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陽春三月,走進金安區木廠鎮潘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乾淨整潔的街道,色彩鮮豔的文化牆,盛開的油菜花,美如畫的村莊環境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整個村莊處處透著蓬勃發展的朝氣與活力。說到六安撤地設市20年來農村的變化,村民潘聲明感受最深的就是住房的變化,他一生中建了4次房,到了2000年後,住房變成了現在的二層樓房。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潘聲明:最大的就是我家的房子變化。之前你都是什麼樣的房子?開始是茅草房,然後土瓦房,土牆瓦頂以後,我又蓋了一次磚瓦結構房子,然後為了娶兒媳婦,孩子不滿意,我又蓋了這個小洋樓。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潘聲明說,他今年75歲,現在生活是越來越好,孩子們還想到城裡買房子。


潘聲明:小孩們看這房子不滿意,還要到六安買房子,我跟小孩們說,幸福靠你奮鬥出來。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在村裡的小廣場上,記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鍛鍊身體。老人名叫金永和,當記者與他聊起這些年村裡的變化時,他是感慨萬千。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金永和:變化都翻幾倍,生活也好,經濟條件都可以,老百姓都住上了別墅,沒話說的,道路都通。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農時不等人,潘新村的種糧大戶榮發成正在用無人機給小麥噴灑農藥。他說,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榮發成:承包了1000多畝地,以往種1000多畝地需要二三百人。現種地機械化、智能化,二三十人就能完成1000多畝的種植,通過無人機打藥,省工省力又省時。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近年來,金安區木廠鎮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農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項重要工程。不斷完善道路硬化、村莊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全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金安區木廠鎮鎮長 李海艦:2000年撤地建市以來,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20年來我鎮修建的鄉村水泥道路達200公里,進一步完善了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幸福感、滿意度得到極大的提升。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在霍山縣佛子嶺鎮長嶺村除了漫山的翠竹,眼下到處都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很多茶農正忙著採摘今年第一道春茶。近年來長嶺村的茶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由2009年的3000畝發展到8000多畝,茶農戶年均收入2萬元,全村茶葉年總產值達到700多萬元,比10年前翻了五六倍。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霍山縣佛子嶺鎮長嶺村茶農 楊玲:以前摘不下來的時候就叫人幫忙。我摘不了幾斤,頂多七八斤。茶價高的時候就四五百塊。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產業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民增加收入致富的基礎工程和持久動力,長嶺村對照美好鄉村建設標準,對村容村貌實施整村規劃,對道路進行改擴建,對鄉風文明和人居環境實施重點打造。現在的長嶺村儼然成為一個村美民富的世外桃源。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霍山縣佛子嶺鎮長嶺村民 徐照沂:感到生活越來越有奔頭,晚上路燈也亮了,環境也好了,心情也好了。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撤地建市20年來,金安區木廠鎮村潘新村和霍山縣佛子嶺鎮長嶺村的華麗蝶變,就是六安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的縮影。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撤地建市20年來,我市農村面貌發生了鉅變,農民就業由單一種養向二、三產業外延擴展,農業產業化連續12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全市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4家,省級86家。我市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成功創建全國六安瓜片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成功創建全省首批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市。“一谷一帶”“一嶺一庫”四大平臺要素集聚和項目承載功能不斷增強,特色農業“138+N”工程深入實施。農村事業發展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功能逐步健全,到處呈現文明、富裕、興旺、宜居的新農村景象。

20年,6倍+,六安鄉村變化大!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昌騰:20年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9年的1799.2元,增長到2019年的13244元,上漲了6.36倍。目前,全市正在由全省乃至全國為數不多的農業十大產業齊全的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型。


撤地建市20年

你的家鄉發生了哪些可喜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