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什麼用,能給人帶來什麼?

香盈袖521


1. 寫作是記憶的重建

我們腦中的記憶可能會消退、扭曲,也可能會重組、強化,而寫作就是重新塑造它們的方式。通過寫作,某些深潛在心底多年的記憶浮現,童年往事、青澀戀情、久遠見聞,如被一條細藤慢慢抽出,讓我們重新為之唏噓。通過寫作,腦海中某些重要的經驗和知識被提取出來,通過寫作而得以強化。個人記憶中的種種碎片,那些因理解而分解的一個個知識點,在我們寫成的一篇篇文章中初次相遇或者久別重逢,因寫作而聯結成網。

2. 寫作是潛意識的外化

林林總總的想法,甚或吉光片羽,初潛於我們的腦中時,只是一些微渺的閃爍的光點。少數可能會被你注意到,而更多的則一閃而滅,如一抹流星消逝在思想的暗夜,或是作為一艘沉船,永遠地躺著意識的深谷。而寫作則可以把它們點燃,讓它們浮現,讓它們奔湧而出,讓它們自己生長、壯大然後完整。

3. 寫作是思維的檢視

我們的頭腦中充斥著偏見、盲點和各種自相矛盾。在發牢騷、做白日夢或者與人胡吃海吹時,我們對它們是寬容的,甚至樂於放大和展現它們。而當我們要將想法訴之筆端,變成一篇篇完整的文字時,我們不得不嚴肅和審慎起來。邏輯上的矛盾、事實上的偏差、理念上的狹隘到哪怕一個錯別字都可能格外刺眼。因此對於寫作者來說,寫作正是他們檢視自己思維的良機。一個優秀的寫作者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思考者,因為正是寫作訓練了他的思考,而思考又促成了他的寫作。


靜一號普洱茶


寫作有什麼用?感覺這個問題真是問到我心坎上了,之前我是一個每天要至少要玩八個小時手機的重度網癮患者,自以為每天接受了很多有用的資訊,知道了很多國家大事,瞭解了很多娛樂新聞,還廣泛涉獵了文學、藝術等等領域是個全方位發展的小達人。

而實際上呢?

評價一本書時我只會說真的太好看了,評價一部電影我只會說太酷了。

寫作有什麼用呢?

寫作揭開了我的遮羞布,讓我發現自身語言的匱乏、知識的貧瘠。

你以為你心中千言萬語只要寫就能下筆如有神,而實際上只要你提筆你才會發現自己腦袋空空。

那些看過的資訊除了讓大腦變得懶得思考,還限制了想象的能量。

過度的刷手機造成的後果是,不要說寫作這種耗費腦力的活動,我甚至沒辦法安靜的看半個小時書。只要看幾頁書我就會忍不住的刷手機,根本沒辦法集中精神,並且發現自己大腦都是鈍鈍的。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我開始逼迫自己每天一定要寫日記。不管是什麼內容,寫的有多糟糕多流水賬也一定堅持寫。

於是慢慢的我心靜了,我可以開始看書了,我的頭腦沒有那麼笨拙了。我看書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寫作的能力也在緩步提高(當然我的寫作水平還是很差的,和自己之前比還是有進步了。)

一本300多頁的書我可以在4個小時看完,也能學著寫寫讀後感了。

你要問寫作有什麼用?

對我來說,寫作的日子我的心態越發平和,沒有那麼容易焦慮。

我的生活也越發從容,因為我腦子不再是一團漿糊。


木楨


寫作為了什麼?作家是為什麼而寫?忽然覺得寫作的作用這麼大!

有些人因寫作改變了自己,有些人因寫作改變了別人或者大眾。

比如莫言,賈平凹,梁曉聲,路遙,茅盾,老舍,郭沫若,魯迅,等等。

作家可以改變一個社會的認知,比如孔子,莊子,老子等等。

作家也可以改變一個社會的性質,把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比如卡爾·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等。

至於普通的寫者,可以改變的是那些有認同感,有榮譽感,有進取心的,最可愛的,志同道合的讀者。

如果連作家,作者,甚至普通的傳播者,都不能感動的人,要麼生活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要麼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土豪”,要麼是一個監獄裡的囚犯,他們都在孤獨的思考人生。

歷史是人民大眾創造的,但歷史是作家寫的,是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寫的,歷史是可以改編的。猶如《資治通鑑》,《史記》,《三國演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褒貶各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此罷了…

我想,作家最終是有歷史感的,因為他的目的是向好的……

歷史是需要後人評說的,當代不寫史……



博聞天下高


閱讀與寫作,是我最重要的愛好,充斥著生活中的每一天。

寫作大V李砍柴說過:寫作不僅僅是賺錢養家,也不僅僅是自我表達。是的,寫作可以帶給你一個全新的世界。

一是提升自信和成就感。小學時我很愛寫作文,那時候我是班裡的範文,每一堂作文課都是在我的作文中開始的。努力寫作文,在當時極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和成就感,提高了自信,也波及到了數學,我覺得可以學好任何一門課程。能夠快樂而自信的走過小學,與我的作文有很大的關係。

二是及時舒緩情緒。去年我整理日記,把上學時候的日記讀了一遍,尤其是初中時代的。看著稚嫩的文筆,不屑一顧的情緒,我自己都啞然失笑,原來,我的青春也是那麼叛逆和張揚過,只不過是我把他們都融進了文字裡。所以身邊人感受到的一直都是一個禮貌溫和的孩子。如果,沒有日記的宣洩,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心情度過青春期的。

三是提高效率。最近三年來,我的閱讀內容擴大很多,學習了很多致用類的知識,在閱讀之後的記錄,幫我輕鬆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可以說成長的速度快了很多。比如書評,寫書評最大的好處就是把看到的東西複述出來。複述的過程就是內化的過程,所以很多東西在寫的時候。就成為自己工作生活的一種方法。自己也會寫一些乾貨類,寫的過程,就是梳理自己理念和做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跳出來看自己,儘量客觀評價自己,改進可以改變的,接納不能改變的。

四是心態的轉變,從一個愛糾結的悲觀文藝青年,到一個樂觀開朗的媽媽。也許是三毛和張愛玲看多了,我的價值觀很多時候都是悲觀的,幾乎沒有過積極入世的想法。對於生活,有段時期,我是煎熬著度過的。堅持寫育兒文章,我的內心變得柔軟起來,發現了很多生活的細節之美,性格也慢慢開朗,煎熬的生活變成了享受的事情。

寫作帶給我的收穫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結識更優秀的朋友,打開眼界等等,我會一直堅持下去,讓文筆更好,生活更好。


二月書房


記得學生時代,很苦惱的一件事,就是,背誦課文。印象中,還模模糊糊記得一位小學老師曾經說過:背誦課文沒有捷徑,就是死記硬背;如果你實在背不來,就認真地抄寫一遍……。後來,用認真抄寫的硬辦法,邊寫邊記,加上死記硬背,還真的背下了許多的課文;再後來,也慢慢養成了讀書、寫作的好習慣;書寫的字,也愈來愈好看;讀到好的語句、成語等,就會記下來,弄清意思,再背一遍,然後抄一遍。效果不錯,記憶猶新。

要說寫作有什麼用,能給人帶來什麼。除了能寫好字體外,寫作、閱讀,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充實了許多;使人積極、陽光了許多;儲備了許多的信息;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擴展了許多的知識面……

記得,有篇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背影》,曾拜讀多次。不但字句通俗易懂,恰到好處,且,字裡行間充滿了父子難捨之情;也正因了曾經抄寫過,那段感人至深的月臺背影,至今猶如畫面,歷歷在目……


換個角度tosee


寫作的意義只有持之以恆才能體現出來,開始寫作時人們常常懷有功利之心。看到某些大V賺了錢,自己也開始寫作,可是結果卻很骨感,投稿不中,頭條也只有幾分幾毛,最後放棄。

寫作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不止稿費這麼簡單。

1、寫作可以倒逼輸入

參加寫作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滿懷期待,可是寫了一段時間就寫無可寫了,詞窮了,思想也窮盡了。

這就需要有輸入來保持我們大腦的靈活,和對事物的新鮮感。

輸入有兩種方式。其一是通過閱讀輸入。讀名著,讀思維類書籍,知識沒有窮盡,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增長見識。我們就可以從書中吸取靈感寫出來。

其二是通過“行萬里路”進行輸入。有條件我們可以到世界走走看看,領略不同的民俗風情。條件不允許,就多多關注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人和事,自然萬物,只要用心,都會給我們啟發。

2、寫作會越寫越熟練,打造不一樣的你。

通過寫作也可以找工作,有一技傍身便不愁吃喝,會寫作也是有一技之長的,通過寫作打造個人IP,然後創造自己的圈子,或者加入其他寫作陣營,個人價值得到提升,再有稿費賺那最好不過了。

會寫作的人在面試中也有優勢,公司裡有文案職位等著你,寫的好的人才會有很多橄欖枝拋向你。

身邊就有位中年老大哥,因為寫的好,得到了大型國企的職位,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寫作不是靠臨陣磨槍,需要日積月累,剛開始提筆費勁,堅持一個月,哪怕只是寫個日記,你也會發現下筆不再那麼困難了,當你準備好了,機會來了才能抓得住。


明言淺說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我想對於所有的生命來說,我們都是這個茫茫宇宙的一個時間旅行者。

在這一趟只能向前走,沒有返程的旅途中,我們會讀到前人的書,這是前人思想的結晶。讀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顧過去。如果沒有前人的寫書著作,我們又怎麼傳承呢?

特別喜歡梁衡在《我的閱讀於寫作》中的這段話:

如果說讀書是一個人有沒有求知心的標誌,那麼寫作就是一個人有沒有創造力和責任感的標誌。讀書是吸收,是繼承;寫作是創造,是超越。

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吸收了知識,並在自己的日常實踐中獲得與別人不同的體驗,這些體驗或許就是別人有用的東西,寫出來,或許就可以幫助到別人。這就是寫作的作用。

或許有人會說,自己水平有限,寫不出《紅樓夢》,更做不出《三國演義》,那麼寫作還有用嗎?我覺得有!

經典名著有經典名著的作用,而我們的小文章也有小文章的作用。但是,寫就要認真對待。凡事不認真都是蜻蜓點水,一掠而過,我想就算有作用也不會有多大的作用,對自己而言反而是種傷害,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所得,難道不是一種傷害嗎?

寫作應該是一個檢驗自我的過程。檢驗自己所學是不是基礎踏實,是不是結構嚴謹。寫作最重要的吸收再創造,這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所以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想在裡面,不能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如此才能讓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提升,對別人也會有幫助。


宜輕晨


寫作的範圍很寬泛,小到日常的隨筆、一則廣告文案,大到一篇文章、甚至小說,都能算作寫作。

(圖片侵刪)

對於我這個日常寫作量極少的小白來說,這段時間地持續輸出(寫作),能體會到以下幾點用處:

1、解碼再編碼。這是一個新聞學理論。

最近在持續看書,各種雜書。那看書就會有所思所想,比方今天看了三國演義這一回,就鍛鍊自己將這一回的內容用一兩句話(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出來。

這就形成了從解碼(看完書將其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到編碼(將書裡的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表述出來)。這一過程其實鍛鍊了自己的轉述能力。

有些故事按照自己的語言濃縮出來,會形成一個個可用、可以在文章中舉的例子或者是作為自己某個觀點的論據。

2、邏輯思辨能力。

寫作之前,大概經歷的是蒐集相關信息內容-列提綱-小標題-初稿-再次修改-發佈的過程。從列提綱到發佈文章,是一個鍛鍊自己邏輯性的一個方法。

我的邏輯性較差,所以經過反覆的這種鍛鍊,讓大腦形成一個從骨骼到內容的一個邏輯。

這樣也有益於自己日常觀點的表達。可以說是寫作反哺日常的與人溝通。

溝通能力中,邏輯性是個很重要的能力,由主及次、由重到輕、由大到小……這些都是邏輯性的表現。

3、倒逼自己再去學習新鮮的知識。

真正堅持寫作沒幾天,都說21天能養成一個習慣,但截至目前我還沒到21天。

但已經發現了寫作的這個作用。隨著寫作思路的展開,大腦也會跟著思考,某些之前沒有想到的點到下筆的時候發現了,這樣就會讓自己再去查閱資料、看看還有什麼觀點可以補充進去。這也是對自己知識體系的一種豐富。

當然,寫作的好處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你發現了其中的樂趣,自然會繼續堅持。


小柒go


寫作有什麼用,能給人帶來什麼?

 

寫作是情感的一種抒發,是記憶的重組,是人生的回味。

 

行走於世間的人難免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不可對外人道也,如果通過寫作或記日記 的方式來抒發,你漸漸地發現自己的情緒會漸漸地平和下來,當然這也因人而異的,有很多人連書都不愛看,就更別提寫寫文章了。

 

很多名人到了晚年多多少少都會出一些自傳,把自己的一些人生領悟和哲理傳記以育後人。 這種屬於記憶的重組,需要嗎?需要。回憶可以 讓人痛苦也可以 讓人很愉快。回首時過境遷後的痛苦再看看現在的自己,會發現當年的痛苦是那麼不值得一提的,進而令人豁達而放下。

 

人生的回味?佛雲: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人要學會回味人生,才能真正對自己的心靈進行一次大掃除,人生在世無異於:一半修魔一半修佛,可以通過寫作這種回味方式,讓自己學會放下一些執念 不再 執著於生活 中的一些人、一些事 而讓自己的心靈早日走出痛苦的沼澤。

 

寫作是精神養分的一種營養劑。


半庭秋


1.寫作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辯能力。

把一個存在於頭腦中的東西,具象成文字表達,並能夠讓看到此文字的人也能在頭腦中產生類似的想法主要靠作者的思辨能力。經常寫作的人在思辨方面會高於常人。

2.寫作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審美能力。

寫作的時候就像畫畫一樣,為了能夠讓表達對象能夠有一個很好地展現,作者會想法設法地調整文字排版,力圖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展現效果。這其中要考慮到主要觀點的突出表達,段與段之簡錯落有致等等,就像畫家要考慮色彩和光線一樣,寫作者也在以美的要求來展現自己的作品。

3.寫作能夠提升一個人的脾性和心智。

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如果是一種急躁的狀態,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寫不好文章的。一篇文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