仍然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6%,是因為還有大量的在城裡居住的人沒有屬於自己的房產。

這些人,在北京的被稱作北漂,在上海的被稱作滬漂,這些人,大多數是收入尚可的、接受過九年制以上教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還會持續不斷地購買他們的人生的第一套房。

2.只要我國的土地財政制度不改變,房地產就永遠無法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中國大陸採用的是從中國香港借鑑而來的,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土地拍賣制度。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早在2003年就將房地產開發模式分為2類:

一類是香港模式。香港是城市經濟體,可供開發的土地面積極其有限。香港政府實行“低稅收、高地價”政策。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於賣地。政府對土地實行壟斷,實行高地價給政府帶來極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幾大房地產開發商壟斷了70%的新房供應量。政府和房地產商博弈的結果就是高地價、高樓價、高利潤。

一類是美國模式。美國是大陸經濟體,土地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被開發。“在美國,土地是無限供應,只要修路、架軌(城鐵)、挖洞(地鐵)就會有大片的土地被開發出來吸引大批人群去工作和居住。另一方面,房地產公司又充分競爭,談不上什麼壟斷,因此地價、樓價都由供求關係決定,房地產公司也無暴利可言。由於充分競爭和高度發達的不動產金融,房地產公司不得不採用高度專業化和長期收益為主的商業模式,在細分市場上取勝,靠長期經營獲利。

兩種模式在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用與否。雖然香港的房價收入比遠高於美國的眾多城市,但香港的“低稅收”也同樣保證了香港經濟的繁榮,促成了香港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雖然美國的土地歸個人所有,享有永久的產權,但房屋所有者每年卻要繳納高昂的房產稅,而且公共設施的更新也緩慢至極。

上個世紀80年代前,我國曾經在西安、貴州、青島等地進行了多次商品房銷售試點,但人們購房意願慘淡,且房屋開發啟動資金也很難籌措。而借鑑了香港土地拍賣制度的深圳,使得政府不僅不用出錢,還可以從土地中一次性獲取大量現金,開發商也能通過房屋預售制度,在建成之前就從購房人手中獲得購房款,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種土地拍賣與房屋預售制度,非常先進與有效。

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土地拍賣,在早期廉價供應土地,來吸引開發商建造商業與住宅。在城市發展中期,通過抬高土地價格,從而快速獲得大量的土拍財政收入,對基礎建設繼續進行大量投入,吸引更多人落戶發展。並繼續抬高土地價值,繼續反哺城市經濟。形成“城市-土地-城市”的正向循環。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土地歸政府所有,統一由政府進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這樣的壟斷人為地造成了供求關係的不平衡。

開發商經過了十幾輪激烈的公開競拍後,拿到了高價拍到的土地,加上建造成本、各種稅費、營銷成本和預期利潤後,呈現在買房人面前的,便是一個“讓人絕望”的高房價。

2020年的當下,土地拍賣制度依然沒有被改變,除此之外,還多了「土地流轉」: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而「土地流轉」會對我們產生的真正影響是:

1.土地指標配置權從中央下放到地方,提高了土地的配置效率,更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2.目前的政策分兩個方向,一個是隻能處理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一個是部分試點省份、城市可以處理永久基本農田並轉為建設用地。而試點省份,做多為發達地區,其近郊有大量的農用地,一旦得以使用,將大大提高城市的土地儲備。有效解決長久以來的“供需錯配”,未來,“北京二環裡的莊稼地”或許會永遠退出歷史舞臺。

3.在一二線城市群獲得大量新增土地的同時,城市的發展也將得到有效促進,“城中村”也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大城市,城市群,將會加速發展。

4.政府可以通過收地、賣地,獲取大量的城市發展資金,用以減稅降負、補貼企業與居民,從而讓城市快速從疫情的影響中走出來。

5.大量新增土地的盤活與入市,也可以從供應端起到穩定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作用。未來大城市年化10%以上的漲幅,將很難再次出現。

6.農村的特色小鎮、旅遊地產、養老地產會得以促進,疫情之後,會有部分城裡人考慮前往農村購置房產,用以休閒與防患未然。

7.「土地流轉」更多的是一級市場的事情,是土地的事情,是為了盤活土地存量,與房價沒有太多的關係。

只要城市每年的土地供應計劃在,只要土地招拍掛制度在,當前的房地產模式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房價,也不會產生多少波動。

崩盤?

在當前,二手房價與新房房價強錨定,新房房價與土地價格強錨定,土地價格又被各個地方zf以土地拍賣的形式獨家壟斷,哪裡來的崩盤基礎呢?

見頂?

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追求的都是穩定的增長,而不是穩定的下降。只有穩定的增長,溫和的通貨膨脹,才可以讓經濟持續發展下去,而不是暴漲暴跌,而不是像日本一樣進入“失落的20年“。

3.貿易順差國家沒有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之下,資產價格的迴歸與再創新高几乎是必然事件。

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的經濟都造成了災難級的影響,甚至超過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因為疫情,導致了大量的工廠停工,汽車使用量下降,從而使得石油消費量下調。這就造成了俄羅斯和沙特的爭吵,以及油價的不斷下跌。

作為“黑金”的石油價格暴跌,再加上各種經濟行為因為疫情而暫停,使得美股等各類資產價格下挫。於是,美聯儲以及各國央行,都開啟了貨幣寬鬆政策,美聯儲甚至直接降息至0,以及開啟了無限QE。

雖然我國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作為上游能源國的沙特、作為下游消費國的美國經濟都遭受了重創,那麼作為中游製造國的中國,作為貿易順差國的中國。就無法獨善其身。就一定會在貨幣、財政政策上,採取相應地跟隨政策。

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放水」。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貨幣政策上的降息

2020年了,房價已經到頂了麼?

財政政策上的“特別國債”

但我們要記住:放水容易吸水難。

疫情總歸回過去,全球的經濟活動總歸會回到正軌。但放出來的水,卻很難回到原來的水桶裡去。

所以,雖然當下人們不敢消費、不敢投資,而是緊緊地握住現金不敢動。但是,如果一直握下去,面對我們的,就是貨幣貶值。放出去的水,進入基礎消費品裡,就是通貨膨脹,進入資產裡,就是資產泡沫。

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比資產泡沫要嚴重得多。

在疫情過去,人們信心恢復之時,便是各類資產價格報復性反彈之時。

而中國的大類資產,看來看去,房產都像是龍頭老大哥。


你覺得現在的房價,還是頂麼?

最後,大家可以去自行檢索一下「地王」二字,各個一二線城市在2020年的土拍市場都很火熱,湧現了大量的高總價、高單價的「地王」,麵粉都如此之貴了,麵包還會白菜價麼?

只是,那些拍的地王的房企,大多是紅色背景,比如中交、比如首開,它們有更多的zz任務,有耕地的融資成本,至於民企?很多都活不過這個冬天。未來,國家對房價的把控將會更加的精準,「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並不是說說而已。

對於普通的首套房買房者,現在是非常罕見的「購房窗口期」,我希望你把握住。只要你能保證自己能夠還得起未來30年每個月的月供,就可以去買房。普通人,要做時間的朋友,以未來30年每月償還的月供來對抗這一兩年「金融危機」對自己帶來的衝擊。

剛需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所以我才會說,這段時間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房價都比過去便宜了,是一個很好的入場時機。

對於房產投資者。我希望你注意一下在五年後可能出現的房地產稅,以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大政策。當前,已經不再是那個閉眼買房的大時代了,你沒有內幕的信息、專業的知識、卓越的眼光,是很難賺到超額收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