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很賺錢的人,鬧個疫情都說撐不下去、破產是真的嗎?沒有積蓄嗎?

sharphy914


是真的,我是做生意的。

很多人確實是從零起步。生意越做越大,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盤子也越來越大。

雖然買房買車,但很多人為了生意,都是抵押的狀態。所以一旦出現問題,身家都下去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更不要說那些槓桿貸款的。

我是做服裝的,很多服裝公司,一季貨下去,都是幾百幾千萬下去,自己的資產是不夠的,必須貸款。像疫情這種情況,比如春裝,真的是一件都賣不了。服裝這種東西,過季了,連生產成本都回不來,基本就是生產成本的3分之一。

做生意最好的狀態是沒有借款。

對於一直良好經營的公司,這次如果沒有剛好遇到大投入,最多就是損失些,不至於傷筋動骨。

早些年做生意,確實有一本萬利的。這些年,都是薄利時代。有些企業已經沒有跟上變化,在苦苦掙扎了,這次疫情,最後一根稻草。

還有一些就是做生意沒幾年,底子不厚,有些還是借債創業。

今年,最難的是老闆。


諾瓜


平時很賺錢的人,說撐不下去了,是真的嗎?

很多人說自己賺到錢了,其實那只是我們表面看到的情況,真是情況如何真的只有自己知道,馬爸爸就說過,每天晚上有1700多萬人逛淘寶,只是看看,就是看看而已,加個購物車沒有消費。過個眼癮,是多少人的現實生活狀態呢?

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和事,90後姑娘,小楊家裡獨生女,有房有車,父母都在工作,自己收入在當地也算不錯的了。看起來一切都挺好的樣子,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入不敷出是常態,辦了七八張信用卡,每張卡都有欠債。只能說拆了東牆補西牆還不夠,每月工資就是個流水,在工資卡里面一劃而過都不夠還欠債。

投資消費、超前消費,導致現在沒有存款,經濟波動一下就著急忙慌的,外面的欠債一大堆也沒敢跟父母說,在朋友和同事間借錢都已經挨個借遍了。這是真實個人生活的縮影。

再說說企業的困境吧,年初西貝是最早發聲表示自己的企業最多撐3個月,今年餐飲行業受到的衝擊可想而知,沒有人提前預知這些。西貝把資金用於採購食材和店鋪經營上面,導致疫情突發時,才發現平時沒有積蓄,錯過最佳的餐飲時間,資金不能短期回籠,店鋪租金、員工工資沒有停止,沒有收入支出不少,剩餘資金只能維持3個月。

這是企業的現實,西貝的可取之處在於,知道自己沒有多少資金維持,馬上發聲說明情況,提前得到金融支持回血成功。

在突發情況面前,不管是有錢人還普通人,或是平時看起來很賺錢的企業同樣會面臨破產,撐不下去的局面,唯一的差別在於。那些有賺錢能力的人,當他們同樣缺錢時能夠獲得資金的速度和渠道比普通人更多,同樣也要容易許多。

家有餘糧,心裡不慌,平時多些積累,荒年依然安度。


城惜水樹


這次疫情,對於個人來說,確實給大家或多或少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過身邊的哪個人因為缺少這幾個月的收入撐不住的,所以說連一兩個月都堅持不住的,這次事件之後,真的該好好深思深思了。

這場疫情,對小企業來說,是生死一線了。今年已經不想賺錢的事,而是能不能堅持下去了!

​當然,堅決支持國家統一安排,現在非常的時期,安全排在第一位!而且也不敢擅自行動,因為承擔不起後果,一個人感染,公司全部都得隔離,那就真得破產。

​現在這場疫情,各行各業都是環環相扣,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大家都很焦慮!

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復工狀態,經濟也在逐漸回血,然而有些行業因為要承擔鉅額店租還有員工工資等各項開支,所以很難支撐下去,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復工了,但是經濟要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會有一批中小企業面臨倒閉困境。例如,在KTV行業中,該行業的成本主要是租金和人工,另外,春節本身就是旺季,失去機會後,KTV將會出現一批倒閉潮。此外,KTV不會有太多其他收益,如果沒有減免租金,加上又不屬於國計民生的行業,很容易出現倒閉潮。

養殖銷售野生動物的企業也容易倒閉。這主要是疫情之後,將採取更嚴格的管理措施。過去曾經養殖和出售野生動物的企業,尤其是農場,很可能倒閉。大量非特色餐飲業將被關閉,特別是一些人工租金較高的公司。已經有很多人進入了餐飲業,幾乎沒有儲備金,即使有些準備了兩三個月,但疫情的影響卻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因此,一旦復工不能迅速恢復到正常狀態,就會發生破產浪潮。


巔峰霸氣



語過添亂


平常您只看到了他人表面上看起來掙很多錢的樣子,但是究竟掙多少錢掙不掙錢只有親歷者自己知道。

疫情影響下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擾,收入下降甚至是收入終止。對於普通上班族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減少支出或者不支出就可以度過難關。

對於有房貸、車貸、又欠著很多信用卡的人,和一些處於創業階段的創業者們各個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餐飲行業首當其衝如果你是19年剛剛涉足餐飲行業,那麼面對20年的衝擊很難在生存下去。因為大多數創業者投資都是傾其所有來投資的,都知道本錢下的大回報就會大。但是面對長時間疫情下造成的損失是很難承受的。還有一些企業和創業者本就處於生死邊緣徘徊,現如今的狀況可想而知。

大多數人不會滿足現狀,會把睜來的錢繼續投資進去擴大經營以謀求利益最大化,甚至會暫時背上負債累累,如果正常運轉慢慢的還能度過危險期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大山一樣將他們直接壓垮。

2020年對於很多行業來說“活下去”是主要的話題。




百年雞湯


我家做生意的,每天收入一兩千,疫情停了三個月,存款就沒有了,生活成本太大了,

房貸車貸房租,工人基礎工作,啥都要錢


土豆的麻麻


疫情的影響很大,可能會導致一些企業持續好幾個月沒有營收。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說:西貝現在賬上的現金流加上貸款撐不過三個月就要面臨破產風險。

西貝是知名餐飲企業,在疫情下也顯得非常困難。

尤其是很賺錢的企業,由於對自己盈利能力很自信,往往會將大部分現金用於擴張,甚至貸款來使得自己的企業規模快速發展,賬上只會留一些日常週轉的資金,而疫情的到來,持續幾個月沒有營收,很容易現金流斷裂。

這種不是由於商業模式有問題,僅僅由於疫情是非常罕見的極端環境,導致的企業資金斷裂,也不是沒有積蓄,而是他們對自己賺錢能力的自信,不會預留很多現金。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問題,極端環境出現就容易有問題。


理財哲學


這個情況屬於正常,掙錢與消費一般成正比,尤其是在企業供職的白領、金領們。這裡就要提一個圈子概念,作為月薪1萬以上的人,圈子一般不會是月薪5000的,那麼怎麼區分圈子呢。那就要看吃、穿、行這幾個方面。無形中的生活成本提升是巨大的,你年薪百萬不可能做公交車上班,同事知道了會看不起你,朋友不跟你玩,你失去了圈子發展空間直接受影響。這就是成本。當然著裝也是一樣,所謂奢飾品就是有錢人為了區分階級所消費的產品。那這裡的階級就是圈子的准入門檻。同時也是消費決定的。不是不想儉省節約,是圈子不允許,是面子不同意。不是收入就是有錢人。


尚小仙的賊船


是的,很多公司跟個人是一樣的。有些有富足,有些當月賺的只夠抵當月支的,有些則是借貸度日。。。疫情鬧上幾個月,沒有富餘資金的就撐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